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6)
- 2023(10060)
- 2022(8198)
- 2021(7958)
- 2020(6394)
- 2019(14405)
- 2018(14575)
- 2017(23918)
- 2016(14446)
- 2015(16555)
- 2014(16350)
- 2013(14512)
- 2012(13421)
- 2011(12250)
- 2010(12877)
- 2009(11223)
- 2008(10896)
- 2007(10161)
- 2006(8952)
- 2005(7976)
- 学科
- 管理(40558)
- 业(36646)
- 济(36448)
- 经济(36388)
- 企(33082)
- 企业(33082)
- 教育(24345)
- 中国(19304)
- 技术(18676)
- 理论(16206)
- 教学(13544)
- 方法(13512)
- 学(13371)
- 技术管理(12705)
- 农(11208)
- 财(10624)
- 业经(10564)
- 制(10481)
- 数学(9991)
- 数学方法(9592)
- 体(8400)
- 学法(7937)
- 教学法(7937)
- 银(7888)
- 策(7875)
- 银行(7859)
- 行(7569)
- 研究(7536)
- 地方(7510)
- 和(7504)
- 机构
- 大学(184842)
- 学院(182001)
- 研究(65473)
- 管理(63562)
- 济(57933)
- 经济(56061)
- 理学(53764)
- 理学院(52998)
- 管理学(51638)
- 管理学院(51256)
- 中国(43015)
- 京(42036)
- 科学(40027)
- 教育(37042)
- 范(36393)
- 师范(36078)
- 所(32410)
- 江(31881)
- 研究所(29401)
- 技术(29216)
- 师范大学(29123)
- 中心(29107)
- 财(28597)
- 北京(27510)
- 农(27157)
- 州(24856)
- 业大(24826)
- 职业(24706)
- 院(24215)
- 财经(21510)
- 基金
- 项目(119042)
- 研究(97920)
- 科学(95189)
- 基金(78776)
- 家(67923)
- 国家(67095)
- 科学基金(57278)
- 社会(56554)
- 教育(55388)
- 社会科(53133)
- 社会科学(53124)
- 省(51220)
- 划(44675)
- 编号(44000)
- 基金项目(40212)
- 成果(39748)
- 课题(35299)
- 自然(34583)
- 自然科(33873)
- 自然科学(33862)
- 自然科学基金(33250)
- 资助(30630)
- 创(30588)
- 年(29688)
- 重点(28528)
- 项目编号(27463)
- 创新(27356)
- 部(26936)
- 规划(26559)
- 发(26352)
- 期刊
- 教育(70236)
- 济(67606)
- 经济(67606)
- 研究(65217)
- 中国(58871)
- 学报(27556)
- 管理(27079)
- 技术(24679)
- 科学(24609)
- 农(24552)
- 财(22909)
- 大学(22208)
- 职业(19474)
- 学学(18560)
- 农业(16723)
- 融(13310)
- 金融(13310)
- 图书(13055)
- 坛(12591)
- 论坛(12591)
- 技术教育(12493)
- 职业技术(12493)
- 职业技术教育(12493)
- 科技(11395)
- 业经(11148)
- 财经(10323)
- 经济研究(10211)
- 业(9733)
- 高等(9325)
- 发(9168)
共检索到29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润进 翟崑 吴锦淑 朱连勤
现代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使命。其中,培养具备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则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介绍了全新的致力于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即以多途径系统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性教学为核心、以科研与创新训练和毕业实习为关键、以新型评价体系为动力和以学院二级管理为保证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全面实施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旨在为彻底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经验思维定式与因循守旧的教育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可操作的、高效的教育体制,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识创新能力 指导教师 高等学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润孝 李小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时殿辉
文章针对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和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市场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视角,论证了体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品德诸方面构成因素、重要程度等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
体育专业 知识体系 培养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文青 孙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应对社会挑战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凤龙
创新性人才在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具有非常关键作用,远程教育应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本文以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评估样本和数据为依据,对远程开放教育中对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影响较大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进行讨论。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慧东 杨颖 郑伦楚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当前高校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山红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抓好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育人,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渠道,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五新 李尧 杨俊杰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支撑的现状,文章提出构建"3训1赛2结合"的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指出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建设便于学生进行创新制造的活动场地,建立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模式等实施方略,介绍了实施这个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机械类大学生 创新能力 “312”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希明 田蓉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增强学生对不同信息职业的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iSchools的核心特征。在调查国外iSchools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学校在实验课程设置、学生科研活动、实习教学和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开展情况,各校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的保障条件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以期为我国图书情报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张秀军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燕禹 郭英凯 孔小仪 丁国彬
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目前高职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针对高职教育毕业实践环节教学方法问题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的基本现状,并基于新加坡理工大学的理念,对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再思考。文章以化工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实证案例研究,以求在其探索实践领域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技开发 创新能力 案例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为龙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实验室开放平台四、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等途径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