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3)
- 2023(10829)
- 2022(8841)
- 2021(8187)
- 2020(7004)
- 2019(16045)
- 2018(15518)
- 2017(29267)
- 2016(15850)
- 2015(18115)
- 2014(17480)
- 2013(17424)
- 2012(16094)
- 2011(14422)
- 2010(14672)
- 2009(13915)
- 2008(13954)
- 2007(12272)
- 2006(10855)
- 2005(10350)
- 学科
- 业(75671)
- 济(75400)
- 经济(75306)
- 企(70578)
- 企业(70578)
- 管理(58965)
- 方法(31656)
- 业经(26652)
- 财(25302)
- 数学(23474)
- 农(23436)
- 数学方法(23316)
- 中国(20811)
- 务(19020)
- 财务(19006)
- 财务管理(18994)
- 企业财务(17976)
- 农业(16809)
- 贸(16793)
- 贸易(16782)
- 技术(16543)
- 易(16463)
- 制(15099)
- 理论(14947)
- 策(14939)
- 划(13943)
- 和(13683)
- 体(13225)
- 企业经济(12032)
- 经营(11558)
- 机构
- 学院(229250)
- 大学(225336)
- 济(108516)
- 经济(106990)
- 管理(89714)
- 研究(79500)
- 理学(76265)
- 理学院(75556)
- 管理学(74789)
- 管理学院(74348)
- 中国(64830)
- 财(49933)
- 京(48126)
- 科学(42019)
- 所(39642)
- 财经(39401)
- 经(36137)
- 农(36012)
- 研究所(35434)
- 中心(34199)
- 江(34113)
- 经济学(34090)
- 北京(31291)
- 经济学院(30764)
- 财经大学(29150)
- 业大(28618)
- 院(28379)
- 农业(28211)
- 商学(27212)
- 商学院(26965)
- 基金
- 项目(142538)
- 科学(114677)
- 研究(109456)
- 基金(105911)
- 家(90883)
- 国家(90075)
- 科学基金(78598)
- 社会(72361)
- 社会科(68780)
- 社会科学(68763)
- 基金项目(54605)
- 省(53565)
- 教育(50351)
- 自然(47966)
- 自然科(46963)
- 自然科学(46949)
- 自然科学基金(46226)
- 划(44695)
- 资助(43832)
- 编号(42717)
- 成果(34460)
- 业(34373)
- 部(33564)
- 创(33181)
- 重点(32349)
- 发(31360)
- 国家社会(31158)
- 创新(30084)
- 课题(30047)
- 教育部(29564)
- 期刊
- 济(123561)
- 经济(123561)
- 研究(74838)
- 中国(48807)
- 财(42186)
- 管理(39785)
- 农(34344)
- 科学(29917)
- 学报(28627)
- 教育(26268)
- 农业(24320)
- 大学(23422)
- 融(23053)
- 金融(23053)
- 技术(22730)
- 学学(21944)
- 经济研究(21143)
- 财经(20961)
- 业经(19647)
- 经(18365)
- 贸(17662)
- 国际(17224)
- 业(16962)
- 世界(16894)
- 问题(16034)
- 技术经济(14078)
- 现代(11350)
- 财会(11139)
- 会计(10886)
- 经济管理(10484)
共检索到362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王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大企业巳经发展到了需要思考如下两个问题的时刻: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本研究认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基于英荷壳牌公司(Shell)、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这4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案例分析,本文归纳出从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和价值导向四维度分析描述一流企业成长的框架,并将世界一流企业成长历程划分为创业阶段、增长阶段、转型阶段和超越阶段,对四维度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互动与演化关系进行相应解释,给出了强大的企业家精神、倚重组织文化力量、重视品牌形象与社会声誉、以发展型战略应对复杂环境、适时调整业务架构、具有全球化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紧密化的集团管控、能把握重大机遇与克服组织惰性的管理创新、能激发员工创造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型与价值型的财务管理等11个方面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特征。针对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发展,本文认为,虽然中国存在一批正在接近于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之列的企业;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前提,中国一批“新国企”具备通过市场竞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条件;在新一轮全球化和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也将向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智慧与企业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王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大企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思考如下两个问题的时刻: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本研究认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基于英荷壳牌公司(Shell)、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这4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案例分析,本文归纳出从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和价值导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志毅
<正>量变引起质变,中国企业从求大到求强的时点到了。严格而言,这个时点应该是2020年——当中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超过美国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当中国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成为世界500强曾经是一种追求,许多企业把它作为战略目标。从2002年开始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沿用了世界500强惯例,用营业收入进行排名。那一年,中国还在和意大利竞争GDP全球第六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振刚 邓海欣 林丹 谢孟鑫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和扎根理论对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能有效评价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评价体系,包含资本规模、效益增长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社会影响力5大维度共37个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赋权,并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中国通信制造行业的评价中。
关键词:
博弈论组合赋权 制造企业 通信制造行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翁杰明
这次论坛以"践行高质量发展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为主题,应大势顺潮流,契合了党中央对中国企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契合了中国企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中国企业发展新号召、新期待、新部署的实际行动和有力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习近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新健 欧阳慧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快速提升,正在迈入世界一流企业之列。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确定规模、效益、创新、国际化和品牌5个维度,采用《财富》世界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两组样本,纵向比较分析显示,近10年中国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进展显著,尤其在规模、创新和品牌方面;横向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尚有差距,特别是规模以外的4个维度。面对未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遵循企业成长基本规律,基于5个维度的递进关系,各个企业要抓住其关键维度,以提升全球竞争力为主线,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全球竞争力 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福贵 吴南南 杨尚东 程俊杰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具备了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该文以电网企业为例,探索和挖掘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内在基因。采用案例研究法,结合管理学中的标杆管理理论,通过对国际一流电网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特征的分析与梳理,研究得出国际一流电网企业应具备的企业特征;并与我国电网企业的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国电网企业距离世界一流电网的差距,为我国电网企业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实现把我国电网企业培育为国际一流电网企业的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迪 李向辉 徐寅 李旭东
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要求,通过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五维评价模型,实证分析江苏一流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提出江苏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路径建议,旨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分析方法和路径参考。研究发现,江苏一流企业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较强,人均营业收入较高,但在国际化、创新、规模3个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仍有很大差距。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江苏政府应加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扶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江苏企业应立足实际制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提高国际化运营布局标准,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兴国 丁贵娥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以来,理论界持续探索如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企业界也积极开展创建实践,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试点。基于过去五年企业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显然,尽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需要共同担当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朝迅
产业生态主导企业是产业链的主导者、规则制定者、生态构建者和利益获取者,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现代化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转型意义重大。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培育,通过支持底层技术研发、抢占新赛道、推动国际化发展和强化软硬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整合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持久发展能力。中国应抢抓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强大国内市场、绿色低碳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机遇,坚持以制造业为主体,加大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精准扶持,持续完善软硬基础设施,推动优势企业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自主知名品牌、优质独特产品、标准制定、营销网络为依托,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力,加快成为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具有主导能力的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链主”企业。
关键词:
产业生态主导企业 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逄锦福 张婧竹 王晓
本文总结归纳世界一流企业为实现“双碳”目标积累的管理经验,从战略规划、数据基础、科技创新、供应链、投融资、绩效及风险管理等维度梳理世界一流企业的实践,得出针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改进启示,为我国企业提高“双碳”管理能力和成效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昊
<正>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是时代之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必要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长期、耐心、战略资本的供给。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在此背景下,国有投资机构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辰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企业和企业家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大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第一,在强化创新驱动方面下真功夫。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充分把握市场需求,集成创新,联合上下游、产学研用的力量组建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创新联合体,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碳中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菁
加强探索符合国情的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处理好管理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至关重要。文章探讨了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中的几个关键要素:以世界级效率运营,达到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效率高度;以胸怀世界的使命和文化价值观驱动自身组织,通过解决世界级问题来服务世界和服务社会大众,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企业发展潜力;积极建构跨国公司身份,适时从国内主导地位转向建立和持续拓展国际影响力;以适应性韧性拥抱高不确定性,能承受经济波动中的失败与危机,通过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来实现可持续成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企业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使命,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成长规律 韧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海良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诞生于党中央持续深化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于2011年9月由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所属辅业单位重组而成,是践行国家战略、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加快"走出去"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是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