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5)
- 2023(8973)
- 2022(7210)
- 2021(6820)
- 2020(5489)
- 2019(12044)
- 2018(11707)
- 2017(22588)
- 2016(12211)
- 2015(13484)
- 2014(12867)
- 2013(12173)
- 2012(10688)
- 2011(9405)
- 2010(9625)
- 2009(9080)
- 2008(8770)
- 2007(7681)
- 2006(6857)
- 2005(6140)
- 学科
- 济(46063)
- 经济(46008)
- 管理(40839)
- 业(36541)
- 企(32929)
- 企业(32929)
- 方法(17047)
- 财(16315)
- 数学(14416)
- 数学方法(14203)
- 务(12700)
- 财务(12663)
- 财务管理(12640)
- 地方(12388)
- 中国(12210)
- 农(12199)
- 企业财务(12087)
- 业经(11222)
- 制(10249)
- 理论(8546)
- 农业(7901)
- 学(7879)
- 体(7674)
- 地方经济(7579)
- 划(7454)
- 环境(7414)
- 和(7310)
- 贸(7189)
- 贸易(7183)
- 银(7075)
- 机构
- 学院(161817)
- 大学(156466)
- 管理(61823)
- 济(60153)
- 经济(58727)
- 理学(53244)
- 理学院(52689)
- 管理学(51785)
- 管理学院(51504)
- 研究(48903)
- 中国(38563)
- 京(31810)
- 财(30927)
- 科学(29060)
- 财经(24248)
- 江(23964)
- 中心(23214)
- 所(23186)
- 范(22297)
- 师范(22096)
- 经(21935)
- 研究所(20667)
- 农(19991)
- 业大(19961)
- 州(19873)
- 北京(19622)
- 院(18284)
- 技术(18219)
- 财经大学(18023)
- 经济学(17819)
- 基金
- 项目(107530)
- 科学(85550)
- 研究(82401)
- 基金(76442)
- 家(65673)
- 国家(65127)
- 科学基金(57055)
- 社会(52277)
- 社会科(49515)
- 社会科学(49503)
- 省(43692)
- 基金项目(40104)
- 教育(39162)
- 划(36068)
- 自然(35629)
- 编号(35400)
- 自然科(34800)
- 自然科学(34794)
- 自然科学基金(34127)
- 资助(30275)
- 成果(28593)
- 重点(24733)
- 课题(24498)
- 发(23750)
- 创(23135)
- 部(23131)
- 项目编号(22006)
- 创新(21577)
- 国家社会(21219)
- 性(21127)
共检索到237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曦辉 陈温都苏
公司治理作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保证。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下的公司治理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关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问题,强调从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出发,通过激励与监督约束委托人行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治理模式始终不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甚至对一系列的公司丑闻无能为力,时不时把公司治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文章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下公司治理存在的困境进行了理论阐释,基于经济学域观范式,从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个维度对公司治理内涵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丽
文章基于域观范式,从构建境外财务信息共享系统、境外财务文化兼容系统、境外制度适配系统出发,运用境外子公司治理机制以纠正经济理性偏差;运用价值文化形成机制以形成境外企业价值文化;运用制度与运行机制以完善境外财务共享相关制度。域观范式下境外财务共享系统的实践逻辑包括境外财务信息与境内财务信息之间共享、上下游企业与境外子公司之间信息共享、员工之间信息共享,提升境外财务人员能力、增加境外财务人员驻派意愿、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学刚 邝文俊 薛贵
会计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认知神经科学及其研究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神经会计学的产生。神经会计学是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研究工具及其创新的数据源,从大脑功能与神经机制上揭示会计现象与会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因,并最终形成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神经会计学的基本特征有:行为主体由经济人假设转向社会人假设;理论基础由经济学扩展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视角由经济机制扩展到认知和脑神经机制;研究重心由会计经济后果向会计信息与会计行为本身回溯;会计实践由强调外在动机转向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并重。神经会计学研究的四种基本范式是直接引证认知神经科学结论及其证据的研究范式、固定环境下的神经实验范式、情景模拟下的神经实验范式和神经实验与行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会计信息呈报内容与方式及其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社会责任及会计诚信等亲社会行为研究将是可预见的神经会计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学刚 邝文俊 薛贵
会计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认知神经科学及其研究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神经会计学的产生。神经会计学是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研究工具及其创新的数据源,从大脑功能与神经机制上揭示会计现象与会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因,并最终形成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神经会计学的基本特征有:行为主体由经济人假设转向社会人假设;理论基础由经济学扩展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视角由经济机制扩展到认知和脑神经机制;研究重心由会计经济后果向会计信息与会计行为本身回溯;会计实践由强调外在动机转向内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侯雪言 胡雨璐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持续深化,公共文化云服务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模式,承担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但当前我国公共文化云服务基本处于以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为中心的工具理性阶段,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云服务效能的进一步发挥。文章基于数字治理理论解释框架,从“功能—结构—价值”三重向度出发,建构了涵盖数字化治理价值、数字化结构关系、数字化治理机制、数字化文化供给和数字化文化场景在内的公共文化云服务框架体系,针对公共文化云服务的现有问题,提出加强数字治理的价值引领、重构数字化结构关系、完善数字化治理机制、提升数字化供给能力和创设数字化文化场景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公共文化云服务 数字治理 数字化转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菊玲 栗洪武
根据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结构,教师教育范式结构包含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层面。教师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范式不只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范式,而且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范式。教师教育共同体知识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根本原因。以独白为特征的科学知识观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只有在对话知识观基础上,教师教育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与合作,形成拥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研究方法的交往共同体,建立起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才能够克服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所导致的危机。
关键词:
教师教育范式 知识观 范式理论 共同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浮婷 王欣
平台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行为异化行为的频频发生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呈现出治理主体缺位、治理资源分散与治理手段滞后等碎片化局面,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亟需迈向治理共同体思维。本文系统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的理论脉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体是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理论的延续与引申,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治理主体所形成的治理共同体组织运行目标与运行机制的合意性与合理性。更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形成的现实缘由,即宏观社会责任制度供给不足或严重缺失、中观层面的公民社会监督乏力以及微观组织层面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与"社会脱嵌";同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具有治理理念的社会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治理资源的开放性与治理边界的动态性等多重特征。在平台情景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实现过程在于基于分层分类的治理逻辑,推进异质性不同生态位成员的社会责任行为治理,形成主要生态位与扩展型生态位的协同共治的治理机制,最终实现将平台商业生态圈打造为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生态圈的共同治理目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碚
只要走出经济学的抽象假设王国,面对现实世界,经济学就不得不承认,人和企业的行为并非唯一地受经济理性(经济利益最大化)所驱动,还有价值倾向、文化习俗、制度制约等,都对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不同的个人和企业有可能选择不同的行为目标,或对不同目标确定不同的优先顺序;其决策行为既有理性自主,又有适应顺从,而且各自的心理偏好也不尽相同。关于企业同质的假定是一个在逻辑链上存在诸多间断点的经济学体系基石。粗略划分,现实中的企业至少可以有这样四种基本类型:自利企业、兼利企业、社会企业和极致企业。国有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域观群类,即企业大家庭中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特殊"域类"。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演化过程中,行为目标的确立是一个核心问题。市场竞争过程并非如微观范式承诺所想象的那种同质企业的自由竞争状态,而是异质企业的有效竞争状态。不同域类的企业群体,并非主观设想的制度安排结果,而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自然演化形成的企业生态结构,企业世界的域观现实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自利企业、兼利企业、社会企业和极致企业,在统一的市场竞争中都会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传统经济学的微观范式所承诺的"自利同质企业自由竞争"的世界已经演变为域观范式所承诺的"多域异质企业有效竞争"的新世界。
关键词:
域观范式 企业类型 国有企业 竞争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碚
既有"微观-宏观"范式下经济学理论难以充分解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原因在于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具有显著的域观特征。经济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域观现象,中国经济现代化十分突出地发挥了域观效应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以域观经济的思维,探索和创造各地区继续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可行道路。
关键词:
域观 范式 经济现代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章秀琴 邓小华
文章说明:随着理论前提的不同和经济现实的发展,贸易利益的内涵也会不同。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追求狭义的经济贸易利益,而未考虑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等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利益的影响;贸易和环境冲突范式下,南北国家因为各自不同的环境观和发展观而产生迥然不同的贸易利益观;通过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来协调贸易和环境间的冲突,方能使南北双方贸易利益的不平衡状态回归到双赢状态。进而提出,在贸易和环境协调前提下,用绿色贸易结构合理度和绿色收入贸易条件来衡量低碳经济环境下真实的贸易利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闫智勇
实践领域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认知误区影响其推广效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是基于开放性参照系的、系统化的典型工作过程和普适性工作过程交互耦联的课程开发范式,它具有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对偶性、多元学习目标的统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彰显性、学习过程与职业发展的融合性、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训练的交融性、师生专业化发展的共生性、心理素质发展与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性、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实质等多个层面的同一性等特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达
2018年以来,中美经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中美关系质变的背景下构建中美经济关系的"新范式",成为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关键。确立中美经济关系"新范式"的经济逻辑体现为三个"难以为继",即中美两国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失衡的总体格局难以为继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模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应当看到三个不变,即中美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属性没有变、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变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大国协调的必要性没有变。因此,在诸多领域的中美协调与合作仍将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石。确立中美经济关系"新范式"的宗旨在于以双边经贸利益的共生性和包容性对冲两国地缘政治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这一"新范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竞争合作、分歧管控以及深化融合。特朗普政府的"全政府"对华竞争战略、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对"新范式"的确立构成了挑战。对中国而言,尊重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经济逻辑、解决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的透明度与可预期性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张立新 杜挺
研究目的:从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范畴研究土地管理学的学科内涵、内容体系及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归纳法,文献统计法。研究结果:土地管理学是研究土地管理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学科,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侧重土地公共属性、社会属性问题研究。研究结论:目前,土地管理学研究框架已基本形成,围绕土地管理实践形成了一套知识体系和政策法律框架;在土地权籍理论方面基本形成雏形;未来研究在围绕实践需求基础上,土地管理基本理论研究应得到加强,并探索回归保障土地资源公共属性本质。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学 土地科学 研究范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丽琴 仇喜雪
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先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案例来看,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商业数据成为一种新生产要素,数据将成为我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从中观产业层面看,电子商务已成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代名词,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看,电子商务是指由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服务业以及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互联网设备制造共同组成的虚拟统一大市场,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德球 胡晴
数字经济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深度变革微观企业的发展环境与互动方式,极大地挑战了以委托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为两大支柱的传统公司治理研究,对新经济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探索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数字经济推动公司治理观念与公司治理模式创新的需求为导向,立足数字经济时代不断涌现的公司治理创新实践,在系统梳理经典研究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边界突破的逻辑与路径,遵循“技术赋能—数据驱动—治理重构”的逻辑思路,提炼归纳新经济下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从股东中心向企业家中心转变,聚焦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的创始人及业务团队,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及技术资本的长效价值。在此逻辑体系下,本文从大数据赋能资本市场治理、大数据驱动产品竞争市场治理和大数据重构控制权市场治理等维度深入分析新时代下公司治理研究的新机制和新路径,推动新型治理生态模式构建,并结合当今公司治理的实践前沿,从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视角拓展和思路启发。最后,本文在展望研究前景的同时也正视转型阶段下的现实困难和研究挑战,鼓励学者充分利用实践素材,开展扎根本土、实证分析与案例探索并存的高质量研究,拓展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决策新范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实现路径,积极应对数字经济下公司治理价值重塑与研究范式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公司治理 范式创新 实践前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