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2)
- 2023(4346)
- 2022(3607)
- 2021(3352)
- 2020(2748)
- 2019(6112)
- 2018(6145)
- 2017(10366)
- 2016(5536)
- 2015(6084)
- 2014(5983)
- 2013(5465)
- 2012(4800)
- 2011(4186)
- 2010(4365)
- 2009(3821)
- 2008(3739)
- 2007(3564)
- 2006(3019)
- 2005(2460)
- 学科
- 业(22394)
- 管理(21282)
- 企(20531)
- 企业(20531)
- 济(14427)
- 经济(14419)
- 技术(13948)
- 技术管理(11149)
- 中国(6347)
- 理论(6039)
- 教学(5349)
- 农(5299)
- 业经(5209)
- 教育(5143)
- 方法(4875)
- 财(4052)
- 制(3943)
- 学法(3843)
- 教学法(3843)
- 划(3667)
- 数学(3550)
- 数学方法(3502)
- 学理(3443)
- 学理论(3443)
- 农业(3386)
- 地方(3377)
- 研究(3370)
- 产业(3240)
- 策(3213)
- 银(3064)
- 机构
- 学院(70773)
- 大学(68032)
- 管理(29810)
- 济(26132)
- 理学(25447)
- 经济(25429)
- 理学院(25243)
- 管理学(24924)
- 管理学院(24791)
- 研究(20788)
- 中国(14971)
- 京(13813)
- 江(12032)
- 科学(11749)
- 财(11740)
- 技术(10718)
- 中心(9724)
- 范(9464)
- 州(9399)
- 师范(9376)
- 所(9196)
- 业大(9149)
- 财经(9115)
- 职业(9080)
- 北京(8631)
- 农(8613)
- 商学(8333)
- 经(8296)
- 商学院(8241)
- 院(8195)
- 基金
- 项目(48899)
- 研究(39830)
- 科学(39710)
- 基金(33069)
- 家(28110)
- 国家(27812)
- 科学基金(25087)
- 社会(24334)
- 社会科(23011)
- 社会科学(23009)
- 省(22721)
- 教育(20379)
- 基金项目(18120)
- 划(17903)
- 创(17767)
- 编号(16200)
- 自然(15418)
- 创新(15332)
- 自然科(15151)
- 自然科学(15148)
- 自然科学基金(14914)
- 课题(12951)
- 成果(12644)
- 资助(11650)
- 业(11352)
- 重点(11241)
- 新(10916)
- 发(10902)
- 年(10658)
- 规划(10629)
共检索到110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创新是21世纪的主题,是时代的主题。而培养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培养人,则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最基本队伍——工程师的培养问题着手,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改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尤其是本科工程教育的一些思路,旨在唤起人们对培养大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紧迫感、责任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新发
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无法提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创新机会、创新指导和宽松环境。本文构建的大学教学模式利用CAI系统进行教学,使师生有可能在课堂上开展研讨式教学活动,并由此节省时间,使学生在课外积极开展研究、创新活动,同时,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力和成果的评估,以鼓励学生创新,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 研讨式教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亮 车喜龙
本文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将计算机科学的内在特征概括为"算法工程",提出了"培养算法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调整、专业实践体系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四个方面对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针对"算法工程师"培养及认证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约翰·德·格瑞伍
作者提出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从未来学习 ,确立建立在对立统一原则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战略 ,培养明日具有未来素质要求的工程师。文章还通过比利时鲁汶理工学院的例子 ,探讨了如何通过从未来学习来塑造学习型的工程大学 ,形成创新性的发展能力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创新战略 对立统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浩 薛志谦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复合型的未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内在需求,但是实践中存在顶层设计不够、思想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从各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卓越工程师植入创新基因和创业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卓越工程师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珂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地契合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高校要积极争取、联合政校企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多维支持结构,形成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协同模型和策略。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协同创新 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寿文 王孙禺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界对高等教育的期盼也愈加殷切,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在“大工程”的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工程实践活动不仅体现在满足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在阐述了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国内外工程师分类的现状之后,首先提出了工程师分类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将工程师分为服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四种类型;然后提出了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和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最后讨论了各类工程师培养和成长的各种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关爱和
作者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分析了老校优势人文学科在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方面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发挥老校人文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应当注意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光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研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工程师在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素质境界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黑龙江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历史传统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程需要,着眼培养既具有一流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优良综合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查建中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1期撰文指出,作为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形成能够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产业人员。而我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檀润华
C-TRIZ,称为发明过程解决理论,是TRIZ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背景下的一种新发展,已完成理论构建,但需要不断完善。本文首先梳理国际TRIZ领域理论研究与企业推广应用实践进展,提出TRIZ未来4个发展方向;之后通过分析C-TRIZ中的批量"创新工程师-发明"模式,表明TRIZ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的模式已改进;进一步将该模式下的"一次发明过程"概念扩展到"敏捷发明过程",以C-TRIZ中的11类发明过程为基础构建了敏捷发明过程体系与选用方法。本研究不仅使C-TRIZ进一步完善,也使其在TRIZ未来4个研究方向均有所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现场工程师作为一种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才支撑。在价值意涵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类型性、创新性、高质量的体现与外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能级进阶和制造业数字化对接进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还存在规模性困境、结构性困境、功能性困境、保障性困境等,需要职业教育持续加大现场工程师培养总量以满足产业人才增量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培养效能,提升功能促进培养质量,强化保障以增强人才培养支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场工程师 价值意涵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