- 年份
- 2024(5401)
- 2023(7811)
- 2022(6759)
- 2021(6240)
- 2020(5167)
- 2019(11829)
- 2018(11613)
- 2017(22489)
- 2016(12693)
- 2015(14106)
- 2014(14190)
- 2013(13911)
- 2012(13138)
- 2011(12048)
- 2010(12520)
- 2009(11163)
- 2008(11309)
- 2007(10367)
- 2006(9142)
- 2005(8370)
- 学科
- 济(50378)
- 经济(50333)
- 业(37363)
- 管理(35375)
- 企(30963)
- 企业(30963)
- 方法(18141)
- 农(15295)
- 数学(14829)
- 数学方法(14582)
- 中国(14190)
- 财(12809)
- 业经(12761)
- 地方(12144)
- 策(11512)
- 学(10859)
- 理论(10551)
- 制(10452)
- 产业(9893)
- 农业(9825)
- 技术(9336)
- 贸(9201)
- 贸易(9197)
- 易(8947)
- 银(8613)
- 银行(8595)
- 行(8295)
- 融(8133)
- 金融(8133)
- 教育(7938)
- 机构
- 学院(181295)
- 大学(177721)
- 济(75732)
- 经济(74069)
- 管理(67865)
- 研究(65058)
- 理学(57984)
- 理学院(57334)
- 管理学(56449)
- 管理学院(56086)
- 中国(47048)
- 科学(38355)
- 京(37401)
- 财(35649)
- 所(33230)
- 农(30527)
- 研究所(30032)
- 江(28962)
- 中心(28520)
- 财经(27688)
- 业大(25408)
- 经(25085)
- 范(24553)
- 师范(24305)
- 农业(23866)
- 北京(23751)
- 院(23702)
- 州(22877)
- 经济学(22556)
- 技术(20973)
- 基金
- 项目(115910)
- 科学(91193)
- 研究(87151)
- 基金(81994)
- 家(71254)
- 国家(70639)
- 科学基金(60087)
- 社会(53734)
- 社会科(51027)
- 社会科学(51016)
- 省(46628)
- 基金项目(42407)
- 教育(41228)
- 划(39090)
- 自然(38462)
- 自然科(37561)
- 自然科学(37550)
- 自然科学基金(36918)
- 编号(35773)
- 资助(34381)
- 成果(29998)
- 重点(26584)
- 课题(26471)
- 发(26467)
- 部(25775)
- 创(24923)
- 性(24122)
- 创新(23108)
- 教育部(22055)
- 发展(21518)
共检索到278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原则 培育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新一轮黄金增长期的根本途径。在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折的关键期,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把握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
关键词:
技术经济范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培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对其培育的研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价值维、主体维、对象维和过程维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指明未来培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研究 述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露 古小刚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前端培育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资本市场协同发展较弱的现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决策部署,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科技金融体系、优化风险投资运行环境及完善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设计了风险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端培育的具体政策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金融支持体系,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路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金融支持政策。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制定科学高效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 金融 支持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勇 张红虹
基于系统失灵观分析新兴产业系统结构性缺陷与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研究了新兴产业系统要素完善与系统运行优化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指出在系统要素完善目标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产业主体孕育与产业资源供给;在系统运行优化目标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及成长能力提升。针对中央、省级、市级三层面政策文件的分析,发现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存在政策功能结构性失衡、政策内容执行性不足、政策主体协调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新兴产业培育政策的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郁 王胜光
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与规律,以促进技术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利基管理和社会技术远景引导两大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政策路径。以风能产业为例,选取丹麦、德国、英国、美国、荷兰五个风能大国,研究分析了各自风能产业发展历程以及政策支持经验。研究显示,技术创新的突破并不必然带动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繁荣,新兴产业不仅需要稳定、持续和保障有力的"战略利基市场"培养和支持,而且更需要有力的政治支持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王世文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相融合;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营造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王林建 于华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和传统发展思路制约,大量资金投入往往流入后端制造环节,这不仅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强
地域差异和产业基础不同,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文章系统总结了理论层面的成果和对实践层面的探索,基于产业来源、依靠主体、技术创新方式和侧重领域等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不同类型培育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或方式,以及自身优势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应用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过程及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 发展 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