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2)
2023(5857)
2022(4846)
2021(4962)
2020(4001)
2019(9808)
2018(10128)
2017(16486)
2016(10996)
2015(12364)
2014(12698)
2013(11074)
2012(10326)
2011(9536)
2010(9977)
2009(8651)
2008(8602)
2007(7662)
2006(7154)
2005(6819)
作者
(26702)
(22376)
(22145)
(21720)
(14393)
(10766)
(10367)
(9038)
(8588)
(8479)
(7759)
(7489)
(7353)
(7321)
(7225)
(7172)
(7140)
(6702)
(6527)
(6516)
(6158)
(5709)
(5405)
(5359)
(5268)
(5106)
(5030)
(4908)
(4763)
(4722)
学科
(23968)
经济(23934)
教育(23055)
管理(16797)
中国(15619)
(14066)
教学(12378)
理论(11385)
(10345)
(10098)
企业(10098)
(9098)
地方(8570)
(8231)
学法(7100)
教学法(7100)
(6831)
(6669)
农业(6325)
方法(6225)
学理(6170)
学理论(6170)
业经(6140)
研究(6003)
(5566)
体制(5196)
数学(5108)
数学方法(4844)
发展(4663)
(4641)
机构
大学(127081)
学院(124455)
研究(52909)
(35927)
教育(35809)
管理(34914)
经济(34517)
(33948)
中国(32823)
科学(31780)
(31491)
师范(31316)
理学(28148)
理学院(27535)
(27389)
管理学(26626)
管理学院(26348)
师范大学(25726)
研究所(24628)
北京(23775)
(23417)
中心(23073)
(22503)
技术(22146)
职业(21038)
(19674)
(19056)
(18335)
业大(18045)
农业(17120)
基金
项目(75986)
研究(66573)
科学(58178)
基金(45443)
教育(41803)
(38966)
国家(38319)
社会(34425)
(32667)
编号(32618)
社会科(31890)
社会科学(31881)
成果(30758)
科学基金(30626)
(30473)
课题(28176)
(24220)
基金项目(22823)
规划(19396)
重点(19255)
资助(18934)
(18330)
(18265)
(18146)
项目编号(18096)
自然(17769)
自然科(17255)
自然科学(17250)
(17128)
自然科学基金(16907)
期刊
教育(66177)
研究(54669)
(48116)
经济(48116)
中国(47891)
(20589)
学报(19269)
职业(17972)
技术(17774)
大学(15875)
科学(15700)
(15181)
农业(13790)
管理(12929)
学学(12422)
技术教育(11970)
职业技术(11970)
职业技术教育(11970)
(11348)
金融(11348)
(8894)
论坛(8894)
(8883)
高等(8168)
图书(7694)
(7602)
业经(7448)
成人(6965)
成人教育(6965)
高等教育(6863)
共检索到22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非  刘娲  
本研究以北京市地区六所培智学校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 ,调查了他们在认识课程方面的一些具体看法和观念。研究采用目的抽样调查方式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培智学校的教师对课程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能够以较新的思想来认识课程 ;很多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自主性问题更感兴趣 ,期望可以通过自行设计课程来改善原有课程不适应学生需要的现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颖  郭楠  王善峰  
教育对象的改变、个别化教育理念的更新、原有课程实施模式的局限使得北京市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三个问题作为行动研究的思路与实践:制定个别化目标评估系统,建立课程的基础及学生的基点;改革个别化教育计划,提高实际效益;重视教学规划的关键环节,促进个别化课程的有效实施。研究历时4年半,初步探索出符合北京市培智学校发展需求的课程实施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郝传萍  翟海燕  郑尉  
通过对北京市15所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目前培智学校学生智力残疾程度以中重度学生为主;体育教师学历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对基础教育教师学历要求,男体育教师居多,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多;(2)在体育教学方面,体育教学目标注重智力落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功能缺陷及运动技能的学习;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集体和分层教学,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简单,内容较单一,缺乏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制度;(3)在体育硬件方面,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基本满足体育教学,但还不能满足课余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缺少标准场地,城乡体育设施条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研究参与面与研究的质量、研究重点与特色、研究理念与培养目标、校本研究与《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研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并就培智课程改革研究的理性、课改管理与指导性、课改支持系统三方面的缺失进行反思和展望,为我国《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推行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汝倩  
利用自行设计的四川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20个市州的57所特殊教育学校当前课程实施环境、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景时  李芳  
我国培智学校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试图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培智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新的理论视野。文章认为培智学校"生活化"课程存在着简单化、狭隘化、机械化以及庸俗化的弊端;提出培智学校课程应从"生活化"走向"完整生活"课程、从"功能限制"课程走向"发展探究"课程、从"单一模式"课程走向"多元模式"课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文  
目前 ,培智学校的课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及教学的需要 ,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所有弱智学校不可回避的教育改革重点。本文阐述了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原因、相关理论与实践 ,并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验及其效果 ,初步摸索出一套弱智学校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及其实施方法 ,希望能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云英  
本调查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研制的基础研究。调查内容为培智学校和兼收智力落后学生的特殊学校的两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专用教室与康复训练设备情况、图书资料情况以及校舍面积情况等学校的基础设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办学基础条件的不足将会影响培智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动培智教育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生机和活力。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教与学的方式上,的确产生了许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王磊   李晓庆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有必要探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的问题与实施模式。本研究以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显示,学校构建了“生命多彩”校本课程体系,创建了“六步五维”课程实施机制,形成了“双轴驱动”课堂教学范式,创建了“评研促学”课例研修范式,有效推进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课程建设使学生焕发出生命发展光彩,教师焕发出专业成长光彩,学校焕发出内涵提升光彩。同时,研究给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带来了启示与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陶文中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北京市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监控与评价,结果表明:四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改革实验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国家课程计划和目标总体上得到落实,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小学生数学计算技能依然保持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任务过重与计划课时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学习方式存在认识误区与实践偏差,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初中一年级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基础学科学习过早两极分化,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滞后于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工作落后于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春艳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我国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生活化"是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价值取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来看,大部分属于全科课程开发,也有少量的部分课程开发。本研究探讨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科研条件差,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合作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促进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效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邹冬梅  
2002年6月—2005年5月利用近3年的时间,在辽宁省14个市、地的19所弱智学校开展了课程教材改革与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研究从弱智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入手,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趋势进行思考和定位,提出弱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构建校本教研指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模式,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加以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王倩  莫琳琳  肖非  
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建设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分析,试图厘清不同阶段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为今后培智学校课程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认为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从国家主导到学校主体的发展历程,其背后的价值取向由"知识学习"走向"完满生活"。具体而言,课程中心从知识到生活,并且在生活化课程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自"适应生活"到"完满生活"的内生性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雷江华  
本文在回顾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适应目标在智力落后教育与培智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社会适应目标进行了详细回顾与分析;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口,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要“以生活质量为导向”;既注意课程的统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分层;要向“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发展;同时,注重“均衡课程”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