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8)
- 2023(12172)
- 2022(10333)
- 2021(9539)
- 2020(7919)
- 2019(18153)
- 2018(17903)
- 2017(34193)
- 2016(18769)
- 2015(21262)
- 2014(21390)
- 2013(21088)
- 2012(19746)
- 2011(17869)
- 2010(18100)
- 2009(16771)
- 2008(16881)
- 2007(15684)
- 2006(13729)
- 2005(12073)
- 学科
- 济(80218)
- 经济(80051)
- 业(56667)
- 农(50315)
- 管理(49810)
- 企(36289)
- 企业(36289)
- 农业(33365)
- 方法(33298)
- 数学(27792)
- 数学方法(27540)
- 业经(23872)
- 中国(21191)
- 财(18928)
- 地方(16991)
- 学(16803)
- 环境(16687)
- 制(15391)
- 贸(14363)
- 贸易(14361)
- 理论(14096)
- 易(13965)
- 发(13960)
- 和(13117)
- 农业经济(12470)
- 划(12029)
- 银(11515)
- 体(11509)
- 银行(11479)
- 策(11274)
- 机构
- 学院(275520)
- 大学(268635)
- 济(111945)
- 经济(109587)
- 管理(102797)
- 研究(91177)
- 理学(88860)
- 理学院(87944)
- 管理学(86445)
- 管理学院(85973)
- 中国(69500)
- 农(67282)
- 科学(57074)
- 京(55187)
- 农业(51877)
- 财(49694)
- 业大(47797)
- 所(47005)
- 中心(43811)
- 江(43067)
- 研究所(42560)
- 财经(39581)
- 范(37165)
- 师范(36816)
- 经(35835)
- 北京(34009)
- 州(33871)
- 经济学(33636)
- 农业大学(32046)
- 院(31505)
- 基金
- 项目(181744)
- 科学(141731)
- 研究(135771)
- 基金(129071)
- 家(111864)
- 国家(110756)
- 科学基金(94308)
- 社会(87091)
- 社会科(81191)
- 社会科学(81160)
- 省(74401)
- 基金项目(69245)
- 教育(61873)
- 划(60572)
- 自然(58690)
- 编号(57505)
- 自然科(57269)
- 自然科学(57249)
- 自然科学基金(56191)
- 资助(50742)
- 成果(45724)
- 重点(40848)
- 发(40807)
- 部(40195)
- 课题(38919)
- 创(38160)
- 农(37303)
- 创新(35505)
- 国家社会(35226)
- 科研(34841)
- 期刊
- 济(132753)
- 经济(132753)
- 研究(76533)
- 农(70416)
- 中国(57143)
- 农业(47682)
- 学报(46427)
- 科学(41114)
- 财(38530)
- 大学(35577)
- 学学(33786)
- 教育(31928)
- 管理(31448)
- 业经(28861)
- 融(25671)
- 金融(25671)
- 技术(23294)
- 业(22751)
- 财经(19331)
- 经济研究(18720)
- 问题(18667)
- 版(16898)
- 经(16594)
- 农业经济(15141)
- 农村(15124)
- 村(15124)
- 技术经济(13744)
- 世界(13522)
- 资源(13447)
- 经济问题(13152)
共检索到40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建强
在农村开展绿色消费需要诸多环境支持,社会环境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农村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的内涵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社会环境、主体微观社会环境和客体微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环境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培育农村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问题提出了简要思路。
关键词:
农村 绿色消费 社会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出政府支持明显加大但外部支撑仍显薄弱、培育工作不断深化但培育体系有待健全、培育范围不断扩大但培育主体有待挖掘的状况。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契机,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提高培育的精准性,拓宽培育主体来源、不断培育新能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柳彦君
绿色消费是 2 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可持续性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 ,已经成为 2 1世纪全球消费模式的呼声和消费者的共同追求 ,是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存质量的结果。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的消费 ,既不奢侈又不吝啬 ;又是一种崇尚自然 ,保护环境的消费。既然这样 ,就应该大力发展绿色消费。从绿色消费的内涵与特征出发 ,对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绿色消费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岑华
工业制造需要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已为世人所认同。但是在我国内地,除了几家基本可以与全球同步的合资汽车企业和几家正在不断地追赶国际水准的民族汽车企业以外,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其实依然对绿色设计理念在生产设计过程中落实得并不深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淑萍 赵智宏
由于人们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开始关注消费中的环境代价,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的绿色商品。农产品是人类食品的主要原料,人们对绿色商品的重视,首先是对绿色农产品的重视。农产品绿色营销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产生的现代农业经营观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威震 罗小锋 李容容
基于湖北省1 090份农户调研数据,以有机肥施用为例,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市场能力、市场环境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市场能力中主动收集信息对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而销售渠道建设却表现出负向影响,市场环境中产品质量检测、要素获取便捷性与地方品牌建设均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且根据变量贡献率大小可知市场环境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根据市场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得出,地方品牌建设在技术推广培训、销售渠道建设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这说明农户市场能力作用的有效发挥需基于一定的市场环境。基于此,建议加强农户市场能力培育、发挥市场环境的规范性作用、正确认识市场能力和市场环境的作用和定位,以便调动农户有机肥施用积极性,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华锋
伴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加快,新型职业农民亦开始发育成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培育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若干因素,提出了培育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艳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红兵 叶勇
超绿色建筑是一种新型的高层建筑,"超"主要体现在它优越的节能性以及人性化的合理设计。尽管由于很多因素导致它现阶段不能被普遍推广。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很多有用的经验,进而应用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
超绿色建筑 节能 可持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苗
文化消费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农村文化消费表现出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单一的现象,归其原因在于农村居民购买力低,消费观念落后,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据此,本文提出了二个总体,二项原则,三条途径,五层保障的"二二三五"机制,旨在促进农村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共同发展,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惠共赢。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市场 文化消费 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健辉 童冬生 黄志坚
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会资本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燕妙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进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道德感,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就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海清
农民素质低下与我国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于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成人教育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能够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素养;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所必须的技能性素质的要求,也是培育新型农民所必须的经营性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的新模式,努力构建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成教新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允春喜 徐西庆
乡村治理的一个内生化维度是受民间道教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社会资本。"老天爷"、祖先灵位和"街头官僚"型神祉共同构成了确认集体价值、塑造村庄信任和约束村民行为的信仰结构;道教文化中的关键人物和村民之间彼此认知的重塑使道教信仰向现实生活延伸;宗教仪式与家庭教育则使社会资本得以维系。基于道教文化所形的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分散性,并可能加剧村民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利益分配的失衡,迷信的可能也使其难以转化为公共管理资源。应通过制度干预重建"信任所指",发挥民间道教文化中有利于个人道德提升的部分,将其纳入公共管理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