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148)
2022(6006)
2021(5790)
2020(4563)
2019(10438)
2018(10341)
2017(18037)
2016(11171)
2015(13085)
2014(13358)
2013(12282)
2012(11266)
2011(10397)
2010(10857)
2009(9432)
2008(9391)
2007(8775)
2006(7930)
2005(6986)
作者
(29357)
(25000)
(24373)
(23256)
(15214)
(12089)
(11246)
(9695)
(9583)
(9148)
(8404)
(8368)
(7982)
(7834)
(7609)
(7586)
(7331)
(7247)
(7132)
(6967)
(6501)
(6328)
(6281)
(5979)
(5963)
(5658)
(5580)
(5388)
(5181)
(5151)
学科
(48173)
(36546)
经济(36508)
(34244)
农业(32204)
管理(21196)
业经(16013)
中国(14191)
(13857)
企业(13857)
农业经济(12305)
教育(11147)
(9861)
地方(9544)
理论(9431)
(9403)
农村(9383)
教学(9376)
(9122)
方法(8821)
发展(8642)
(8612)
(7793)
技术(7626)
土地(7596)
建设(7371)
(7350)
数学(7292)
数学方法(7076)
(6988)
机构
学院(148738)
大学(136974)
(50891)
管理(50169)
经济(49264)
研究(48512)
(46610)
理学(42499)
理学院(41955)
管理学(40952)
管理学院(40689)
中国(36564)
农业(34937)
科学(29830)
(29639)
业大(28940)
(26862)
(25082)
(24976)
师范(24891)
中心(24141)
职业(23131)
技术(23086)
研究所(22072)
(21863)
农业大学(21383)
(21127)
(19518)
教育(19086)
师范大学(18503)
基金
项目(91497)
研究(78344)
科学(70763)
基金(58503)
(49264)
国家(48496)
社会(44392)
(41875)
社会科(41129)
社会科学(41120)
科学基金(40700)
教育(40459)
编号(39218)
(33397)
成果(31696)
基金项目(31137)
课题(28365)
(27908)
(24746)
自然(23281)
自然科(22656)
自然科学(22653)
资助(22518)
自然科学基金(22196)
(22014)
(20959)
重点(20916)
规划(20680)
(20367)
(19615)
期刊
(70127)
经济(70127)
(54692)
中国(46367)
研究(42343)
教育(40374)
农业(37299)
学报(22414)
技术(20231)
科学(20077)
业经(19973)
大学(18412)
职业(16819)
学学(16771)
(16715)
(16677)
农业经济(14417)
(14199)
金融(14199)
农村(13820)
(13820)
管理(13581)
技术教育(11331)
职业技术(11331)
职业技术教育(11331)
(10794)
问题(10302)
农村经济(9134)
(8773)
论坛(8773)
共检索到23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坚  张佳佳  
职业规划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目前国家重视农村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职业规划的含义,发现农村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指导体系比较薄弱,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规划指导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要完善课程设置,打造教师队伍,加大政府支持投入力度等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莹  魏卫  
从研究生公选课程"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研究生对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公选课程选课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收获等方面的看法与需求,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生素质类公选课程建设的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秀丽  张松岩  岳爱华  
本文分析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运用SWOT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国烛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界定、组成及形成,阐述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及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宗胜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紧紧抓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关键,探索其培养模式和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红霞  
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目前高职英语专业教学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活的需要。本文在对目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从职业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努力构建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结构;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参与实训;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衔接的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宗文龙  李晓慧  
加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实现会计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本文基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探讨了会计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认识的现状,通过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推荐、指导、管理三位一体系统的构建实践,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博琼  
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于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农村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认为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系统设计、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第二课堂、构建多元考评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培养和提高农村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相继公开发布。其中,提出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定向培养,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这项改革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如何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保证定向培养医学生服从安排,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农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都是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本文试探索定向培养医学生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在思想层面加强引导,鼓励定向培养农村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军  
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友芳  
大学生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受到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供求关系等外在因素之外,还受到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职业能力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在工作中的体现,它对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主观的职业教育目标还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要求,高职教育都必须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燕  
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是通过对会计理论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原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等的深入掌握和理解取得的。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伟  
从我国高职学院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成因,就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国华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应以专业的培养体系为依托,采用课程与课程对接、课程与活动对接、活动与活动对接的途径培养,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教育新模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需要构建"专业全方位、全过程化"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组建"五位一体"的职业素养培养教学团队,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