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3)
2023(6939)
2022(5697)
2021(5393)
2020(4437)
2019(9767)
2018(9922)
2017(16600)
2016(9568)
2015(10977)
2014(11140)
2013(9858)
2012(8895)
2011(8078)
2010(8272)
2009(7368)
2008(7089)
2007(6672)
2006(5807)
2005(5044)
作者
(26069)
(22035)
(21696)
(20523)
(13726)
(10409)
(9804)
(8480)
(8339)
(7899)
(7373)
(7289)
(7182)
(6995)
(6749)
(6588)
(6573)
(6481)
(6429)
(6109)
(5710)
(5441)
(5243)
(5227)
(5060)
(4908)
(4878)
(4679)
(4590)
(4553)
学科
管理(30222)
(27918)
(24730)
企业(24730)
(23807)
经济(23772)
技术(14906)
中国(11876)
技术管理(11314)
教育(10767)
理论(10027)
教学(8573)
(8541)
(8226)
业经(7551)
方法(7032)
(6961)
(6732)
(6710)
(5987)
地方(5962)
银行(5962)
(5799)
学法(5521)
教学法(5521)
(5480)
金融(5473)
农业(5387)
(5126)
数学(5083)
机构
大学(123544)
学院(122373)
管理(44307)
研究(42684)
(40759)
经济(39492)
理学(37557)
理学院(37082)
管理学(36286)
管理学院(36037)
中国(29123)
科学(26789)
(26670)
(21372)
(21365)
(20999)
(19669)
(19606)
师范(19427)
研究所(19156)
中心(19037)
业大(18788)
技术(18706)
北京(16823)
教育(16637)
(16598)
农业(16581)
(16444)
师范大学(14982)
财经(14829)
基金
项目(83262)
研究(66192)
科学(65409)
基金(54882)
(47909)
国家(47398)
科学基金(40354)
社会(38856)
(37612)
社会科(36517)
社会科学(36510)
教育(34074)
(30919)
基金项目(29137)
编号(28230)
自然(24729)
成果(24441)
自然科(24232)
自然科学(24221)
(24034)
自然科学基金(23797)
课题(22721)
创新(21232)
资助(20451)
重点(19393)
(18699)
(18418)
(17449)
项目编号(17352)
大学(17251)
期刊
(49034)
经济(49034)
研究(40628)
中国(38640)
教育(36284)
学报(21129)
(20177)
管理(19862)
科学(17985)
大学(17124)
(15441)
技术(14469)
学学(14410)
农业(13734)
职业(10550)
科技(10154)
(9262)
金融(9262)
业经(9177)
图书(8135)
(8057)
论坛(8057)
(7874)
经济研究(7368)
财经(7226)
高等(7216)
(6403)
(6280)
技术教育(6160)
职业技术(6160)
共检索到19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就大学而言,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要求大学认识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游维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拥有大量创新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六条途径,这对于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敏生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三大主要功能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度日益提升,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重点大学特别是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基本上按照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两种发展模式进入转型期。大学转型过程必然伴随着三大主要功能的不断拓展,这些功能的发挥同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使命密切相关。大学的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平祥  
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创新教育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论述了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方法以及管理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等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从而得以从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行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在党的十七大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已经明晰,并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由世界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积极推进高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好高校定位的顶层设计,科学构建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永华  解启健  
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在其中无疑扮演重要角色。把握高等教育及其核心要素"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葛珺沂  
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体系建设已然成为目前新兴开放大学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开放大学教学及学生的特点,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提出整合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资源,从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施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安兴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本身是一项长远规划的历史工程,是一项难以一时测评效果如何的细致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各类环节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业东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关键是按照创造的规律办教育。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个人、家庭和社会为教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培养出的杰出创造型人才的几率太低,把本应成为优秀的动力性人才培养成为普通的螺丝钉,造成中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探索创造规律,实践创造教育的时候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文章首先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针对模型的权重设计问题,对综合模糊评价方法主观性太强的缺陷做出了较大的改进,使综合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情况,并应用该方法结合所提出的模型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正确可行,并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金创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它是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模、培养途径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整体,涉及师资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和质量监管等各个过程环节。以突破旧的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立彬  
本科教育是大学一项永恒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历久弥新的事业。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再一次被明确和强化。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中国大学中最为广泛的地方本科院校群体的代表,在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张这一使命之后,在实现"质"的变化方面应再担重任,结合自身和区域特点,找准定位,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生  李庆丰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大学的永恒目标与追求,这一点在当前中国的大学改革与发展中尤显重要。在影响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的各因素中,教师、课程、学生是三大基础因素。其中,教师如何教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中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千篇一律、陈旧落后,成为阻碍大学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顽疾,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创新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范围、大力度变革传统教学方法,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或者说,教学方法大变革应成为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分析当今的时代背景,大学人才培养的改革有三个战略重点亟待加强:一是加强以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为重点的思想素质教育,为创新提供坚实的内生动力;二是加强全面的知识基础教育并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创新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三是加强自主学习、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提供必需的能力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