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9)
- 2023(4712)
- 2022(3549)
- 2021(3625)
- 2020(2761)
- 2019(6495)
- 2018(6608)
- 2017(9866)
- 2016(7154)
- 2015(8530)
- 2014(8881)
- 2013(7520)
- 2012(7078)
- 2011(6690)
- 2010(7102)
- 2009(5976)
- 2008(6106)
- 2007(5740)
- 2006(5289)
- 2005(5175)
- 学科
- 教育(22006)
- 济(16386)
- 经济(16358)
- 中国(13315)
- 理论(12611)
- 管理(12152)
- 业(11165)
- 教学(9986)
- 企(9102)
- 企业(9102)
- 学(7567)
- 农(6315)
- 方法(5772)
- 学法(5733)
- 教学法(5733)
- 学理(5163)
- 学理论(5163)
- 研究(5131)
- 业经(4992)
- 发(4920)
- 思想(4617)
- 发展(4610)
- 财(4495)
- 展(4484)
- 农业(4310)
- 政治(4263)
- 革(4258)
- 学校(4024)
- 思想政治(3917)
- 政治教育(3917)
- 机构
- 大学(93947)
- 学院(90650)
- 研究(34681)
- 教育(31134)
- 济(25317)
- 范(25294)
- 师范(25193)
- 经济(24282)
- 管理(23945)
- 京(22851)
- 师范大学(20631)
- 理学(19710)
- 科学(19466)
- 理学院(19307)
- 中国(18800)
- 管理学(18714)
- 职业(18615)
- 管理学院(18499)
- 技术(17418)
- 所(17364)
- 江(16859)
- 北京(15851)
- 研究所(15493)
- 财(14479)
- 中心(13479)
- 州(13019)
- 职业技术(12889)
- 院(12392)
- 教育学(12026)
- 技术学院(11521)
- 基金
- 项目(49892)
- 研究(48300)
- 科学(39918)
- 教育(34127)
- 基金(29282)
- 社会(25451)
- 编号(24544)
- 家(23799)
- 社会科(23495)
- 成果(23492)
- 社会科学(23489)
- 国家(23324)
- 省(22459)
- 课题(21985)
- 划(20875)
- 年(19418)
- 科学基金(18948)
- 规划(15486)
- 项目编号(14004)
- 基金项目(13894)
- 度(13752)
- 性(13597)
- 重点(13499)
- 部(13084)
- 研究成果(12850)
- 教育部(12289)
- 阶(12195)
- 段(12156)
- 阶段(12115)
- 年度(12037)
共检索到159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庞学光
现代职业教育应将完满职业人的培养作为终极的目的追求,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特点。现代社会的完满职业人的能力素养应包括基本的学术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这些素养的生成有赖于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和项目综合等完整课程内容的支撑,以及融合人性化的教学资源、民主型的教学关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彰显主体观照的教学实践的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步松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以后,需要回归到教育的逻辑起点,反思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转换办学理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对现代"和谐职业人"的目标定位,对教育对象与自身、自然、他人、社会达成和谐所需的主体性条件作整体观照,解析其本质内涵,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和谐职业人 教育理念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庆祥
高职培育和谐职业人是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外在的宏观环境和内在微观环境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综合诉求。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以"道德领导"的理念,提出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具体内涵以及培育工程的系统建构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步松 邵庆祥 葛军燕 潘军 沈光明 姜宇国 郑芝玲 张妮佳
本成果基于企业需求调研,依据科技人文相融的绿色教育理念,原创性地提出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和谐职业人"新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系统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新模式。本着价值引领、系统构建、有序递进、立体展开、考核保障原则,以企业文化融化、传统文化内化、课程建设深化、校园文化优化、社会实践悟化、专业渗透细化、师资队伍强化为实施路径,构建和实施了以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为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和谐职业人 创新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明辉 郭锡泉
目前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用尚不成熟,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未能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发挥应有作用。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系统,完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以及体系中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方法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各部分的作用。应用实践表明,该测量评价体系能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高度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测量 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春
文章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点的"中职+本科‘3+4’"项目为例,借助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理念,从目标、措施、保障和体会等方面,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现代职教体系中"中职+本科‘3+4’"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本科 系统化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教师培养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改进职教教师培养质量重在培养机制创新,进行制度框架、培养内容体系、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具体表现为三个"一体":一是培养制度上,实现职教师资招生、培养与就业一体设计;二是培养内容上,围绕职教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三维目标与培养内容一体架构,重点培养师德与关键能力、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三是培养模式上,促进教师专业情意、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一体养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志文
高职院校应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让青年教师得以脱颖而出,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港 于宝莹 杨迎春
4+2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各大师范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院校毕业生以中学教师为最终就业目的,这个模式的理念是以职业为目标开展研究生教育。这种研究生4+2模式与职业教育的4+2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
4+2研究生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致平 王升 贾树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理论标准。本文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因素、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比进行分析,从而阐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现。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段致平 王升 贾树生
段致平、王升、贾树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者认为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技术发展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从现代职业教育视阈和社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出发,通过对人才分类理论、学位分类理论和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三个维度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工程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技术发展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从现代职业教育视阈和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出发,通过对人才分类理论、学位分类理论和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工程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伟峰
国家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思路,尤其是鼓励独立学院在"转设"民办普通高校时率先探索向应用技术性高等学校转型。独立学院要系统地思考并解决"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这个重要问题,充分利用"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共同作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渐进性增量"改革,探索独立学院"三位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萌 蒋旋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项核心工程,探索其规律与创新模式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循此思路,以反思历史演化为逻辑起点,以展望未来趋势为理性参照,探索其改革发展创新之道,主张"科学定位、构建体系,创新驱动、优化机制,推进质量、提升品质"策略,旨在为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助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