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
2023(800)
2022(658)
2021(753)
2020(650)
2019(1456)
2018(1561)
2017(1976)
2016(1556)
2015(2109)
2014(2126)
2013(1620)
2012(1442)
2011(1399)
2010(1453)
2009(1265)
2008(1224)
2007(1150)
2006(998)
2005(853)
作者
(2965)
(2542)
(2466)
(2447)
(1569)
(1232)
(1145)
(1023)
(1019)
(941)
(851)
(842)
(818)
(789)
(770)
(768)
(742)
(724)
(716)
(710)
(710)
(696)
(607)
(603)
(599)
(598)
(592)
(591)
(558)
(555)
学科
教育(4738)
中国(2871)
教学(2588)
政治(2314)
思想(2180)
思想政治(2157)
政治教育(2157)
治教(2157)
德育(2154)
理论(1979)
学校(1787)
管理(1641)
研究(1425)
高等(1400)
学法(1358)
教学法(1358)
(1298)
经济(1295)
工作(1112)
高等教育(1021)
学理(862)
学理论(862)
(739)
(650)
(649)
地方(634)
图书(584)
建设(558)
研究生(548)
组织(547)
机构
大学(19630)
学院(14198)
教育(6160)
研究(5501)
(4825)
师范(4813)
(4379)
师范大学(3785)
科学(3094)
管理(3078)
北京(3056)
(2934)
(2615)
理学(2536)
图书(2535)
书馆(2487)
图书馆(2487)
理学院(2441)
经济(2421)
中国(2357)
(2280)
(2236)
管理学(2218)
(2190)
管理学院(2184)
业大(2101)
教育学(2067)
技术(2063)
中心(2042)
研究所(1965)
基金
研究(9029)
项目(8494)
科学(6487)
教育(6466)
成果(5215)
编号(4620)
社会(4535)
大学(4516)
(4300)
课题(4286)
基金(4164)
社会科(4094)
社会科学(4091)
(3998)
(3779)
研究成果(3148)
规划(2994)
项目编号(2886)
(2767)
国家(2710)
(2699)
高校(2636)
(2592)
年度(2401)
(2399)
科学基金(2281)
学生(2195)
(2174)
(2165)
阶段(2163)
期刊
教育(14842)
研究(9356)
中国(8317)
高等(4236)
高等教育(3611)
大学(3538)
(3393)
经济(3393)
图书(3127)
学报(2703)
职业(2477)
书馆(2459)
图书馆(2459)
成人(2117)
成人教育(2117)
(1985)
教研(1815)
高教(1815)
农业(1651)
学学(1591)
科学(1337)
技术(1328)
(1102)
(1053)
管理(1053)
论坛(1053)
(1044)
清华(978)
清华大学(975)
(920)
共检索到29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特色是大学个性的典型表征。综观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始终是办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特色大学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的结构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永泽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为大学人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其核心是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整体文化的精华(一般认为大学文化由三个层面和部分组成:物质文化亦称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亦即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导向引领作用。因此,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是提升大学品味,完成大学使命的重中之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开东  
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学科特色培育是地方高校提升学科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地方高校学科特色的培育具有共同的规律。以宁波大学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学科特色培育的主要途径和条件保障,从实践层面为地方高校学科特色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智秋  
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实质性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已经走过了十六年的历程,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展开,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学科建设必要性体现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支撑性、承担学术创新任务、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等方面;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应从关注其专业的基础性、前沿性、与本科教育的关联性、队伍的结构特点和学科建设的成果对教育实践的转化价值等几个方面考虑。学科建设的生长特色应聚焦在"小学教育"这一共同领域,下设若干方向,而特色培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教师团队以及学科平台和新生学位点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科正  
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院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大学在精神方面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要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思想素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教书育人、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办学特色等方面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鲜兰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术  
文化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承载着统一思想、整合价值、协调行动、规范行为的重要功能。对一个企业或一个项目的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中海油在跨越发展中也同样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认识突破、理念更新、文化积淀和哲理升华。海油文化在实践中凝练升华海油文化承载着统一思想、整合价值、协调行动、规范行为的重要功能。综观中海油的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耘  王向红  
培育办学特色是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与发展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是其基本的功能和核心的任务。如何凭借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来服务社会、赢得社会认同,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之根本。长沙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就是从这个基本的视阈出发,从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和重视学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新向  丁圣彦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是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大势所趋 ,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目前 ,关于特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尚无统一的说法。特色农业除具有一般农业的特征外 ,更具有自身的特征。特色农业的选择必须立足资源优势 ,结合市场需求 ,依靠规模优势、科技含量、资源的持续利用、产品的流通和特色的服务组织等来推动其健康发展。河南省西峡县立足资源优势 ,根据市场需求凭借五个“依靠”,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山红红  
在我国,有一批大学具有特殊的学科专业类型和特定的服务面向,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这些大学按照特色型大学的路子发展,继续强化优势学科的领先优势,保持与相应行业领域的密切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办学,对于促进我国高校发展模式多样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要,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立珏  叶育登  
独立学院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民办机制优势。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以目标定位指明特色,以教学改革培育特色,以民办机制保障特色,走出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跃  
(一)坚持"少而精",合理把握特色小镇建设节奏。原型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功能形态的特色小镇,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效发挥了产业集聚、高新技术集聚、人才集聚的功能。浙江省之所以能涌现一大批特色小镇,与其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经济"分布合理、投资基础较好、政府服务意识较强有关,可谓因势而兴、水到渠成。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地宜遵循客观规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恒真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伴随20世纪的新科技革命,高校的功能和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大学文化的力量,更是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治理  
大学文化对推动大学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中层,它既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又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够体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徐跃  蒋婷轶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大学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的三条路径。在文化传播中甄选智慧文化,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善择价值目标,在文化冲突中寻求制衡之策,在文化整合中找寻多元发展之途,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培育和形成互补共生、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