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9)
- 2023(14818)
- 2022(13099)
- 2021(12370)
- 2020(10344)
- 2019(23677)
- 2018(23945)
- 2017(44680)
- 2016(24961)
- 2015(27907)
- 2014(27818)
- 2013(26829)
- 2012(24307)
- 2011(21873)
- 2010(22068)
- 2009(20578)
- 2008(19830)
- 2007(17063)
- 2006(15130)
- 2005(13515)
- 学科
- 济(88233)
- 经济(88103)
- 管理(72056)
- 业(65067)
- 企(55934)
- 企业(55934)
- 方法(37751)
- 数学(31974)
- 数学方法(31537)
- 财(25901)
- 中国(25134)
- 农(25087)
- 制(24120)
- 业经(21993)
- 学(19953)
- 地方(18262)
- 理论(18148)
- 体(16195)
- 农业(16025)
- 务(15651)
- 财务(15580)
- 财务管理(15542)
- 贸(15515)
- 贸易(15505)
- 银(15456)
- 银行(15405)
- 教育(15153)
- 易(15044)
- 和(14892)
- 企业财务(14665)
- 机构
- 大学(338558)
- 学院(337847)
- 管理(130016)
- 济(127557)
- 经济(124336)
- 研究(113809)
- 理学(111792)
- 理学院(110476)
- 管理学(108481)
- 管理学院(107857)
- 中国(83531)
- 京(72783)
- 科学(70727)
- 财(62857)
- 所(57133)
- 农(53454)
- 研究所(51709)
- 江(51384)
- 中心(50974)
- 业大(49712)
- 财经(48765)
- 范(47182)
- 师范(46735)
- 北京(46016)
- 经(44162)
- 院(41557)
- 农业(41455)
- 州(41200)
- 技术(38287)
- 师范大学(37636)
- 基金
- 项目(229064)
- 科学(179030)
- 研究(171795)
- 基金(162896)
- 家(141369)
- 国家(140130)
- 科学基金(119841)
- 社会(105163)
- 社会科(99344)
- 社会科学(99318)
- 省(90931)
- 基金项目(86340)
- 教育(81014)
- 自然(77248)
- 划(76447)
- 自然科(75374)
- 自然科学(75356)
- 自然科学基金(73958)
- 编号(72279)
- 资助(66302)
- 成果(60167)
- 重点(51863)
- 课题(50916)
- 部(50147)
- 发(48451)
- 创(48085)
- 创新(44753)
- 制(44539)
- 项目编号(44493)
- 大学(43448)
- 期刊
- 济(146753)
- 经济(146753)
- 研究(103425)
- 中国(74011)
- 学报(53473)
- 教育(50958)
- 管理(49329)
- 农(49294)
- 财(49225)
- 科学(48303)
- 大学(40808)
- 学学(37842)
- 农业(33792)
- 技术(30766)
- 融(29267)
- 金融(29267)
- 业经(24320)
- 财经(23787)
- 经济研究(22546)
- 经(20273)
- 图书(18514)
- 问题(18164)
- 业(17180)
- 理论(16576)
- 科技(16226)
- 版(15890)
- 实践(15196)
- 践(15196)
- 现代(15004)
- 技术经济(14538)
共检索到50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涛 雷世富 王忠海
回顾了研究生"三助"工作,认为培养机制改革下研究生"三助"工作具有培养、资助及完善补充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功能。实现"三助"功能,需要建立健全"三助"工作制度;理顺学校、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四者在"三助"工作中的关系;统筹学校资源,多渠道筹措"三助"资金,提高研究生"三助"工作待遇。
关键词:
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 “三助” 资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亚非 林启慧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机制改革 导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饶武元 程样国
指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充分激发了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突出并强化了导师的育人作用,拓宽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育人平台的同时,高额奖学金的利益驱动也导致研究生德育活动的淡化和人际关系的异化,研究生思想意识功利化和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等倾向。为此,提出研究生德育要创新工作思路,实现研究生专业培养与德育工作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德育工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仰麟 生玉海 黄俊平 陈秋媛
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新契机。通过对北京大学构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分析,指出研究生奖助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奖助体系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对中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雪梅 甄良 宋平 杨连茂 雷稚蔷
回顾了自2006年培养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的设置方案与评定工作,并针对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世富
在分析当前导师负责制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师负责制的基本内涵和保障条件,并就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如何实施导师负责制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负责制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金龙 张淑林 裴旭 陈伟
系统分析了协同创新战略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共同使命与共同诉求,梳理了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从招生指标配置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交流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教育 联合培养机制 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丽红
分析了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新资助体系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新生奖学金评定标准不易把握,学术失范增加,团队协作的弱化,研究生利益的保障不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三助"为主、奖学金为辅的完善新资助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晓求 宋东霞 李艳丽 刘庭竹
在阐述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理念、目标的基础上,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培养机制改革 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军
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概念,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如何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评价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 改革 文献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晓求 宋东霞 安志伟
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紧密结合学校特点和优势,对研究生教育的整个环节采取的多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改革措施。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毅英
2007年在我国部分高校中试行的旨在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培养机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关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等改革问题上仍存在不少争议。这些争议,有的是改革自身的不足引起的,有的则是认识偏差导致的。研究表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改革势在必行。导师资助制虽然在国际上已相当普遍,但并非所有的学科专业都要求导师资助;研究生全面收费是实施非义务教育的必然,也是体现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收费改革仍不够深入。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质量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爱红 王雪松 黄国兵
分析了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从生源、导师作用、科研投入、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军队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构想。改革方案包括优化研究生选拔机制、构建"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构建军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关键词:
军队研究生教育 转型 培养机制改革 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飞中 吕建新 刘洁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改革的制度环境意识不强,并直接影响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而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效果。为此,地方高校要加强制度环境培育,回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思考,构建适合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通过优化招生录取机制的效能性、突出运行管理机制的关键点、提升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化、强化质量监控机制的系统性等策略,达到全面深化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培养质量之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