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4)
2023(12393)
2022(10135)
2021(9293)
2020(7689)
2019(17088)
2018(16694)
2017(31063)
2016(17749)
2015(20119)
2014(19723)
2013(18971)
2012(17392)
2011(15939)
2010(16154)
2009(14693)
2008(14465)
2007(13373)
2006(12200)
2005(10992)
作者
(50513)
(42813)
(42308)
(40257)
(26819)
(20565)
(18992)
(16432)
(16327)
(15382)
(14678)
(14329)
(13644)
(13620)
(13476)
(13039)
(13030)
(12469)
(12451)
(12277)
(10878)
(10784)
(10531)
(9905)
(9890)
(9694)
(9521)
(9485)
(8742)
(8577)
学科
(64422)
经济(64318)
(54497)
(47793)
管理(45860)
(32695)
企业(32695)
农业(31865)
方法(21980)
中国(21580)
业经(20813)
数学(19016)
数学方法(18772)
(18727)
(17202)
(13709)
(13043)
地方(12814)
理论(12050)
(11908)
贸易(11903)
(11826)
(11639)
教育(11338)
技术(11059)
(10987)
银行(10942)
农业经济(10838)
(10677)
(10524)
机构
学院(248213)
大学(240731)
(98233)
经济(96007)
研究(88065)
管理(87320)
理学(74908)
理学院(74065)
管理学(72723)
管理学院(72298)
中国(65276)
(65176)
科学(53877)
(50930)
农业(50260)
(45770)
(45415)
业大(45108)
研究所(41269)
(41047)
中心(40577)
财经(34770)
(34239)
师范(33823)
(31564)
农业大学(31426)
北京(31372)
(31246)
(31097)
技术(31028)
基金
项目(164941)
科学(129131)
研究(125650)
基金(115737)
(101817)
国家(100747)
科学基金(84524)
社会(77922)
社会科(73257)
社会科学(73236)
(68715)
基金项目(60880)
教育(60573)
(57090)
编号(53625)
自然(52513)
自然科(51208)
自然科学(51190)
自然科学基金(50299)
资助(45745)
成果(43482)
课题(39196)
重点(38384)
(37750)
(37300)
(36327)
(35717)
(35177)
创新(32774)
(32751)
期刊
(118881)
经济(118881)
研究(72673)
(68981)
中国(63381)
农业(46627)
学报(43503)
教育(41011)
科学(38673)
(34445)
大学(34053)
学学(32283)
管理(30011)
技术(25872)
业经(25274)
(25101)
金融(25101)
(22426)
财经(17338)
问题(16388)
经济研究(16347)
职业(16234)
(15314)
(14932)
农村(14805)
(14805)
农业经济(14469)
业大(13364)
世界(13140)
农业大学(11794)
共检索到385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翟炎杰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分析职业农民的培养的困境和制约因素,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探索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分析得出我国职业农民关键环节是培养和教育,并提出促进我国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应完善涉农配套政策、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培养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进行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翟炎杰  
职业农民出现是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接轨,职业农民的培养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职业农民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和教育,通过采取完善涉农配套政策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农业职业化的氛围有序引导农民职业化、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加快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夯实职业农民基础和构建开放的职业农民教育体系等路径措施,实现职业农民培养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秀珍  朱启臻  
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新型的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启动后继农民的培养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农业经营的职业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村养老制度、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等,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农业和关注农民,才能形成职业农民培养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明建  高健  李冠杰  
英国农业与农民状况与欧陆国家不同,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农民数量少、自由财产观念盛行、实行普通法,所以政府无须花费大力气培育农民的专业素养和促进就业。社会、高校、政府各有分工。发达的社会组织塑造了农民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也成为农民自我管理和学习的场所;农业大学负责传授农业知识,研究农业新技术;政府只需通过财政补贴和农产品价格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国胜  李振陆  邱学林  
苏州农职院通过太仓班改革实践,围绕培养现代职业农民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了改革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苏南模式,绘制了农业高职教育改革与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336"改革路线图,有效破解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和基层农村人才短缺的三大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佳希  
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着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培育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应该通过增能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路径进行优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承担着赋能建设数字乡村的职责。从数字通识教育、专业数字化技能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科教融汇四个维度可以明晰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作用机制。针对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现实困境,应从强化数字通识教育、专业转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曹克亮  王新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关键之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困境,直接制约了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效能发挥。面对困境,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技能提升与文化重塑的有机融合,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区本课程"实践优势,主动构建大类专业集群,提升涉农技能多元融合的方式彰显自身的价值担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丽霞  委玉奇  
本文分析了农民职业化的条件,农民职业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民职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对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后认为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双重任务 :保证粮食供应能力不下降 ;提高农民收入。对照此任务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 :①人地关系紧张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可能占用大量耕地 ;②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产品附加值低 ,缺乏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对国际市场的放开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 ;④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据此分析 ,提出了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海霞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而农地流转有利于农地适度集中和农业现代化。文章通过观察山西省农地流转现状,分析影响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从而寻求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效率提高的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爱林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积极满足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值得深入研讨的重要课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描  苑鹏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让占我国人口1/3以上的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从逻辑上讲,农民全面发展应具备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素质与生活方式维度充分且均衡发展的特征。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健康及信息素养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维度现代化进展明显,政治参与情况趋于改善,社会参与呈现个体差异,人居环境改善明显,现代生活方式意识不断提升。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我国农民全面发展既有来自体制机制的阻碍,又有来自乡村建设和农民自身层面的阻碍。建议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为着眼点,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着重从破除体制机制瓶颈、推进村庄建设与强化农民主观意识三个方面推进我国农民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描  苑鹏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让占我国人口1/3以上的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从逻辑上讲,农民全面发展应具备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素质与生活方式维度充分且均衡发展的特征。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健康及信息素养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维度现代化进展明显,政治参与情况趋于改善,社会参与呈现个体差异,人居环境改善明显,现代生活方式意识不断提升。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我国农民全面发展既有来自体制机制的阻碍,又有来自乡村建设和农民自身层面的阻碍。建议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为着眼点,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着重从破除体制机制瓶颈、推进村庄建设与强化农民主观意识三个方面推进我国农民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