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
- 2023(151)
- 2022(149)
- 2021(142)
- 2020(106)
- 2019(301)
- 2018(290)
- 2017(338)
- 2016(298)
- 2015(374)
- 2014(381)
- 2013(314)
- 2012(255)
- 2011(247)
- 2010(292)
- 2009(183)
- 2008(170)
- 2007(134)
- 2006(109)
- 2005(101)
- 学科
- 教育(1050)
- 教学(836)
- 理论(753)
- 学法(623)
- 教学法(623)
- 学理(594)
- 学理论(594)
- 研究(448)
- 中国(424)
- 生(334)
- 研究生(327)
- 高等(207)
- 职业(204)
- 业余(201)
- 业余教育(201)
- 余(201)
- 农(189)
- 技术(180)
- 学校(171)
- 职业技术(161)
- 革(147)
- 改革(145)
- 思想(143)
- 政治(139)
- 农民(138)
- 民(135)
- 思想政治(132)
- 政治教育(132)
- 治教(132)
- 德育(130)
- 机构
- 学院(2843)
- 大学(2612)
- 教育(1527)
- 职业(1210)
- 研究(1038)
- 范(1033)
- 师范(1026)
- 技术(1011)
- 职业技术(856)
- 师范大学(776)
- 技术学院(703)
- 教育学(641)
- 京(617)
- 江(597)
- 科学(544)
- 教育学院(510)
- 所(478)
- 北京(449)
- 院(439)
- 研究所(438)
- 州(412)
- 中国(404)
- 中心(384)
- 管理(355)
- 研究院(308)
- 农(307)
- 业大(306)
- 济(286)
- 教育科(276)
- 理学(273)
共检索到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王涛
国家课程方案是课程改革的总纲、课程育人的蓝图,也是教材编制的依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近日已经正式颁布,其主要变化和突破如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庆涛 齐媛 侯金芹 张冲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生命线”战略地位,坚持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关键力量,坚持把“培根铸魂”作为内容主线,坚持把“大思政”观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学生幸福人生作为终极目标。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推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稳步提高,持续壮大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着力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建设,全面推进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高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16门课程中唯一的思政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我国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存在体系缺失、实践失能、成长受阻的现实问题。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逻辑包括:遵循儿童共性、特殊儿童道德发展差异性的发展逻辑;聚焦核心素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的目标逻辑;基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精神的内容逻辑;提高公民素养的战略逻辑。
关键词:
培智学校 道德与法治 显性课程 课程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唤麟 马小桐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与科学家培根的旅游观少被关注,他的《论旅游》是研究西方旅游文化史的较重要文献,其旅游观实际上是研学旅游观。在梳理"大游学"时代背景与法国旅居的个人经历基础上,对培根旅游观的形成,及对培根关于旅游的意义、游前准备、旅游内容、旅游方法等的认识,做了归纳与解读。文章认为,培根旅游观对旅游的认知与教育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以及为当今研学旅游在旅游的全域性与选择性、旅游方法、提倡研学旅游的时代意义等方面提供了启示,但其旅游观也存在忽视自然景观的局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王磊 李晓庆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有必要探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的问题与实施模式。本研究以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显示,学校构建了“生命多彩”校本课程体系,创建了“六步五维”课程实施机制,形成了“双轴驱动”课堂教学范式,创建了“评研促学”课例研修范式,有效推进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课程建设使学生焕发出生命发展光彩,教师焕发出专业成长光彩,学校焕发出内涵提升光彩。同时,研究给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带来了启示与反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秉公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伟大战略任务,是党的价值学说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深刻解读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的伟大铸魂工程,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学礼 马林 石晓刚 郑艳春 揭攀
齐心协力 共铸集体魂赵学礼,马林,石晓刚,郑艳春,揭攀重庆市巴南区国税局现有干部职工151人,协税员92人,下辖10个税务所,1994年税收收入达到2.2亿元。几年来,我们紧紧依靠群众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连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税收任务;连续八年保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贺祖斌 卞志国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生长的灵魂之基、精神之源,凝聚着家国情怀、人本精神、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是支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力量。需在把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特质基础上将这些文化力量转化为文化表达,培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性格,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小锋
教育部党组书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继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虽寥寥数语,但言简义丰、拨云见日,深刻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对教育、对人生、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铸魂工程"的提出,正国民之识,铸学生之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全面深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良玉
作者首先分析了“树魂立根”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树魂立根”这一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对高校艺术教育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属于“深层审美教育”,它与“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促进“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必须放弃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及主要举措。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树魂立根 德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越
时间把传承问题带到了新中国创富第一代的面前,约50%的高净值人士正在或即将进行传承规划,而这个数字还会逐年提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可以用很多维度去衡量,其中之一是居民个人财富的增长。1978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额约384亿元,其中,居民所持有价证券和保险的总额为零。而到了2018年底,中国个人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已经达到190万亿元,40年增长了近5000倍。如今,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创造了如此巨额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非 刘娲
本研究以北京市地区六所培智学校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 ,调查了他们在认识课程方面的一些具体看法和观念。研究采用目的抽样调查方式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培智学校的教师对课程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能够以较新的思想来认识课程 ;很多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自主性问题更感兴趣 ,期望可以通过自行设计课程来改善原有课程不适应学生需要的现状。
关键词:
弱智 课程现状 教师观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陆安平
<正>根据中央组织部统一安排,由财政部人事教育司、干部教育中心联合承办的2023年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专题研究班(地市班)于7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3名分管财政工作的地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研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义务教育的总纲和蓝图,统领义务教育课程发展方向。为此,特别需要把握新订义务教育“三有”培养目标的时代意义和基本内涵,澄清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等关联概念的关系,从学校层面的毕业生形象和学段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等方面推进培养目标体系建设。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培养目标 关联概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作者就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抓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指出创新能力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志 ,创新成果是评审博士学位水平的重要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建构一体化劳动课程为义务教育劳动育人奠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艺术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新突破·新征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解读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新技术”内涵延拓与实践展望
让学生进入课程——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心得
论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中国离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还有多远——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分析
为了每一个残障学生的发展——关于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述评
小学英语教学的多维理论探索与实践——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小学英语》
20世纪末瑞典义务教育课程革新的理念与举措
从“祖国语言文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22年版语文课标新表述的历史溯源、内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