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
2023(1038)
2022(892)
2021(864)
2020(724)
2019(1716)
2018(1749)
2017(2764)
2016(1934)
2015(2391)
2014(2364)
2013(2067)
2012(1837)
2011(1708)
2010(1766)
2009(1384)
2008(1334)
2007(1213)
2006(1024)
2005(838)
作者
(5276)
(4456)
(4345)
(4205)
(2864)
(2109)
(2013)
(1735)
(1722)
(1617)
(1523)
(1514)
(1512)
(1485)
(1438)
(1369)
(1358)
(1350)
(1345)
(1245)
(1220)
(1206)
(1165)
(1150)
(1042)
(1025)
(1010)
(975)
(970)
(954)
学科
教学(4194)
(3683)
经济(3681)
(3495)
理论(3490)
教育(3412)
管理(3169)
学法(3038)
教学法(3038)
学理(2803)
学理论(2803)
(2425)
企业(2425)
技术(2143)
方法(2108)
研究(2080)
数学(1930)
(1923)
中国(1903)
数学方法(1889)
(1346)
研究生(1289)
农业(1247)
(942)
技术管理(922)
(795)
劳动(794)
人事(782)
人事管理(782)
学校(761)
机构
学院(23666)
大学(22009)
研究(8164)
管理(6420)
(6181)
经济(5942)
(5911)
技术(5841)
科学(5591)
理学(5435)
理学院(5364)
管理学(5187)
管理学院(5149)
职业(5149)
(4867)
业大(4826)
农业(4727)
中国(4563)
(4364)
(4324)
教育(4317)
(4122)
师范(4054)
研究所(4050)
技术学院(3797)
职业技术(3723)
中心(3409)
(3303)
农业大学(3183)
(3126)
基金
项目(16291)
研究(13139)
科学(11733)
基金(9097)
教育(8491)
(8322)
(8232)
国家(8145)
(6799)
编号(6458)
科学基金(6390)
社会(6020)
社会科(5603)
社会科学(5599)
课题(5587)
成果(5076)
(4850)
基金项目(4816)
(4433)
重点(4252)
自然(4228)
自然科(4141)
自然科学(4139)
(4093)
资助(4065)
自然科学基金(4063)
规划(3809)
创新(3723)
(3563)
(3480)
期刊
教育(11446)
中国(9148)
研究(6576)
(6411)
经济(6411)
(5445)
学报(5014)
技术(4625)
职业(4479)
农业(4028)
大学(3679)
科学(3658)
学学(3359)
技术教育(2964)
职业技术(2964)
职业技术教育(2964)
(2459)
管理(2439)
(1970)
论坛(1970)
高等(1853)
成人(1712)
成人教育(1712)
业大(1701)
(1583)
农业大学(1457)
科技(1451)
职教(1403)
高等教育(1393)
(1281)
共检索到36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麦秋  刘三婷  
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技能出众"能做事",还应具备时代精神"敢做事",更要具有"大国工匠"气概"做成事",这是高职教育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弘扬,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适应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宝民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在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承担重任,培养这两种精神,首先,要转变职业教育重技轻人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其次,要完善系统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第四,要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双高建设的目标要求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双高计划改革发展任务关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基本要求,工字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重点,培养工匠精神的新要求和重点培养一批复合技术技能人才,并就如何推动双高建设抓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作者系统的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燕  袁二凯  马建华  
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任务。伴随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培养目前存在多校分段衔接难、长学制培养学习动力保持难、模式多样管理难、本科落实形成特色难等问题,建议通过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衔接职业教育本科等举措完善贯通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小红  
实现双"二元"现代学徒制,应政策创新,机制先行。建设一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将实践性环节组成相互渗透、层层递进的阶梯式结构。福建的产业经济中包含着数万家台商投资企业,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时对福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如何充分发挥闽台双方各自的职业教育资源和优势,将双方多年来的互访交流活动向职业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昌  
以"工匠精神"的内涵释义为逻辑起点,在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时代意蕴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通过"牢固树立全新理念,凝聚社会普遍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健全政策制度安排;注重先进文化引领,营造优质社会环境"等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策略构想,以期为打造技能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积极推进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工匠精神应当是全社会倡导和培养的一种精神,应当具有全民性和全覆盖性。工匠精神为新时代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使工匠精神内化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敏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关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当强调素质养成,纠正了片面追求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郭延安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依托与浙江省内金融行业的天然血脉关系,充分发挥"金融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优势,将优秀的金融文化融于办学实践的全过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优质银行从业人员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龙伟  刘跃华  游新娥  胡治民  陈育新  
本文解构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能素"结构、理论技术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拓展的体系路径与环节过程,分析界定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教性、区域性、技术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并以"应用导向、工学交替、螺旋训练、能力递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实践案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旭  
首钢工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从2001年开始成立了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一直由教学主管院长亲自担当,相关系部以及学生会的成员为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体育运动委员会还制定了若干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每年都会召开2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研究审批每学期体育工作实施计划。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发展,提高大学生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海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的主旨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如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就必须要从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之处入手,通过构建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渗透的路径,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设置、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内容、师生共同培养的文化精神和构建学校自身文化软实力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德艺双馨"人才。通过国家强化职业教育理念,政府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社会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学校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提升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建立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师"教学做"能力提升、探索人才质量多元化社会评价,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性提升的有效途径。国外高职教育保障其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开发、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职业培训体系开发以及终身化教育等领域,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祺午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协同培养教师和培训教师的机制。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人才成长和企业技术变革同步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孕育兴起,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抢占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标志的智能制造产业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的产业变革,我国要突破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