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2)
- 2023(8062)
- 2022(6883)
- 2021(6464)
- 2020(5448)
- 2019(12055)
- 2018(12034)
- 2017(21016)
- 2016(11714)
- 2015(13325)
- 2014(12991)
- 2013(11973)
- 2012(10906)
- 2011(9893)
- 2010(10288)
- 2009(9108)
- 2008(9082)
- 2007(8718)
- 2006(7668)
- 2005(6883)
- 学科
- 业(36904)
- 管理(36619)
- 济(35684)
- 经济(35650)
- 企(32584)
- 企业(32584)
- 技术(20115)
- 技术管理(12942)
- 中国(12671)
- 方法(11805)
- 理论(11511)
- 教育(11233)
- 农(10991)
- 教学(10201)
- 业经(9979)
- 财(9347)
- 数学(8817)
- 学(8643)
- 数学方法(8518)
- 制(8076)
- 农业(7482)
- 地方(7188)
- 贸(6834)
- 银(6830)
- 贸易(6824)
- 银行(6797)
- 易(6629)
- 行(6494)
- 学法(6466)
- 教学法(6466)
- 机构
- 学院(153721)
- 大学(150907)
- 管理(54375)
- 济(54178)
- 经济(52699)
- 研究(52021)
- 理学(45732)
- 理学院(45138)
- 管理学(44006)
- 管理学院(43687)
- 中国(38006)
- 京(33688)
- 科学(32710)
- 江(27661)
- 所(26700)
- 财(25680)
- 农(24089)
- 技术(23986)
- 中心(23915)
- 范(23867)
- 研究所(23831)
- 师范(23647)
- 业大(22397)
- 北京(22023)
- 州(21940)
- 院(19866)
- 财经(19234)
- 职业(18939)
- 教育(18851)
- 师范大学(18393)
- 基金
- 项目(97924)
- 研究(77700)
- 科学(75911)
- 基金(64385)
- 家(56321)
- 国家(55706)
- 科学基金(47068)
- 社会(45062)
- 省(42751)
- 社会科(42467)
- 社会科学(42454)
- 教育(39700)
- 划(34927)
- 编号(33655)
- 基金项目(33577)
- 自然(28925)
- 成果(28672)
- 自然科(28327)
- 自然科学(28321)
- 自然科学基金(27819)
- 创(27080)
- 课题(26172)
- 资助(25307)
- 创新(24088)
- 重点(22948)
- 年(21929)
- 发(21532)
- 项目编号(20661)
- 部(20421)
- 大学(19922)
- 期刊
- 济(66069)
- 经济(66069)
- 研究(49721)
- 中国(46053)
- 教育(40485)
- 管理(25058)
- 学报(24339)
- 科学(22316)
- 财(22083)
- 农(22075)
- 技术(20706)
- 大学(19180)
- 学学(17128)
- 农业(14868)
- 职业(12684)
- 融(12507)
- 金融(12507)
- 科技(11836)
- 业经(11334)
- 坛(10377)
- 论坛(10377)
- 图书(10257)
- 经济研究(10168)
- 技术经济(9458)
- 财经(9456)
- 业(9281)
- 经(8393)
- 技术教育(7969)
- 职业技术(7969)
- 职业技术教育(7969)
共检索到253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本文基于对国际基础教育中技术教学的认知研究成果讨论,分析了小学《技术》教材中的一些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要素,强调了小学《技术》教学中有别于传统手工和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特征。本文试图探讨将现代的创造性和认知发展的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展一种创新的心智习惯或者创造潜力。
关键词:
技术课程 技术教学 创新能力 认知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锦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向“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的今天,在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基石的时候,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在单片机的教学中,开放实验室;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筛选;精心组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关键词:
单片机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金周
职校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职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从巩固提高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习惯,尽快培养专业课学习习惯,创新突破操作技能的学习习惯培养,着手打造课外自学习惯等方面下手,在教师"充分相信-科学培养-全程鼓励-确保成功-树立自信"的主导思想前提下,带领学生想到心动、准备启动、立即行动、典型带动、坚持恒动、同伴鼓动、体会感动、达到自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关键词:
学习习惯 职校生特点 培养模式 五导八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德胜
习惯在日常话语中依然有很大的生命力,但在教育理论话语中已经没落。可以说,习惯是一个被行为主义败坏的概念。要摆脱行为主义的影响,需要对习惯概念进行再理解、再建构。自我由习惯凝成,德性也需通过习惯来成就。习惯在身心之间,既有"具身性",又有"具心性"。习惯在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双重律",但实际上还是"一重律"。教育在习惯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既是习惯形成的环境因素,又可通过笃行、慎思等方式进行习惯的培育,当然,教育也是改变习惯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习惯 习惯形成 教育 习惯培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谌灿霞
做会计时间长了,目光所及之处,就像科幻影片中需要解锁某个未知世界的密码一般,各种货币符号的数字旋转回环,组合成一个个立体而又规律的如DNA双旋模型式的数据图形,脑中不自觉地就开始计算成本、收入、毛利,预测着投入的时间、可能的风险、最终的损益和形成的资产。这已然形成了一种习惯:对琐碎生活的实时整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会计的思维习惯是一种宝贵的生活智慧,无论是对提升个人的生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长征 万云辉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陶行知教育理论和德国职业科学理论用于指导高职单片机技术人才培养,形成"面向工作过程"的单片机"情境教学设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运用"行动导向"理论指导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参照项目开发流程考核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利用竞赛指导优秀学生开发和利用单片机应用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单片机技术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军 蔺海兰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必要性,并以西华大学为例,探讨了构建科技竞赛平台、实践类课程体系和创新评价、考核、奖励体系、科研创新实践、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等多维实践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 多维实践平台 构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锐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学会倾听,是其他各种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石,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听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受益匪浅。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段淑荣
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能陶冶情操,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尚未定型,更需要通过经典诵读塑造他们的灵魂,让其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下文将结合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靳思昌
《审计学》教材是《审计学》课程的载体,也是将《审计学》课程传授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文章在分析现有《审计学》教材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学》的学科性质,提出通过《审计学》教材编排改革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审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审计学》教材 应用型人才 审计报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金萍
教材承载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诸多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立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通过教材内涵的改革和创新引领教学模式的改革,遵循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的原则,优化教材内容体系,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规范教材编写程序、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鼓励引进境外优秀教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宋兴明
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高度关注女性人才,特别是女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两院中女院士仅占5.6%,在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中没有女性成员,"973计划"选聘的首席科学家中女性仅占4.6%。要改变我国高素质女性人才和女性创新人才更为紧缺的现状,如何根据女性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女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女子院校要着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武升
创新与创造有同有异,密切联系。创新具有脑生理规律、年龄规律、群体连锁反应规律、时代影响规律,这些规律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启示;这些启示,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文化革新和社会政治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创新规律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清华 贾东林 卜一之
依托纵向科研项目,以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为载体,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配制超高性能混凝土,使学生掌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流程;通过立方体受压、劈裂实验和棱柱体轴心受压实验研究,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了基本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抗压、高抗拉的优异力学性能和广阔发展应用前景有了明晰的认识。通过该实验实践项目,提高了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科研潜力,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焉波 田永清 高新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的人才大量涌现"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为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腹地吉林省吉林市的北华大学,在继承学校多年形成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基础上,面向区域及工业生产一线的实际,不断加大工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力度,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富有成效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