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2)
- 2023(15271)
- 2022(13567)
- 2021(13012)
- 2020(11016)
- 2019(26196)
- 2018(26553)
- 2017(49786)
- 2016(28518)
- 2015(32876)
- 2014(33937)
- 2013(32782)
- 2012(30235)
- 2011(27435)
- 2010(27949)
- 2009(25184)
- 2008(24956)
- 2007(22432)
- 2006(19347)
- 2005(17044)
- 学科
- 济(106490)
- 经济(106381)
- 管理(75753)
- 业(70999)
- 企(58652)
- 企业(58652)
- 方法(54428)
- 数学(47834)
- 数学方法(47112)
- 中国(30894)
- 农(28813)
- 财(26647)
- 学(26053)
- 教育(25214)
- 理论(23094)
- 业经(21918)
- 地方(21428)
- 农业(19010)
- 贸(18937)
- 贸易(18929)
- 易(18328)
- 制(18115)
- 务(17162)
- 和(17139)
- 财务(17076)
- 财务管理(17028)
- 技术(16913)
- 企业财务(16028)
- 环境(15786)
- 教学(15198)
- 机构
- 大学(402958)
- 学院(400279)
- 管理(151641)
- 济(145762)
- 经济(142018)
- 研究(131726)
- 理学(131432)
- 理学院(129824)
- 管理学(127015)
- 管理学院(126272)
- 中国(92203)
- 京(87292)
- 科学(85525)
- 所(68062)
- 财(66543)
- 农(66431)
- 范(62758)
- 师范(62239)
- 研究所(62135)
- 业大(61619)
- 江(61119)
- 中心(59882)
- 北京(55967)
- 财经(53599)
- 农业(52237)
- 师范大学(50145)
- 州(49861)
- 技术(48620)
- 经(48402)
- 院(47170)
- 基金
- 项目(267227)
- 科学(207946)
- 研究(199161)
- 基金(186947)
- 家(161930)
- 国家(160438)
- 科学基金(136073)
- 社会(118170)
- 社会科(111532)
- 社会科学(111497)
- 省(108259)
- 教育(99722)
- 基金项目(99141)
- 划(92040)
- 自然(89478)
- 自然科(87309)
- 自然科学(87287)
- 编号(85872)
- 自然科学基金(85625)
- 资助(78969)
- 成果(72237)
- 课题(61884)
- 重点(60885)
- 部(59592)
- 发(57134)
- 创(54893)
- 项目编号(52040)
- 科研(51116)
- 教育部(51029)
- 大学(50907)
- 期刊
- 济(157626)
- 经济(157626)
- 研究(120883)
- 中国(82436)
- 教育(77452)
- 学报(64754)
- 农(59214)
- 科学(57248)
- 管理(51863)
- 财(51363)
- 大学(48649)
- 学学(44246)
- 农业(40910)
- 技术(40684)
- 融(28405)
- 金融(28405)
- 业经(26841)
- 财经(25149)
- 经济研究(24400)
- 图书(22922)
- 业(21504)
- 经(21338)
- 问题(20697)
- 职业(20460)
- 技术经济(19584)
- 版(18910)
- 理论(18630)
- 统计(18474)
- 科技(18300)
- 商业(17483)
共检索到584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钧 公辰
芬兰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把教学视为一种基于研究的思维活动,认为教师所做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探究。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将发展师范生的教学思维确定为培养目标,将教师培养过程设计为从基础阶段向概念化阶段的发展,把实践设计为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两部分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具体采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整合模式实施,师范生研究方法的学习贯穿计划始终,教学实践分三个阶段、三种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士果
自2000年以来,芬兰学生连续四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名列前茅,令世界瞩目。虽然芬兰学生出类拔萃的表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促使其教育成功的关键。本文从芬兰以研究为基础教师教育实施的动因、涵义、理论模型及实施过程等层面,探讨了成就芬兰学生杰出表现背后的教师教育,对我国未来的教师教育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芬兰 研究为基础 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光
研究取向是芬兰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突出特点,目标是培养教师的教学思维,以研究方法的学习为根基,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培养方式,注重研究与探究的关系、研究的生产者与研究的消费者的关系、外显与内隐的关系以及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借鉴芬兰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应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发挥教师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强化大中小学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教师成为研究的生产者,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佳丽
芬兰基础教育能兼顾质量和公平的优异表现引起各国注目,高质量的教师和极具特色的"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芬兰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框架,首先对芬兰教育体制进行简单介绍,继而论述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渊源和"研究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践论述提出值得我国教师教育培养借鉴的特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倩 方彤
芬兰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是密不可分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好坏,芬兰为此不仅设置了专门的职业教师教育机构,还有严格规范的录用机制、规范职业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制度等。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师 教师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光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芬兰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以研究性反思为价值取向,反思基于研究、基于经历、基于情感,构建了融"反思—合作—指导"于一体的教育实习模式。芬兰研究性反思教育实习核心是指导者利用研究成果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通过大中小学基于实践的路径进行深度合作,并以指导者基于能力进行指导、发挥榜样作用为辅助。借鉴芬兰经验,我国的师范生教育实习需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畅通大中小学合作机制,借助研究成果规范实习指导过程,加强对指导教师培训,拓展师范生自身潜力。
关键词:
芬兰教育 师范生 教育实习 研究性反思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倩
芬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如下特色:设置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规范的职教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制度及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建立独立、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评估制度。这些都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渠道、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训方式、教师继续教育、教师教育评估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芬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莉颖
双语教师①作为双语教育的主要资源与最直接的实施者,是双语教育目标最终实现的主要中介。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育之关键。基于此,国外许多国家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对双语教师的要求很高。同时也非常重视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高,由此形成了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有效地保障了双语教育的较高质量与长足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双语教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双语教育实验广泛实施的一大瓶颈。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加拿大、芬兰各具特色的双语教师在职培养模式的探析,借鉴其经验,以期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双语教育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与提高、促进我国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光 张贵新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北美和欧洲大陆的反思型教师教育运动,以燎原之势迅速影响到了世界范围的教师教育界,至今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了教学反思的五种价值取向的内涵,分析了反思型教师教育中的培养模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从纵、横两个维度阐述了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以期为我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华勇
通过聚焦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阐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内容和构成要素,厘清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状况及其不足之处,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祝怀新 王怡沁
新西兰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梅西大学和坎特伯雷大学负责,两所高校建立了面向幼儿教师的培养项目,确立了全纳教育理念下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设置了基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课程,并以研究生文凭项目为基础设立了多级培养项目。以上培养模式总体呈现以下三大特征:各级项目流通机制灵活,教育实践课程难度较大,教师筛选贯穿培养全程。借鉴以上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师资培养现状,为我国早期特殊师资培养提供可资参考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新西兰 早期特殊教育 师资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本文分析了美国当代"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兴起的背景和成因,展示了"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思潮的基本立场和思想特点,揭示了美国当代教师培养解制路径的思想根基。本文认为"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思潮所涉及的有关教学专业的基本问题关涉教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常识”取向 解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瑞常 刘强
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芬兰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教育督导系统。20世纪90年代,芬兰开展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废除教育督导制度,并形成了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的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的新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永光
驻校合作被称为美国教师教育培养的第三条道路,在政府资金与管理组织的共同支持和维护下,担负起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历史使命。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实践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师培养模式。本文通过文献参考法对美国驻校合作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历史背景、管理组织、师生甄选、培养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国内教师教育与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教师培养 驻校合作 新模式 情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