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
- 2023(746)
- 2022(659)
- 2021(637)
- 2020(531)
- 2019(1256)
- 2018(1294)
- 2017(1766)
- 2016(1485)
- 2015(1843)
- 2014(1835)
- 2013(1492)
- 2012(1334)
- 2011(1239)
- 2010(1350)
- 2009(979)
- 2008(977)
- 2007(871)
- 2006(741)
- 2005(597)
- 学科
- 教学(4137)
- 教育(3430)
- 理论(3364)
- 学法(3013)
- 教学法(3013)
- 学理(2769)
- 学理论(2769)
- 研究(1975)
- 管理(1461)
- 业(1401)
- 生(1340)
- 研究生(1279)
- 中国(1275)
- 农(1222)
- 济(885)
- 经济(884)
- 企(757)
- 企业(757)
- 革(715)
- 改革(709)
- 职业(704)
- 农业(700)
- 学校(697)
- 人事(689)
- 人事管理(689)
- 技术(684)
- 政治(649)
- 高等(641)
- 思想(633)
- 思想政治(610)
- 机构
- 学院(15783)
- 大学(14322)
- 研究(5534)
- 技术(4727)
- 职业(4716)
- 教育(4264)
- 范(3784)
- 师范(3738)
- 农(3695)
- 科学(3693)
- 职业技术(3356)
- 江(3321)
- 京(3303)
- 技术学院(3298)
- 所(3051)
- 管理(3046)
- 农业(2887)
- 业大(2886)
- 研究所(2817)
- 师范大学(2739)
- 中国(2579)
- 州(2556)
- 理学(2444)
- 理学院(2395)
- 济(2361)
- 管理学(2234)
- 管理学院(2215)
- 中心(2187)
- 北京(2172)
- 经济(2169)
共检索到26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啸  黄上芳  
                                    
                                
                            
                            君子是我国传统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之形象,公民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目标定位。我国现代教育一方面要吸纳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立足现代公民的培养;另一方面则要继承深蕴在《四书》中的中华民族的君子教育思想,恪守中国立场,凸显中国风范。"君子"与"公民"的结合而产生的新形象就是"君子公民"。这一新形象力图把"修身为本的传统责任伦理"和"自由为本的现代权利道德"融贯为一体。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君子公民"就是以仁和自由为主要内涵的人之形象。培养君子公民不仅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性。中国教育应自觉地以培养君子公民为己任。
                            关键词:
                                
                                    
                                    
                                        君子  公民  君子公民  《四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桂梅  王冲  吴海红  印东生  雷家军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油匠的花丝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君子兰花丝离体培养能通过愈伤组织和直接再生不定芽两条途径成苗。适宜花丝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花蕾长度为0.6~1.0 cm;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加速了外植体的褐化,对花丝诱导和分化不利;暗培养和接种前4℃低温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外植体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在花丝离体培养中不宜采用;花丝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3.0mg·L-1+IBA1.0mg·L-1,诱导率与分化率分别为16.3%和50.0%。
                            关键词:
                                
                                    
                                    
                                        君子兰  花丝  离体培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光龙  
                                    
                                
                            
                            论公民纳税意识的培养李光龙所谓纳税意识,我认为可包括两层含义:①知道自己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从事某种应税行为时要纳税;②知道不纳税是违反税法的,要受法律制裁。若具备应税条件时必须实施纳税行为。一、公民纳税意识缺乏的原因(一)客观原因西方人认为,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从公民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农民还不完全具备现代公民的特征,因而,他们就不是完全"政治——社会"意义上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该是现代农民,现代农民不仅要"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具备现代公民的素质。在缺乏公民传统的农村,培养农民的公民性迫切需要公民教育。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公民  新型农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现在似乎已经是共识了。如果仅从当今中国大学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比较少而社会又迫切需要这些人才的角度看,这个认识确乎是正确的。不过,还应看到,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适应一时之需,或者说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的暂时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季  
                                    
                                
                            
                            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李季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胜利  
                                    
                                
                            
                            特殊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这是特殊个体未来生存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召唤。根据特殊人群的特点,公民精神培养重在独立人格成长和公共理性建构。遵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特殊个体应以独特发展促进独立人格成长,并在平等交往的民主生活情境中培养公共理性。教育者应致力于发现特殊发展潜能,为特殊个体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开辟通道,培植公民人格长养的生境,并使特殊教育与一般教育有机融合,将公民社会的基础建构落到实处。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公民精神  独立人格  公共理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克  
                                    
                                
                            
                            将教学放在"优先"地位,既能体现重视教学的原意,又可避免将教学当作人才培养全部工作的偏差,更符合法定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强调法治就等于强化管理权,甚至是要制约师生权益,这完全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大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专门机构,要把依法办学和以德育人结合起来,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George H.W.Richardson  David Blades  贾玉梅  
                                    
                                
                            
                            这篇论文是一个关于加拿大和日本中学生(194人)怎样理解和想象“世界公民身份”的实验性研究的结果。对于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尽管两国学生的看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在形成全球观念的能力上存在重大差异——尤其是在多大程度上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和把自己看作解决全球问题的积极参与者方面。基于此,目前正在进行旨在强调国际化和跨文化对话的课程改革的日、加两国教育当局必须注意这些与培养学生世界公民观念密切相关的可能性与矛盾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婕  
                                    
                                
                            
                            加拿大主要通过“服务-学习”的教育模式培养主动公民,在其培养过程中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内容框架、课程形式和实施步骤。加拿大的“服务-学习”项目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至高等教育阶段,形式多样,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其一些成功的案例对我国主动公民的培养具有实践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加拿大  主动公民  培养模式  服务-学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逸恒  单文经  
                                    
                                
                            
                            本文旨在就公民素质培齐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首先讨论社会科课程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综合与分科的取向问题,继而分析知识丰富且具批判精神的、能体现关怀品格特性的、能采取负责任行动的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意义及内涵。再而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讨论与研究性学习等。最后本文指出:若欲确保以公民素质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成果,必须从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校园文化,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等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公民素质  社会科课程与教学  澳门教育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宁  
                                    
                                
                            
                            浅议培养公民法制观念的途径龚宁文化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从法律范畴来讲,文化有人治文化和法治文化两种。我们认为一定的社会文化水平就有与之相应的以法治税水平。在一个法治文化的国度或时代里,由于教育水平高,公民文化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炎凤  
                                    
                                
                            
                            增强公民意识的时代背景已经具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社会文化部门,公共图书馆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是通过其特有的理念来实现的,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落实理念,发挥在培育公民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申亮  张灵芝  
                                    
                                
                            
                            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不能简单地靠惩罚和宣传手段 ,应该考虑到纳税人也是经济人 ,有自己的利益选择 ,用经济人的思想来体会纳税人的感觉 ,来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卢丽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职普融通作为一种解决二者紧张关系问题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诉求,本质上在于重塑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选择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创新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以便消除职普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自身缺陷和弊端,从而保证所有学生成长为具有公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职普融合  教育理念  实践取向  公民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