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1)
2023(5044)
2022(4229)
2021(4098)
2020(3123)
2019(7243)
2018(7014)
2017(12925)
2016(7762)
2015(8887)
2014(9064)
2013(8569)
2012(7814)
2011(6950)
2010(7244)
2009(6615)
2008(6524)
2007(6101)
2006(5572)
2005(5175)
作者
(21861)
(18086)
(18032)
(17464)
(11354)
(8813)
(8338)
(7148)
(6850)
(6730)
(6218)
(6215)
(5721)
(5716)
(5705)
(5649)
(5563)
(5363)
(5281)
(5215)
(4776)
(4635)
(4486)
(4341)
(4146)
(4097)
(4053)
(4001)
(3976)
(3714)
学科
(26017)
经济(25986)
管理(20069)
(17850)
(14437)
企业(14437)
方法(10119)
(9791)
中国(9278)
数学(8712)
数学方法(8446)
教育(7430)
理论(7231)
(7065)
业经(7043)
农业(6511)
教学(6254)
(6177)
地方(6167)
(5433)
(4568)
银行(4559)
环境(4388)
技术(4326)
(4281)
(4225)
(4215)
(4197)
财务(4194)
学法(4190)
机构
学院(104469)
大学(102047)
研究(36080)
管理(35940)
(35329)
经济(34189)
理学(29582)
理学院(29198)
管理学(28481)
管理学院(28284)
中国(26582)
科学(22921)
(22675)
(18991)
(18302)
(18087)
(17922)
(17450)
师范(17327)
中心(16884)
研究所(16821)
业大(15355)
技术(14934)
北京(14903)
(14539)
农业(13695)
财经(13694)
教育(13597)
师范大学(13499)
(13453)
基金
项目(65871)
研究(52533)
科学(50029)
基金(41874)
(35887)
国家(35486)
社会(29774)
(29496)
科学基金(29366)
社会科(27993)
社会科学(27981)
教育(26980)
(24099)
编号(23813)
基金项目(21274)
成果(20822)
课题(18803)
资助(17724)
自然(17344)
自然科(16901)
自然科学(16896)
自然科学基金(16499)
(15853)
重点(15607)
(15019)
项目编号(14098)
(13858)
(13857)
规划(13694)
(13424)
期刊
(44767)
经济(44767)
研究(33790)
中国(27412)
教育(26366)
(17940)
学报(16250)
(14676)
科学(13427)
管理(13121)
技术(12674)
大学(12459)
农业(12390)
学学(11085)
(9790)
金融(9790)
职业(8606)
业经(8453)
财经(6445)
图书(6256)
统计(6124)
(6101)
经济研究(6083)
问题(5726)
(5609)
(5597)
技术教育(5589)
职业技术(5589)
职业技术教育(5589)
(5458)
共检索到17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玉红  田惠东  任淑港  武慧多  
档案袋评价是当代教育评价新理念下的代表性评价方式。检视档案袋评价在培智学校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解决对策,有助于明晰今后培智教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加快构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447名培智学校教师,结果发现:当下培智学校档案袋评价应用范围有限,使用频率偏低,推广状况差强人意;评价目标不够明晰,依据不够全面,评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重事务开展,轻常态落实,评价的动态性特征难以彰显;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和家长参与不足,评价主体欠缺多元性。对此,未来各地要推进档案袋评价在培智学校真正落地需从以下三个途径着手:更新培智教育工作者评价理念以增强推广应用档案袋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师评价素养以促进档案袋评价科学、高效运行,健全保障机制以促进档案袋评价常态、规范实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辛伟豪  曹漱芹  
本研究以半结构访谈、实物资料和研究日志等方法,对一所培智学校档案袋评定的实践进行个案研究。结果发现:档案袋评定能满足学生个别化教育需求,展示学生进步情形,提供教师教学依据,但存在内容选择困难、形式单一、费时费力,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少等问题。建议未来将档案袋评定与个别化教育计划使用相结合,促进档案袋评定的电子化,同时积极促进学生参与档案袋评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在美国,教师评价的代表性方式由原来的书面测验、课堂听课发展到教学档案评价。本文着重介绍教学档案的内涵、美国教学档案袋的开发和评价方法方面的经验,并评述教学档案袋评价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琳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的评定方法,为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在学业上的进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想。本文从档案袋的定义、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提出将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安邦  李晓  
电子档案袋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师评价应用中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信息加工的分析角度,认为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围绕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与展示进而形成评判,并且渗透着反思、交流的过程。结合美国教师评价实践中使用电子档案袋的丰富经验与理论,本文探讨了电子档案袋在聚焦信息的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电子档案袋在我国教师评价中的应用与推广得到一些启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慧星  马丽  邓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发现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已初步形成体系与特色,体现了以生活化为导向、功能化为范式、校本化为依据、课程综合化、教学建构化的特征。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实施面临“生活化”理解误区、功能性课程范式制约、管理体系不畅等困境。建议我国培智学校进一步更新课程观念,激发培智教师主体性,并加强教育督导以促进培智教育提升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火波  
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有着准确的定位、认知以及较高的认同度。提升专业认同,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和信心。这对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还面临着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多层面的困境。为了有效突破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促进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优化专业引导工作,完善专业培育工作,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需要科学认知报考专业,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积极专业心态;社会需要提升专业认知程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提高部分专业从业人员的待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慧姝  周姹  
环境税因其具有有效筹集环保资金、调控污染与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维护社会环境公平等功能而领先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模式。但在推行中可能出现双重红利引发偏差、转嫁税负影响减排以及重效率轻公平等现象,产生功能异变。我国政府确立了税收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治理思路,厘清环境税所具备的功能、防范其发生功能异变、明晰新形势下环境税的功能需求是引导我国环境税制顺利推行的前提。构建符合中国本土化的环境税制、实现环境税的功能应当从健全法律运行体制、明晰政府事权责划分以及完善保障性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光平  
介绍了档案袋评价在国外专业博士生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认为档案袋评价尽管还存在局限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套用Ph.D.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的诸多弊端,是适合专业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评价方式。提出我国专业博士生教育应积极引入国外档案袋评价,先实验后推行;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素平  
本文介绍了档案袋评价法(portfolio assessment)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特点及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梁红京  马海涛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学档案袋把教师置于一种更为积极的角色中,它通过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本文试图从当前评价的五个问题出发,来阐述教学档案袋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价值所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辛伟豪  曹漱芹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保障特殊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本研究针对24份课程本位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个别化教育计划具备了必要的核心项目;长期目标整体恰当性为中等,近1/3教师无法制定合适的长期目标;各科目目标的一致性与搭配性为99%左右,表明短、长期目标较协调一致,目标能在相应课程得以落实;目标清晰度为"差"的比率高达74.34%,有较大提升空间;目标整体有效性为70.96%,各科目目标达成率参差不齐且缺乏相关佐证。最后,针对现有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与实施的不足提出了修正意见与建议,以期望提高个别化教育计划编拟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张世夷  贾瑜  
作为我国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反映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综合素质评价落地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如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科学性不够、评价主体与方法单一化倾向、评价程序与过程简单化处理、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存在偏差。为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学理研究,澄清综合素质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优化方法与技术,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全保障机制,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宇轩  
2020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专门教育制度替换了工读教育制度与收容教养制度,但专门教育制度仍延续了工读教育制度、收容教养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专门教育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存在偏离矫正优先的制度创设初衷、不当限制罪错未成年人人身自由、矫正效用不佳,及难以满足罪错未成年人保护需求等问题。完善专门教育制度的矫正模式,应摒弃社会管理者视角与社会防卫优先的管控立场,转而从监护人视角出发,遵循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优先兼顾社会防卫的基本立场;从封闭管控目的与期限着手,调整封闭管控的强度;积极运用社会场域开展社会化矫正活动,提升矫正活动的科学性与效用性;加强对罪错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宇轩  
2020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专门教育制度替换了工读教育制度与收容教养制度,但专门教育制度仍延续了工读教育制度、收容教养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专门教育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存在偏离矫正优先的制度创设初衷、不当限制罪错未成年人人身自由、矫正效用不佳,及难以满足罪错未成年人保护需求等问题。完善专门教育制度的矫正模式,应摒弃社会管理者视角与社会防卫优先的管控立场,转而从监护人视角出发,遵循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优先兼顾社会防卫的基本立场;从封闭管控目的与期限着手,调整封闭管控的强度;积极运用社会场域开展社会化矫正活动,提升矫正活动的科学性与效用性;加强对罪错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