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2)
- 2023(11241)
- 2022(9345)
- 2021(8551)
- 2020(7156)
- 2019(15786)
- 2018(15340)
- 2017(30454)
- 2016(16372)
- 2015(18204)
- 2014(18111)
- 2013(17887)
- 2012(16691)
- 2011(15032)
- 2010(15651)
- 2009(15233)
- 2008(14482)
- 2007(13067)
- 2006(11942)
- 2005(11230)
- 学科
- 济(65284)
- 经济(65175)
- 管理(51666)
- 业(47140)
- 企(38997)
- 企业(38997)
- 融(28643)
- 金融(28640)
- 银(27545)
- 银行(27526)
- 中国(27053)
- 行(26675)
- 方法(24047)
- 制(23618)
- 财(22649)
- 数学(21242)
- 数学方法(21069)
- 农(18278)
- 地方(16588)
- 业经(15995)
- 体(15251)
- 务(13983)
- 财务(13951)
- 财务管理(13911)
- 企业财务(13315)
- 体制(13004)
- 贸(12549)
- 贸易(12533)
- 易(12291)
- 农业(11770)
- 机构
- 大学(232202)
- 学院(231798)
- 济(100886)
- 经济(98676)
- 管理(86109)
- 研究(78908)
- 理学(72622)
- 理学院(71813)
- 管理学(70894)
- 管理学院(70442)
- 中国(69992)
- 财(54870)
- 京(48621)
- 科学(42849)
- 财经(42107)
- 所(38852)
- 中心(38253)
- 经(37996)
- 江(35363)
- 研究所(34343)
- 经济学(32898)
- 农(32011)
- 财经大学(31379)
- 北京(31118)
- 经济学院(29751)
- 范(29167)
- 师范(28929)
- 院(28892)
- 州(28844)
- 业大(27957)
- 基金
- 项目(145238)
- 科学(115380)
- 研究(111551)
- 基金(106109)
- 家(90608)
- 国家(89860)
- 科学基金(76974)
- 社会(73521)
- 社会科(69829)
- 社会科学(69813)
- 省(55604)
- 基金项目(55387)
- 教育(50603)
- 划(46889)
- 编号(45610)
- 自然(45474)
- 自然科(44337)
- 自然科学(44328)
- 自然科学基金(43540)
- 资助(42481)
- 成果(39097)
- 制(33580)
- 部(33536)
- 重点(33307)
- 发(32372)
- 课题(31943)
- 国家社会(31091)
- 创(30681)
- 性(29927)
- 教育部(29293)
- 期刊
- 济(114840)
- 经济(114840)
- 研究(76456)
- 中国(48735)
- 融(42652)
- 金融(42652)
- 财(42632)
- 管理(33236)
- 农(30406)
- 学报(30289)
- 科学(29109)
- 大学(24370)
- 教育(23469)
- 学学(22958)
- 财经(21657)
- 农业(19549)
- 经济研究(18517)
- 经(18499)
- 业经(17941)
- 技术(17915)
- 问题(15483)
- 贸(13265)
- 理论(12966)
- 国际(12048)
- 实践(11567)
- 践(11567)
- 现代(10823)
- 商业(10512)
- 技术经济(10180)
- 世界(9970)
共检索到36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甚至涉嫌犯罪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施行更加有效的金融领域治理形式,确保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对西方一些国家所施行的金融监察制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合新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治理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就我国金融监察制度的建构和金融领域治理成效的提升,提出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
金融 监察 治理 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甚至涉嫌犯罪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施行更加有效的金融领域治理形式,确保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对西方一些国家所施行的金融监察制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合新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治理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就我国金融监察制度的建构和金融领域治理成效的提升,提出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
金融 监察 治理 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昊
金融科技是以数据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新金融发展模式,对重塑金融生态系统、激活经济活力有着重要作用。但金融科技的破坏式创新也在不断挑战传统金融监管固有逻辑,蕴含诸多风险。作为世界金融科技强国,美英两国对金融科技监管分别采取了限制性监管和试验型监管两种完全不同模式,且均取得了良好监管效果。对此,本文借鉴美英两国的金融科技监管优势,分别从理论革新、监管范式变革和监管主体创新三个维度提出了构建与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的具体策略,即丰富金融科技理论建设,构建完善的金融科技监管法律体系;加速金融科技监管范式变革;充分利用好社会监管资源,构建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政府监管 科技治理 监管沙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农地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它不但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农地金融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及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我国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制度 农地金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光
2008年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表现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呈现出由独立机构向政府参与的变革趋势。独立机构监管模式源于行政机构独立的理念,有利于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做出监管决策、保证金融政策连续性以实现长期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集体失败"、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监管俘虏"现象和"公众关注"等问题。世界主要国家注重政府参与机制表现为深化政府参与程度、拓宽政府参与范围、监管权力多样化及机构整合。该机制面对的风险包括择机决策、公众反对意见及游说影响等,但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福祉,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应予提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独立机构 政府参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领域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例如新型金融形式不断出现、非公有制金融机构大量增多以及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等等。但是,与之相伴的违法、违规以及金融犯罪现象也在不断增多,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对金融领域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监察制度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一些国家在金融治理领域引入了"监察"理念,建立了以强化行业监督、稳定金融秩序和维护民众合法权益为主要目标的金融监察机构,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成效,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文章围绕新时期
关键词:
金融 行业 监察制度 构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兰
世界银行将民间金融界定义为未被中央银行、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动。换言之,主要指那些游离于正规经济领域之外的金融组织或行为。因此,对于在一国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却很可能遭遇严厉管制而愈发趋向地下化发展的民间金融而言,适宜的规制路径选择将有助于其摆脱"污名化"的标签,并能有效凸显其助益于一国经济尤其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兰
世界银行将民间金融界定义为未被中央银行、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动。换言之,主要指那些游离于正规经济领域之外的金融组织或行为。因此,对于在一国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却很可能遭遇严厉管制而愈发趋向地下化发展的民间金融而言,适宜的规制路径选择将有助于其摆脱"污名化"的标签,并能有效凸显其助益于一国经济尤其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嘉
引入民事责任制度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信用评级监管规则改革中最主要的创新之一。构建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有助于充分发挥私人执法与公共执法的互补功能,有助于弥补声誉机制约束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准确性。从部分国家制度变迁的情况看,美国立法对信用评级机构引入民事责任所产生的法律约束效力尚有待实践来验证;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与欧盟各成员国国内法的衔接关系有待理顺;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司法判例为信用评级机构承担民事责任奠定了法律基础。随着国际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即将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在推动债券市场开放进程中有必要考虑借鉴欧美澳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构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在制度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公共执法和私人监督的互补作用,使后者成为前者的自然补充;要以中国资本市场或投资者是否遭受损失为标准,不设立域外效力限制;要适度限制信用评级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实现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与激励之间有所平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单娟
专利权被认为是最具有领土性的权利,长期以来,专利保护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均未突破专利权的地域性。随着专利跨国保护重要性与专利权地域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美国专利权人的游说下,美国国会不断修订专利法,赋予部分规则域外效力以规制境外组装、境外制造等境外行为;同时,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规则的界限和范围表现出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这些规则的实践进一步实现了美国专利权人维权与竞争的双重功能,起到促进美国专利创新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中国处于从专利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特殊时期,立法上应未雨绸缪确立适度的符合中国现实的专利权保护域外规则,同时应注意积极调动私人能动作用和发挥法院的积极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玉镏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已趋向混业经营 ,其金融监管制度也同样随着混业经营发生变化 ,本文在介绍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 ,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适应这种方向的金融监管体制目标是混业经营、分类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建平 白宇昕
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在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与实践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本文系统回顾了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的ESG信息披露制度的历史进程,并对三者的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内容、对象和可靠性进行了评述。针对我国ESG披露存在的强制性要求低、缺乏规范的披露标准和配套的服务体系等问题,从建立强制性披露制度、保证信息可比性和增强披露可靠性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ESG 信息披露 可持续发展 强制性要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猛
从金融属性与法律性质两方面分析,商业预付卡虽与有价证券、期权、期货有诸多共同特性,但彼此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不可简单等同对待,应以商业预付卡独特的金融法律属性为前提进行专门性立法。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学习北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先进管理经验,透析我国商业预付卡金融监管现实难题,最后以保障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与现有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游
英国监管沙盒制度通过主动、适当地放宽相关监管规定,减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规则障碍,鼓励更多的社会创新方案投入并应用,最终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和防范管控风险的双重目的。通过借鉴英国监管沙盒制度,推动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监管沙盒 金融科技 消费者保护 监管科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波 黄骜
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各国(地区)达成国际监管合作的共识,然而域外监管中监管失衡和重复监管所造成的困局与矛盾导致监管合作停滞不前。因此,"替代合规"制度的出现为域外金融监管合作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以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域外监管规则的可比性认定为研究对象,探究"替代合规"制度的适用理论;通过着重对于香港金融监管规则的可比性认定意见的分析,探讨"替代合规"制度作为域外金融监管新方式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旨在为今后我国域外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域外监管 替代合规 可比性认定 场外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