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
- 2023(1669)
- 2022(1411)
- 2021(1284)
- 2020(1084)
- 2019(2432)
- 2018(2483)
- 2017(3635)
- 2016(2541)
- 2015(3074)
- 2014(3060)
- 2013(2689)
- 2012(2422)
- 2011(1949)
- 2010(2528)
- 2009(2211)
- 2008(1873)
- 2007(1591)
- 2006(1431)
- 2005(1311)
- 学科
- 审计(12059)
- 各类(5840)
- 教学(4434)
- 管理(4046)
- 理论(3769)
- 教育(3765)
- 业(3433)
- 学法(3197)
- 教学法(3197)
- 中国(3172)
- 济(3129)
- 经济(3127)
- 学理(2923)
- 学理论(2923)
- 企(2723)
- 企业(2723)
- 研究(2195)
- 财(1811)
- 技术(1755)
- 农(1652)
- 方法(1605)
- 生(1396)
- 专业(1334)
- 研究生(1319)
- 人事(1214)
- 人事管理(1214)
- 学(1184)
- 务(1171)
- 财务(1167)
- 财务管理(1103)
- 机构
- 学院(27850)
- 大学(25867)
- 研究(8104)
- 管理(7189)
- 京(6940)
- 理学(5962)
- 江(5931)
- 理学院(5874)
- 技术(5867)
- 职业(5865)
- 管理学(5702)
- 中国(5652)
- 管理学院(5650)
- 济(5637)
- 审计(5574)
- 经济(5293)
- 科学(5014)
- 教育(4966)
- 范(4838)
- 财(4812)
- 师范(4782)
- 农(4546)
- 所(4534)
- 州(4516)
- 会计(4276)
- 省(4176)
- 职业技术(4110)
- 技术学院(4049)
- 中心(3894)
- 北京(3793)
共检索到50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庞卉
审计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然对审计的人才资源、法制建设等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要保持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审计事业第一资源的观念,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促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而造就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就必须从审计教育入手,注重人才培养的素质化、国际化、科学化、综合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培养创造性人才既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因为"圈养"和"开小灶"的思维定势,所以难有成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需要将视野置于整个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格局中进行。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土壤,既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创造性素质的任务,还承担着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使命。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性的大学教学文化,需要改变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因循守旧的问题。一流大学建设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从宏观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四方互赢前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朝阳 崔华华
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以及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然而,我国文科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根据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努力加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詹健
“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蕴含的根本规定性。根据参与研究生培养主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诸环节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型模式、导师主导型模式、研究生主导型模式和社会(用人单位)主导型模式等六种类型。这六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都具有可供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选择的价值。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新类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正夫 易连云
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时代诉求下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对研究生开放思维、创造人格、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必须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机制限制,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培养模式的转换。指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本文分析了审计的现实环境和未来环境 ,就审计环境对审计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包括综合素质培养、精神境界培养、基本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培养。提出了“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的审计人才除了具备检查帐证表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之外 ,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具备学习能力及适应未来审计需要的能力。
关键词:
审计环境 审计人才 培养目标 教学体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荣芳
在会计职业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职业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职院校也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素养纳入到会计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之中,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优化课程,建立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职业人才 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蔚
美术教育在现今高校教育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位置。美术是多种艺术的根基,是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做到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崇道尚德,格物致知,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与使命。由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张倩、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张春新编写的《创新视野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探索》(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一书,在研究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对美术教育及创新教育研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一、高校美术教育及其创新的理论分析系统全面该书首先从理论角度梳理了美术教育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性质与特点、目的与意义以及功能与价值,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开展高校美术创新教育的必要性,认为高校美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变革的必要措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然后该书提出了推动高校美术创新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艳青 李继怀 王力军
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出发,在概述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卓越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拓展能力、控制能力、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和协同能力等能力素质;从注重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的机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教师学缘的国际化,合作利用国际工程教育资源,全球范围参与实习实训,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的拓展路径作了阐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兄武 母小勇 肖建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独特的人生体验、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从人的本真状态揭示了人的"自我超越"的本质和实现创新的可能性,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自主学习并实现自我超越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大学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自主学习 创新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黄亮
本文基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心理过程、发展的心理基础及评价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解读,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心理策略:在教育理念上应该促进心理发展,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心理资本建设,在课程开发上要强化心理建构,教学模式上要优化心理训练,评价标准上要突出心理能力,成长过程上拓展心理辅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娟 张艳博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本质和使命,高校必须引入绿色教育新理念,构建绿色人才培养新体系。文章从绿色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入手,提出绿色教育视野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构筑绿色课程体系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施绿色教学模式,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培育绿色文化,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
高校 绿色教育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