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2)
2023(2328)
2022(1842)
2021(1821)
2020(1282)
2019(3023)
2018(3157)
2017(4488)
2016(3171)
2015(3656)
2014(3683)
2013(3115)
2012(2977)
2011(2519)
2010(2799)
2009(2136)
2008(2177)
2007(2091)
2006(1778)
2005(1559)
作者
(7836)
(6485)
(6434)
(6265)
(4155)
(3158)
(3013)
(2573)
(2551)
(2505)
(2267)
(2181)
(2161)
(2138)
(2101)
(2099)
(2091)
(2014)
(1925)
(1861)
(1855)
(1740)
(1725)
(1671)
(1559)
(1521)
(1519)
(1490)
(1435)
(1395)
学科
教学(6643)
教育(5732)
理论(5486)
学法(4768)
教学法(4768)
管理(4430)
学理(4157)
学理论(4157)
(4072)
经济(4061)
(3331)
中国(3165)
研究(3076)
(2852)
(2232)
企业(2232)
(2153)
研究生(2018)
农业(1797)
(1534)
业经(1507)
学校(1483)
政治(1405)
工作(1390)
思想(1381)
(1342)
技术(1309)
思想政治(1293)
政治教育(1293)
治教(1293)
机构
学院(33395)
大学(32232)
研究(12350)
技术(8491)
管理(8426)
中国(8399)
职业(8355)
(7730)
科学(7485)
(7387)
教育(7371)
(7154)
(6947)
师范(6848)
经济(6671)
(6328)
(6118)
理学(6111)
理学院(5999)
职业技术(5996)
(5918)
技术学院(5879)
管理学(5749)
管理学院(5689)
中心(5631)
研究所(5439)
北京(5260)
师范大学(5259)
业大(5149)
(5076)
基金
项目(20489)
研究(19142)
科学(14122)
教育(12474)
(10280)
编号(10060)
基金(10026)
成果(8806)
课题(8686)
(8566)
国家(8413)
(8291)
(8018)
社会(7979)
社会科(7290)
社会科学(7288)
科学基金(6415)
项目编号(5441)
规划(5440)
重点(5438)
(5424)
(5159)
研究成果(5120)
(4930)
基金项目(4903)
(4791)
大学(4731)
年度(4609)
教学(4482)
(4482)
期刊
教育(19277)
中国(15210)
(12494)
经济(12494)
研究(11721)
技术(7230)
职业(7198)
(6144)
学报(5674)
技术教育(4894)
职业技术(4894)
职业技术教育(4894)
大学(4628)
农业(4443)
管理(4227)
科学(3986)
学学(3780)
(3550)
图书(3410)
(3109)
论坛(3109)
(2955)
高等(2895)
书馆(2593)
图书馆(2593)
(2399)
金融(2399)
成人(2351)
成人教育(2351)
建筑(2266)
共检索到6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仲学  刘国权  朱超甫  
作者简要回顾北京科技大学自 1985年以来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历程 ,重点介绍自 1997年以来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并根据工程硕士生 (含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工作的实践 ,对有关的培养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认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小唐  钟登华  李云章  陆培毅  何振雄  杨秋波  
认为校企互动不足是影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介绍天津大学在长期的工程硕士教育实践中的做法,即坚持校企紧密合作,聚焦企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理念;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实施"订单"培养,创新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重点服务国家大中型企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飞宇  刘惠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钰  康妮  刘惠琴  
在总结清华大学10年经验基础上,明确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定位是具有创新活力的未来工程人才。分析了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课程教学兼顾学科和行业需求、专业实践注重培养解决工程实际能力、组织实施以培养项目形式开展等特色,并对工程人才多模式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春杰  赵会茹  王青霞  
结合"高层次、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探讨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主张加强这类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们实际操作过程的训练,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齐昌政  文永红  石卫林  
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德东  于爱国  陈雪梅  高振海  田文晶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永红  张乐  高彦芳  沈岩  
分析研究了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培养基地的现状和特色,提炼出示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示范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探索,讨论了这些探索经验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泉  王雄  程咏梅  刘勇  
阐述了控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指导原则、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对控制工程领域历时两年多的自评估、抽查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的"点、线、面"全方位评估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建立具有行业自律机制的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着重介绍了自评估抽查评估专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军伟  刘静  吕勇  胡霞敏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模式同质化、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笔者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提出了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三双—三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双基地""双导师""双评价"的"三双"培养方法和以"校、地、企、院、际、内"为协同体的多元"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课题研究与工程应用的交叉"融合"的"三融"机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健武  周毅  田雅芳  
金融工程专业是一个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性的专业,需要同时具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切合实际的实践经验,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发,提出了以立体式实践培养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其中包括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应用和探索中,这一体系初见成效,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学界同行的认可和业界的好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聂文斐  杨吉  宁更新  姚若河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对象,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段式的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培养机制,以期创建富有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王卫华  刘勇波  
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现实需求,架构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整体方案;分析了该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三类主体积极性不足两大瓶颈,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支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项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两类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较具典型示范意义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平  杨连茂  甄良  丁雪梅  
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以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校企、导师以及研究生多个层面,阐述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合作平台等手段,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