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1)
2023(7184)
2022(5966)
2021(5482)
2020(4524)
2019(10093)
2018(9899)
2017(17568)
2016(9387)
2015(10365)
2014(10300)
2013(9640)
2012(8736)
2011(7571)
2010(7784)
2009(7115)
2008(6894)
2007(6217)
2006(5391)
2005(4779)
作者
(23579)
(19696)
(19548)
(18614)
(12558)
(9377)
(8851)
(7466)
(7459)
(7140)
(6705)
(6574)
(6382)
(6175)
(5932)
(5902)
(5864)
(5835)
(5759)
(5620)
(5013)
(4711)
(4640)
(4603)
(4576)
(4398)
(4375)
(4365)
(3971)
(3917)
学科
管理(33039)
(32706)
(30124)
企业(30124)
(27954)
经济(27914)
技术(15295)
技术管理(11626)
中国(11613)
业经(10097)
理论(10067)
方法(9754)
(9421)
教育(8782)
(8592)
(7730)
教学(6929)
地方(6867)
(6623)
银行(6615)
数学(6381)
(6378)
农业(6318)
数学方法(6242)
产业(5943)
(5868)
(5769)
(5586)
金融(5585)
(5470)
机构
学院(122885)
大学(120419)
管理(49229)
(45952)
经济(44819)
理学(41953)
理学院(41534)
管理学(40980)
管理学院(40712)
研究(36653)
中国(27740)
(24362)
(23036)
(21193)
科学(20120)
(18555)
中心(18511)
师范(18428)
财经(17785)
(16909)
(16067)
(15997)
技术(15462)
北京(15102)
(14504)
业大(14426)
师范大学(14306)
研究所(14164)
职业(13833)
(13657)
基金
项目(81840)
研究(67492)
科学(66357)
基金(56823)
(47691)
国家(47142)
社会(42826)
科学基金(42184)
社会科(40513)
社会科学(40508)
(35275)
教育(33418)
基金项目(30188)
(28556)
编号(28372)
自然(24713)
(24258)
自然科(24249)
自然科学(24245)
成果(23962)
自然科学基金(23860)
创新(21354)
课题(20977)
资助(20438)
重点(18650)
(18084)
(18002)
项目编号(17838)
(17762)
规划(17618)
期刊
(54364)
经济(54364)
研究(39873)
中国(32617)
教育(28459)
管理(22112)
(18342)
科学(14676)
学报(14453)
(13888)
技术(13711)
大学(12215)
(12121)
金融(12121)
学学(10742)
业经(10144)
农业(9067)
职业(8957)
财经(8864)
科技(8781)
图书(8437)
(8199)
论坛(8199)
经济研究(7857)
(7848)
技术经济(6630)
问题(6578)
书馆(6572)
图书馆(6572)
(6129)
共检索到19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翼祥  
大学肩负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因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热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着重从学术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视角,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德忠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并从强化创新观念、对高校进行科学分层与定位、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创新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面提出初步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彦杰  
医学独立学院为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但是在我国经济产业格局变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医学高等教育体系也必然重新整合,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决定着医学独立学院的命运。特别是在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虽然医学独立学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的疑问与困惑,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破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祥武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职业教育必须肩负起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是一项艰巨工程,必须要形成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努力的建设格局,要创建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注重教育各领域及教育教学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多元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建国  王青  
职业技能活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深入实践,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显著作用,被行业、企业普遍认可。但面对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时,这些方式、方法在教学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就存在的部分问题做了较为细致的思考,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绪培  
一、纠正被颠倒的教育节奏当前,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的导向下,教育的功利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教育如果只是为了追逐功利,就不再高尚,同时也失去了灵性,显得庸俗。如今的孩子学得太苦,而且几乎是越小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殷翔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爱邦  吴卫光  
文章首先论述了岭南文化对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创新求变有利于艺术创新,务实有利于艺术发展。然后分析了艺术创新人才对岭南文化的作用:深化岭南文化的内涵,强化岭南文化的特质,提升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立足岭南文化的创新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岭南文化的重商务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推进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构建艺术人才的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延保等在《高教探索》第5期发表文章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考虑智力性因素外,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因素具有格外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教育的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的比较多,却往往忽视了学校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创新或创造的过程实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释放过程。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长期传统的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安实  王晓宁  孟祥海  王华  程绍武  
阐述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含义,分析了交通高速化、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提出了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韦成龙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解放教育生产力,通过重塑高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方清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推动知识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创新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高校的本义所在。本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概念和特征等进行基本概述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对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