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4)
2023(2571)
2022(2096)
2021(2143)
2020(1678)
2019(3955)
2018(3820)
2017(5455)
2016(4115)
2015(5173)
2014(5518)
2013(4603)
2012(4169)
2011(3656)
2010(3851)
2009(2700)
2008(2560)
2007(2327)
2006(1865)
2005(1594)
作者
(9565)
(7854)
(7815)
(7605)
(5035)
(3774)
(3590)
(3177)
(3049)
(3042)
(2755)
(2669)
(2642)
(2634)
(2613)
(2547)
(2535)
(2425)
(2389)
(2369)
(2269)
(2123)
(2114)
(2020)
(1895)
(1826)
(1826)
(1796)
(1765)
(1745)
学科
教学(8380)
教育(6859)
理论(6740)
学法(6070)
教学法(6070)
(5769)
经济(5766)
管理(5739)
学理(5384)
学理论(5384)
中国(4981)
学校(4309)
(4042)
技术(3051)
研究(2979)
(2969)
高等(2868)
(2775)
企业(2775)
(2454)
职业(2449)
政治(2319)
思想(2162)
职业技术(2148)
思想政治(2115)
政治教育(2115)
治教(2115)
德育(2110)
(2088)
(2003)
机构
学院(48417)
大学(37734)
职业(18041)
技术(16292)
研究(14787)
职业技术(13158)
技术学院(12891)
教育(10168)
(9656)
科学(9631)
(9415)
管理(9378)
(9161)
师范(9042)
经济(8937)
(8876)
(8600)
中国(8264)
(7842)
(7729)
理学(7403)
理学院(7253)
业大(7093)
研究所(6980)
农业(6929)
管理学(6926)
管理学院(6849)
师范大学(6496)
中心(5914)
(5777)
基金
项目(29302)
研究(28488)
科学(21256)
教育(19486)
(17021)
编号(16077)
课题(14160)
基金(13972)
(13353)
(13258)
成果(12819)
社会(11805)
(11608)
国家(11399)
社会科(10805)
社会科学(10803)
规划(9136)
科学基金(8884)
(8600)
重点(8280)
项目编号(8165)
年度(7869)
(7859)
(7701)
研究成果(7615)
(7322)
(7178)
基金项目(7101)
主持(7063)
(7005)
期刊
教育(29379)
中国(19691)
职业(14436)
研究(13548)
(11674)
经济(11674)
技术(11458)
技术教育(9411)
职业技术(9411)
职业技术教育(9411)
(8313)
学报(7496)
农业(5939)
大学(5759)
(5625)
论坛(5625)
学学(5004)
科学(4928)
职教(4734)
高等(4180)
成人(3801)
成人教育(3801)
(3738)
管理(3568)
(3429)
高等教育(3156)
图书(2548)
业经(2443)
(2274)
业大(2171)
共检索到7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洪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补偿式发展,逐步转向内涵提升,特别是《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心亚  鲁武霞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主体、过程和机制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这些要素最终都归集于"专业",要素的建设过程与水平最终体现在专业建设过程与水平上,所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和主线。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好专业,在专业的转型升级中增强内涵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外部适应上,要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对应社会职业带移动确定培养规格及层次目标;内部适应上,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与区域内高职院校进行专业错位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培养、合作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鲁武霞  马建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发展之后,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高职院校要适应外部变革,快速实现内涵式发展,其关键是要着力提升四个核心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运作能力,以及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院校管理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必学  刘晓欢  
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教学是主体,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整体竞争实力中的各个因素最终都会通过教学的最终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这就提出了一个学校教学方面的力量问题。教学力量强,则人才培养能力强,从而学校整体竞争实力强。因此,加强学校教学力量建设,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可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在此,我们将这种教学力量称为"教学力"。高职院校教学力就是指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博旺  周桓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重点专业通过师资建设系统化、产学研机构化、教学理念多元化等环节,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实践的改革,在引领其他专业建设、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明义  马君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四个具体路径,并提出了几点策略性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平均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整个战略机遇期的20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扩张转向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特点。本文从人才质量、办学特色、科学管理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战略重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士群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使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应从办学理念及战略地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几方面着手,应特别重视特色办学,突出品牌建设,确立品牌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翠兰  
经济新常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兼备的新型职业人才日益偏爱。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要以教学为主渠道,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只有从自身的成长规律和发展优势出发,理性选择核心发展力培植的路径,坚持文化积淀和路径创新,才能真正生成属于自己"产权"的核心发展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本文梳理了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与外部专业评估的区别,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关注的全过程性、评估方法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的特点,并提出了重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来培育质量文化、以内部专业评估制度为基础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建立内设专业评估机构和建设专业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资  罗婕  苏海莎  
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对于高职教育技能不能仅限于一种单一的操作性能力,它更需要在蕴育和传承中培育成一种自觉的技能文化,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演变,阐述了技能文化的内涵及培育,通过学校自身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培育技能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洪宇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类型,它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工作实际更加贴近、与技术创新更加相关。高职院校如何抓住机遇,创建更加开放、更加实用、相对高端的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关键在于加强内涵建设:思想建设重在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专业建设重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上取得进展;团队建设要强化领导能力,优化内部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制度建设重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敏  
专业建设工作的特色与成效关系到学校内涵的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万能型"特点,很难满足企业对专而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本文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探究并实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本文将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改革与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劲松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体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具有二元性、双重性、开放性和区域性等基本特征,建立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体系的目标是实现两大群体职业素养同步提升,并坚持三项基本原则。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包括吸收企业文化、贴近企业职业素质标准、吸纳传统职业文化中的优质因素、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推行文化管理等主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