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5)
- 2023(5830)
- 2022(4653)
- 2021(4804)
- 2020(3950)
- 2019(9595)
- 2018(9577)
- 2017(16652)
- 2016(10731)
- 2015(12701)
- 2014(13138)
- 2013(11476)
- 2012(10207)
- 2011(9370)
- 2010(10031)
- 2009(8153)
- 2008(7724)
- 2007(7032)
- 2006(6107)
- 2005(5583)
- 学科
- 济(29773)
- 经济(29754)
- 教育(22013)
- 管理(19388)
- 业(17885)
- 方法(17329)
- 中国(16861)
- 数学(16106)
- 数学方法(15553)
- 企(14172)
- 企业(14172)
- 理论(12786)
- 教学(12158)
- 农(8268)
- 学(7494)
- 学法(7114)
- 教学法(7114)
- 技术(6748)
- 学理(6220)
- 学理论(6220)
- 发(5615)
- 业经(5547)
- 农业(5301)
- 研究(5292)
- 学校(5264)
- 贸(5168)
- 贸易(5165)
- 易(5057)
- 财(4957)
- 发展(4857)
- 机构
- 学院(133136)
- 大学(130726)
- 研究(44326)
- 管理(42681)
- 济(41001)
- 经济(39752)
- 理学(37003)
- 理学院(36519)
- 管理学(35224)
- 管理学院(34985)
- 教育(32435)
- 京(29696)
- 范(28794)
- 师范(28639)
- 科学(26294)
- 职业(25867)
- 技术(25681)
- 中国(25116)
- 师范大学(23221)
- 所(21858)
- 江(21648)
- 研究所(20044)
- 北京(19747)
- 中心(18768)
- 职业技术(18411)
- 技术学院(17762)
- 财(17619)
- 州(17305)
- 业大(17180)
- 农(16678)
- 基金
- 项目(85251)
- 研究(72276)
- 科学(68050)
- 基金(54817)
- 教育(46679)
- 家(46174)
- 国家(45627)
- 社会(39504)
- 科学基金(38849)
- 省(37792)
- 社会科(37047)
- 社会科学(37036)
- 编号(35073)
- 划(33388)
- 成果(30021)
- 课题(28967)
- 基金项目(27291)
- 年(25137)
- 资助(24218)
- 自然(24052)
- 自然科(23581)
- 自然科学(23577)
- 自然科学基金(23104)
- 重点(21402)
- 规划(21358)
- 部(20451)
- 项目编号(20197)
- 发(18908)
- 教育部(18619)
- 性(18402)
共检索到202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如 邓峰
基于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与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数据,从学校、院系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概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某些方面对提升毕业生就业概率效果显著,如院系层面的校企合作水平、就业指导水平,个体层面的专业对口顶岗、顶岗过程有指导等,但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部分在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依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得以缓解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重点应转向通过培养模式的变革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晓琴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着眼于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翔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和历史使命,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高职教育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入手,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原则的探索,努力构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促进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妮
处在社会转型与变革期的高职教育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本真,并据此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程度上看,现行高职教育在过于迎合现实需要时走向了形而下,因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局限性,需要变革。虽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范型性、相对稳定性和个性化等特征,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但却可以确立若干原则来构建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个性化的子模式群。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明亮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核心,从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产学结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及实现路径、专业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门燕丽 周志刚
针对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和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形式单一,内容抽象性强,过度依赖教材,师生缺乏互动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教学模式的内涵、设计理念、分类和构成要素。将高职教育中常见的几类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进行了分类比较,提出了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动态性原则,交往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
关键词:
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俊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介绍了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尽快转变,让高职教育变得更为有序灵活,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心育人的高效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现状 革新 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毅 谭晓妹
基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发展战略目标,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均聚焦本科教育,实施了系统的管理和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设置、学制、教学规程、学分制、课程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在韩国首开先河的培养模式创新举措;建构了重基础和实践性的本科课程结构及严格的学业质量标准和毕业要求;实施了以培养本科生基本素养、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本的特色课程计划;制定了明确的本科生培养目标与能力标准,大力推行通识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奕桦 谢妮
在近些年的PISA测试中,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韩国与新加坡青少年在未来生涯能力这一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学生远低于韩国与新加坡。本研究运用PISA2012数据对三个国家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鉴别出中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拟合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全面忽略模式"、"资料检索技巧培养模式"、"组织与表达技巧培养模式"和"全面培养模式"。再以多项逻辑回归发现:新加坡与韩国学校有更多的机会属于"全面培养模式"、"资料检索技巧培养模式"以及"组织与表达技巧培养模式",而中国学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文静 吴慧
韩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自实施了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改革后,大大提高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适用人才。本文立足于我国现实,在深入研究和分析STW就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不仅要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还需要来自于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和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构建教育、培训与过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韩国 STW 高职生 就业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云飞 李云霞
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须明确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性、主体多元化、内涵层次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等特征。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树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的理念,构建彰显区域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孝理 陈宏图
经济体制改革、制度供给不足、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难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必须依赖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体系实现。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变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2010年起,上海市开始构建以专业为主线、相关专业对应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两年多的实践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一模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影响其实施有效性的四个核心因素,即专业的选择与确定、中高职院校协调机制的建立、培养方案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及教学团队的配备和培训。同时,为了促进这一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发展,应从长远角度分析其在将来一段时间可能遇到的诸如长学制下学生学习动力保持等问题,并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贯通 培养模式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