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2)
2023(10947)
2022(9694)
2021(9209)
2020(7687)
2019(17919)
2018(18063)
2017(33947)
2016(19218)
2015(21806)
2014(22128)
2013(21376)
2012(19521)
2011(17486)
2010(17512)
2009(15590)
2008(14906)
2007(12941)
2006(11143)
2005(9474)
作者
(55754)
(45964)
(45796)
(43533)
(29264)
(22070)
(20747)
(18424)
(17700)
(16421)
(15906)
(15416)
(14702)
(14584)
(14178)
(14104)
(14053)
(13742)
(13155)
(12988)
(11661)
(11482)
(11148)
(10491)
(10426)
(10302)
(10260)
(9984)
(9367)
(9221)
学科
(66520)
经济(66434)
管理(51763)
(47104)
(39373)
企业(39373)
方法(31467)
数学(26927)
数学方法(26582)
(18781)
中国(18570)
(17863)
(16692)
理论(15391)
业经(14961)
(14365)
地方(14143)
教育(13293)
农业(12119)
(11719)
技术(11339)
(11040)
贸易(11036)
环境(10697)
(10681)
(10505)
财务(10435)
财务管理(10416)
(10371)
银行(10319)
机构
大学(262244)
学院(261423)
管理(102326)
(93117)
经济(90585)
理学(88772)
研究(87905)
理学院(87728)
管理学(86061)
管理学院(85605)
中国(62123)
科学(57768)
(56952)
(45889)
(45003)
(42377)
业大(42355)
研究所(41396)
中心(39274)
(38820)
(36931)
师范(36497)
农业(36099)
北京(35989)
财经(34117)
(32416)
技术(32148)
(31465)
(30999)
师范大学(29230)
基金
项目(184835)
科学(143000)
研究(136003)
基金(129870)
(113863)
国家(112868)
科学基金(95645)
社会(80539)
社会科(75962)
社会科学(75940)
(74561)
基金项目(69686)
教育(64439)
自然(63713)
(62903)
自然科(62175)
自然科学(62157)
自然科学基金(60980)
编号(57521)
资助(53632)
成果(47261)
重点(41595)
课题(40811)
(39942)
(38804)
(38521)
创新(35742)
科研(35358)
项目编号(35229)
大学(34451)
期刊
(102830)
经济(102830)
研究(75081)
中国(55368)
学报(46134)
(41266)
教育(41097)
科学(40358)
管理(36674)
大学(34071)
学学(31768)
(30939)
农业(29072)
技术(24474)
(18360)
金融(18360)
业经(17248)
图书(15767)
财经(15612)
经济研究(15287)
(14649)
科技(13601)
(13150)
理论(12971)
问题(12862)
(12813)
业大(12383)
实践(12164)
(12164)
职业(11559)
共检索到377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怀丽  李咸英  
介绍了研究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阐述了终身体育对提高研究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培养研究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五种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嵘  毛振明  
根据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主要就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规模、规格、着力点、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评审,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博士和自然科学学科博士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世昊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贯彻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由王文成等人主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艳红  方志军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的来源及特征加以梳理,阐明PCK对教师专业化和体育硕士培养的重要作用,并从PCK的理论视角对我国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增加PCK课程、建立PCK考查与反馈机制,改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情境互动,确保实习实践时间、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强化学位论文对实践教学的反思等几个方面来改进和完善体育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菁菁  
中华武术经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特征,是华夏文明长期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提高全民终身体育意识,大学体育教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武术文化,并结合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武术选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最具代表性传统体育的剑术课程,从而使大学生自觉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传承民族文化、习得剑术技艺和强身健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闫晓军  张晓凤  刘艳红  宁宁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多所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进行了实地调研。首先阐明学校体育教育连续性的必要性,进而对目前全国各地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他们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北京农学院当前提供的体育教学条件为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认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进行连续性的体育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对这个庞大的群体大有裨益,不仅仅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降低焦虑情绪,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的挑战,并且能够促进他们全面成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晓峰  林成涛  王悫  
认为研究生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和确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介绍了近年来清华大学探索建立的基于研究生特点的体育工作体系,以及研究生体育工作的育人特色及初步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树智  
指出研究生导师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自觉意识,包括学术生长点的自觉意识、学术研究的主体自觉意识、学术理论思维的自觉意识、学术问题的自觉意识、学术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旭  
美国有一套较成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法。我于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通过两年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对此深有体会,觉得那里的一些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或参考。 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益处很多 美国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无统一规定,但一般可在两年左右完成。在硕士生入学的头半年或一年内,暂不选导师,研究方向也不确定,只上基础课。系里设一位由教授兼任的研究生顾问,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对课程的选择、学习期限乃至选定导师等事宜提供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庆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上对目前实现终身体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的体育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引导学校体育教育朝向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文章首先对高职体育下终身体育进行概述,并对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上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凯歌  黄菊  
如何提高研究生学术规范认识和学术道德水平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术规范意识的概念,分析了培养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建立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如志  严辉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是增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提高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可采用兴趣诱导、探索研究及团队讨论等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硬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基础。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的创新环境建设为例,论证了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对于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金红梅  
认为研究生课程教师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自我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科群体的学术声望;提倡自我反思精神并养成自我反思习惯,建立有利于教师反思的制度环境,实施在职培训,是促使研究生课程教师培养"自我反思意识"的可行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郝明君  王光明  
认为问题意识是影响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产出的重要因素,指出目前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在分析问题意识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人文社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文本解读、社会现实观察及作用于二者的逻辑思维路径三个研究域,从知识储备、学习方式、现实观察和方法指导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强化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书亭  郭贵荣  
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目前研究生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作者探讨了从培养研究生英语修辞意识的角度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可能性,并着重研究了英语修辞意识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实现这种提高应注意的三个修辞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