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8)
- 2023(7200)
- 2022(6077)
- 2021(6020)
- 2020(4955)
- 2019(11191)
- 2018(11490)
- 2017(19056)
- 2016(11332)
- 2015(12640)
- 2014(12227)
- 2013(11018)
- 2012(10048)
- 2011(9419)
- 2010(9974)
- 2009(9258)
- 2008(9332)
- 2007(8254)
- 2006(7633)
- 2005(6838)
- 学科
- 济(30517)
- 经济(30463)
- 管理(28679)
- 业(25871)
- 企(22920)
- 企业(22920)
- 中国(12986)
- 教育(12348)
- 技术(12162)
- 理论(10946)
- 制(10850)
- 农(9747)
- 教学(9367)
- 方法(9295)
- 业经(9132)
- 技术管理(8910)
- 学(8581)
- 财(8486)
- 体(7919)
- 银(7855)
- 银行(7827)
- 融(7747)
- 金融(7746)
- 行(7634)
- 数学(6975)
- 数学方法(6765)
- 体制(6571)
- 农业(6024)
- 地方(5892)
- 学法(5856)
- 机构
- 大学(148524)
- 学院(142561)
- 研究(56116)
- 济(51549)
- 经济(50245)
- 管理(47056)
- 中国(39761)
- 理学(39179)
- 理学院(38540)
- 管理学(37581)
- 管理学院(37278)
- 科学(33350)
- 京(33205)
- 所(28827)
- 财(27030)
- 范(26100)
- 研究所(26066)
- 师范(25903)
- 江(24465)
- 农(23783)
- 中心(23392)
- 教育(22359)
- 北京(21895)
- 师范大学(21084)
- 院(20492)
- 财经(19749)
- 业大(19496)
- 州(19025)
- 农业(18361)
- 技术(18226)
- 基金
- 项目(89105)
- 研究(71858)
- 科学(69642)
- 基金(59832)
- 家(52083)
- 国家(51527)
- 科学基金(42748)
- 社会(42400)
- 社会科(39772)
- 社会科学(39758)
- 教育(37344)
- 省(36605)
- 划(31597)
- 基金项目(30758)
- 编号(30739)
- 成果(28719)
- 自然(25231)
- 自然科(24669)
- 自然科学(24657)
- 自然科学基金(24201)
- 课题(24183)
- 资助(22975)
- 创(22393)
- 重点(21460)
- 创新(20812)
- 年(20324)
- 部(19913)
- 发(19747)
- 大学(19250)
- 性(18796)
共检索到242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学也迎来了大变革时代。这一阶段美国大学的显性特征是办学规模的膨胀和现代体制的确立,实质上更深刻的内在变化是理念的焕新。基于对功利主义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反思,以洛厄尔为首的改革者整合古典自由教育的修辞学和哲学两大理路,提出了"培养整全之人"的教育理念,并从建造书院、重构课程和奖励学业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文化共同体,以提升大学品质、塑造公民性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打造创新型组织,需要对文化基因、组织架构、方法论这三大支柱进行全面重构。今天无疑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转型是传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认为,在企业需要做的所有的转型中,管理的转型是最为迫切、最为深刻、最具全局意义的。如果说传统管理追求的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新管理的本质,则是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产生和转化的效率。因此,新管理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打造创新型组织,需要对文化基因、组织架构、方法论这三大支柱进行全面重构。今天无疑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转型是传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认为,在企业需要做的所有的转型中,管理的转型是最为迫切、最为深刻、最具全局意义的。如果说传统管理追求的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新管理的本质,则是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产生和转化的效率。因此,新管理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在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承担着阐释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引领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国际交流等重大的历史使命。为此,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须拓展研究领域,服务国家发展,打造学科特色,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派。
关键词:
比较教育 使命 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祥耀
安然事件及近年来的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结构混乱、难以检索、难以应用的缺陷,因此美国对其会计准则体系作出重大变革,重整公认会计原则(GAAP)结构,正式启用《FASB会计准则汇编》,从根本上消除了美国以往由多个机构以多种形式发布多种准则文献的状况。这一举措将极大改善美国会计准则的质量,减少"准则超载"现象,降低准则复杂性,并推动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最终将对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形式、格局和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朴明根 张伟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过去危机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首次由于证券化信用工具而导致的全球危机。而此次金融危机正是肇始于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地美国,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证券化新规,试图在保持证券化融资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其风险度。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美国的证券化新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我国的证券化市场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证券化 金融危机 证券化新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汉 赵寰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助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机制。文章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存在起步晚、意识有待提升、学科切割、人才输出能力不足等问题。而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大学需要更加积极合理地借鉴美国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经验。基于对美国五所研究型大学的具体分析,文章建议中国大学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提升,即中央全面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整合和创新院、系、所机构设置,设计跨学科、全方位的课程项目,以及建立广泛的校外合作机制。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人才培养 美国经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平 高耀明
美国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特色鲜明:虽无统一的专业名称,但无论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都强调专业核心知识的积累,构建了以核心课程和主修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在共同核心知识基础上,各大学根据自身研究特色,形成了专业而多样化的研究领域;硕士研究生以核心课程学习为主,博士研究生既重视课程学习更强调研究方法训练;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文献综述详尽,选题多聚焦微观领域,研究坚持实证路径。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应着重从梳理专业核心知识、强化实证研究训练、规范学位论文格式三方面进行。
关键词:
美国大学 高等教育学专业 研究生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均土
就业能力不足是困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及企业三方配合;要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规划,以更好地培养全社会人员的软技能;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空间系统;构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实施全程式生源规划和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 实践取向 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承海 程晋宽
20世纪末以来,美国大学共同治理面临着教师参与度降低、教师与管理者对共同治理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解及功能蜕变等困境。为此,美国大学试图通过工会化、在院校类型和治理风格间建立联系、加速共同治理决策进程、增进理解与合作等措施来加以改进。其变革过程表明,共同治理依然是美国大学最具学术魅力的制度设计,中国大学应在克服其弊端的同时,以共同治理的理念与制度设计来破解泛行政化的难题。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共同治理 治理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旭东
英国古典大学信奉"自由教育"的理念,主张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训练心智,培养品质优良的社会成员。随着时代发展,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呼声及政策导向日渐凸显,许多大学和学者依然坚守"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英国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嬗变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大学 大学理念 自由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生 李庆丰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大学的永恒目标与追求,这一点在当前中国的大学改革与发展中尤显重要。在影响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的各因素中,教师、课程、学生是三大基础因素。其中,教师如何教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中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千篇一律、陈旧落后,成为阻碍大学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顽疾,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创新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范围、大力度变革传统教学方法,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或者说,教学方法大变革应成为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金晶 靳玉乐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将问题导向的学习理论、团队合作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学校组织变革和教育改革理论作为教育博士培养的理论基础,通过重点改革课程设置和优化评价方式,重构了一个更具适切性的教育博士培养体系,为我国教育博士培养提供了现实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
教育博士 理论基础 课程 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永山 杨善林
专业人才培养是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事务实践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自191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创设第一个正规的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以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人才培养大致经历了发展专业教育项目、推广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和注重专业胜任力的培养三个发展阶段。期间,他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研究建立学生事务专门的理论体系、颁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强教学人员与实践人员的合作等措施,不断丰富学生事务专业内涵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学生事务 专业培养项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续润华 李建强
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加强能力的培养是各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也是提高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本文简要地介绍美国高等学校近年来在培养大学生能力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 ,并揭示其对我国高等学校正在进行的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高等学校 能力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