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4)
- 2023(7212)
- 2022(6055)
- 2021(5424)
- 2020(4524)
- 2019(10052)
- 2018(9700)
- 2017(17236)
- 2016(10133)
- 2015(11215)
- 2014(10653)
- 2013(10166)
- 2012(9397)
- 2011(8496)
- 2010(8340)
- 2009(7334)
- 2008(7196)
- 2007(6283)
- 2006(5467)
- 2005(4657)
- 学科
- 济(33157)
- 经济(33108)
- 管理(24978)
- 业(24731)
- 企(18822)
- 企业(18822)
- 方法(15974)
- 数学(14274)
- 数学方法(14112)
- 农(10733)
- 学(10576)
- 中国(9438)
- 财(9102)
- 贸(8202)
- 贸易(8200)
- 易(8006)
- 业经(7598)
- 农业(7384)
- 理论(7103)
- 技术(6346)
- 制(6083)
- 教育(5582)
- 环境(5557)
- 务(5381)
- 财务(5378)
- 财务管理(5366)
- 地方(5231)
- 教学(5219)
- 企业财务(5121)
- 银(5083)
- 机构
- 大学(141784)
- 学院(141065)
- 研究(54502)
- 济(51629)
- 经济(50613)
- 管理(47397)
- 理学(41958)
- 农(41481)
- 理学院(41376)
- 管理学(40326)
- 管理学院(40135)
- 科学(39787)
- 中国(37087)
- 农业(33809)
- 业大(31807)
- 所(30579)
- 京(30431)
- 研究所(28732)
- 中心(23489)
- 农业大学(22380)
- 江(21492)
- 财(21339)
- 院(19733)
- 室(19418)
- 技术(19303)
- 省(19234)
- 北京(18555)
- 业(18283)
- 实验(17802)
- 范(17710)
- 基金
- 项目(105306)
- 科学(80516)
- 基金(75595)
- 家(71879)
- 国家(71289)
- 研究(66073)
- 科学基金(58198)
- 省(43172)
- 自然(42399)
- 自然科(41462)
- 自然科学(41442)
- 自然科学基金(40735)
- 基金项目(40447)
- 社会(40025)
- 社会科(37837)
- 社会科学(37823)
- 划(37579)
- 教育(32058)
- 资助(30463)
- 重点(25013)
- 计划(24370)
- 编号(24302)
- 创(22868)
- 科技(22208)
- 发(22144)
- 部(22083)
- 科研(21553)
- 创新(21374)
- 业(20934)
- 农(19456)
共检索到200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颢光 张朝红 王跃进
为优化‘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的生根条件,解决梨试管苗生根的难题,以‘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培养方式、不同的间苯三酚(PG)浓度、不同的IBA浓度和暗培养时间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生根法,试管苗在附加80 mg/L PG和20 mg/L IBA的ASH基本培养基上暗培养7d后转入附加80 mg/L PG的ASH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生根率达到91.7%。
关键词:
砀山酥梨 转基因苗 离体培养 生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冰艳 刘新涛 刘文轩 罗鹏 海燕 和现昌
以 M S 培养 基为 基础, 探讨了 培养基 中的 有机营 养成 分( 除 蔗糖外) 及 光照在 试管苗 快繁中的作 用。结果 表明,缺 乏有机营 养成分( 除蔗糖外) 对试 管苗 生长 无显 著影 响。光 照不 仅影 响试管苗的 器官建 成,也影响 试管苗 的生长,光 照时数 以不低于 16 h/d 为宜。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试管快繁 有机成分 光照时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松林 十鸟三和子 孔德政 张启翔 田中道男
以薄叶系文心兰Alha‘lwanaga’茎尖诱导形成的原球茎 (Protocomlikebody ,以下简称PLB)进一步分化形成的幼苗为试材 ,比较不同培养基类型 (MS ,1/ 2MS ,VW )及不同种类凝固剂 (琼脂、Gellangum)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实验用基本培养基类型中 ,幼苗的生长以MS较好 ,Gellangum作凝固剂时优于琼脂 .同时证明 ,培养时幼苗愈小 ,其基部PLB形成率愈高 .幼苗分化形成后 ,进一步培养以株高 3cm左右为宜
关键词:
文心兰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凝固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古旭 胡道芬 洪立芳 刘秉全
采用三种培养基对不同的粳籼稻杂交种F_1进行花药培养。不同的培养基表现出不同的花培效果,基因型之间的培养力差异显著。培养基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选择培养力高的基因型和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基是粳籼稻杂交种花培育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水稻 粳灿杂交种 花药培养 培养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余毓君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葛台明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EFFECTSOFGENOTYPESANDMEDIAONWHEATANTHERCULTUREGeTaimingYuYujun(Huazhon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冯俊涛 王永宏 李玉平 张兴
以MS,B5,NT,H,1/2MS,6,7-V及White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1.0mg·L-12,4-D和0.5mg·L-1KT,分析不同类型培养基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并以NT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光照条件、pH值、接种量、不同外植体以及培养时间试验,探讨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6,7-V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继代保存,White培养基上雷公藤内酯醇及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最高,NT培养基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pH5.8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pH6.7时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最高,而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在pH5.2时最高;光照处理中,暗...
关键词:
雷公藤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次生代谢产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靳松 李育川 任禛 张瑜瑜 李静雯
【目的】加快蓝莓品种"康维尔"组培苗快繁速度。【方法】以"康维尔"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p H梯度、不同蔗糖浓度梯度以及3种结构相似的细胞分裂素对蓝莓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p H 6.0时的鲜重和增殖系数都最高,说明蓝莓品种"康维尔"最适宜的酸碱度为6.0;当蔗糖浓度为25 g/L时,试管苗鲜重达到最大值,不再随蔗糖浓度增加而增加,蔗糖浓度2530 g/L的增殖系数和苗高都无显著差异,因此出于成本的考虑,可选择25 g/L作为生产上使用的蔗糖浓度;使用反玉米素核苷的试管苗无论是在鲜重、增殖系数和苗高
关键词:
蓝莓 组织培养 增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亮 张军云 张钟 董春富 杨世先 王文智 张建康 张翠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以解决食用玫瑰传统种苗繁育所存在的瓶颈,但长期以来瓶内生根困难是包括食用玫瑰在内的大多数木本植物组织培养面临的最大技术障碍。为此,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和追加试验"的方法,开展了52组滇红食用玫瑰瓶内生根试验,研究基础培养基、6-BA等6种因素对生根的影响,分析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间滇红食用玫瑰分化生长和生根的差异较大;玫瑰茎段成株率和植株生根率主要受到激素的控制,植株的根发生主要有4种方式;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MS+6-BA 0.5 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博智 周书栋 张竹青 戴雄泽 李立恒 谢达平
选用试验前期筛选出的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进行花药培养,对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种类和浓度、材料基因型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TH培养基为适宜于辣椒花药培养的最佳培养基,MS和B5培养基次之.2)以NTH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红艳花药,0.5mg/LNAA+1.0mg/LKT+0.3mg/LBA+1.0mg/L2,4-D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0.3mg/LNAA+1.0mg/LKT+0.1mg/LBA是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3)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产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2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激 邹学校 张竹青 杨博智 周书栋
以灯笼椒、泡椒、线椒3种类型21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NTH、MS、B5培养基和在NTH、MS、B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g/L活性炭+0.5mg/LNAA+1.0mg/LKT+0.1mg/L6-BA+5mg/LAgNO3的培养基NTH1、MS1、B51对辣椒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能诱导出胚状体的品种占71.43%,胚状体诱导率为0.41%~2.69%;按类型统计,分别有83.33%的灯笼椒、69.23%的泡椒、50.00%的线椒能诱导出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MS1、NTH1、B51、MS、NTH、B5,其中,MS1和NTH1差异不显著,两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高强 赵忠 张存旭 周锋利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适合大扁杏的分化培养;最适外植体为茎尖; 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27℃,光照强度2000-3000lx,pH 5.6-5.8。
关键词:
大扁杏 基本培养基 培养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林 何卫 李天 胡建军 王克秀 唐铭霞 陈萍萍 王余明
本研究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壮苗培养基筛选和添加香豆素或B9诱导结薯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川芋117最佳壮苗培养组合为:蔗糖浓度40 g/L、活性炭0.5 g/L、CCC 100 mg/L、烯效唑0.8 mg/L的MS培养基。添加香豆素或B9的试验表明香豆素在增加川芋117所结薯中大薯数有显著作用,大薯数较高,适宜浓度为100 mg/L。B9在浓度为40 mg/L时各指标结果最理想。
关键词:
马铃薯 活性炭 CCC 烯效唑 香豆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逄昔莎 徐汉虹 廖美德 黄海翔
【目的】对抗真菌活性菌株BP08进行鉴定,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方法】从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土壤中筛选出1株BP08拮抗菌株,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P08进行鉴定;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菌株BP08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在培养基初始pH值7.0~8.0,发酵温度30℃,装液量100 mL/L,接种量为3%,180 r/min条件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安瀛 陈铭秋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是其生根差异的主导因素,而在根系发育的后续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桉树及其它树种的组培扩繁技术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