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9)
2023(8107)
2022(6832)
2021(6259)
2020(5075)
2019(11621)
2018(11197)
2017(21436)
2016(11726)
2015(12540)
2014(12050)
2013(11818)
2012(10781)
2011(9580)
2010(9336)
2009(8385)
2008(7979)
2007(6662)
2006(5854)
2005(4797)
作者
(34043)
(28451)
(28267)
(26466)
(18029)
(13986)
(12657)
(11100)
(10860)
(9801)
(9661)
(9544)
(9217)
(9063)
(8729)
(8480)
(8444)
(8432)
(8368)
(7942)
(7195)
(6730)
(6617)
(6513)
(6511)
(6267)
(6133)
(6071)
(5954)
(5636)
学科
(46888)
经济(46838)
管理(28460)
(25913)
方法(18880)
(18293)
企业(18293)
数学(16145)
数学方法(16040)
地方(14568)
中国(14061)
(13922)
业经(10165)
农业(10138)
(9215)
(8895)
环境(8691)
(8511)
贸易(8509)
(8136)
城市(7812)
(6326)
技术(6310)
理论(6304)
地方经济(6013)
产业(5865)
(5823)
(5768)
城市经济(5752)
(5374)
机构
学院(157515)
大学(155790)
管理(60184)
(59795)
经济(58433)
研究(54146)
理学(52731)
理学院(51955)
管理学(51054)
管理学院(50748)
中国(38950)
科学(37306)
(35595)
(32587)
业大(28598)
(26798)
农业(25969)
中心(25387)
研究所(24963)
(24357)
(22815)
(22747)
师范(22481)
北京(22351)
财经(20273)
(20183)
(18684)
师范大学(18511)
(18494)
农业大学(18117)
基金
项目(117151)
科学(91597)
基金(85333)
研究(78660)
(76906)
国家(76240)
科学基金(65257)
社会(51905)
社会科(49227)
社会科学(49213)
基金项目(47930)
(46178)
自然(44550)
自然科(43473)
自然科学(43457)
自然科学基金(42656)
(39819)
教育(34112)
资助(33130)
编号(29714)
(26553)
重点(26071)
(24220)
(23831)
计划(23501)
科研(22732)
创新(22659)
国家社会(21667)
成果(20857)
课题(20613)
期刊
(63550)
经济(63550)
研究(40566)
学报(29567)
(28338)
中国(27215)
科学(27125)
大学(21406)
学学(20475)
农业(19285)
管理(17423)
(16902)
业经(12034)
问题(10574)
资源(10536)
技术(10465)
(10391)
金融(10391)
(10273)
教育(10096)
经济研究(9899)
(8949)
城市(8910)
(8794)
财经(8556)
(8552)
业大(8271)
科技(8159)
商业(7635)
(7380)
共检索到21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新  刘欣欣  杨春志  吕国玮  侯雪  
通过350余份调查问卷,利用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从游客旅游目的地、游客交通方式及其线路选择、旅游次数、旅游范围、旅游停留时间、客流量等方面,分析了高速铁路影响下南京市旅游客流现状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增加了游客出游时交通方式及其线路的选择,扩大了旅游范围,增加了游客旅游次数,减少了部分游客的旅游停留时间,并不必然带来旅游客流量的增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英杰  吴小根  刘泽华  
近年来,新兴的高速铁路交通对我国居民的出游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449份问卷调查资料,研究高铁开通后南京城市居民的出游行为变化及其对高铁旅游响应的群体性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对城市居民的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距离、出游地点、出游频率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对高铁旅游响应程度的差异,可将受访者划分为高铁旅游积极者、中立者和消极者3个群体,南京城市居民对高铁旅游的响应程度总体偏向积极;(3)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文化程度、职业和月收入是影响人们对高铁旅游响应程度的主要因素,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群体,是高铁旅游首先要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兴夏  王琳佳  唐德才  
气候条件不仅对旅游气象资源的空间分布有影响,还会影响着旅客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文章利用南京近30多年基本气候资料,对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进行分级赋值,通过综合气候舒适度模型来评估南京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南京入境旅客流量的年内变化,划分旅游的旺季与淡季。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06~2012年间气候舒适度与入境旅客月指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气候舒适度与平均入境旅客月指数的绝对关联度为0.6808,这说明气候舒适度指标与旅客流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婉玉  刘培学  张建新  魏瑞兵  
基于旅游引力模型的逆向推导及超制图学理论,通过南京客源城市游客量与百度指数,计算66个大中城市至南京的可达距离与吸引距离,通过原地图的变形形象地展现并分析客源市场的时空收敛及特征。结果表明,交通与通讯技术的"时空收敛"效应对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产生明显作用,旅游现象及网络搜索行为下所反映的人们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可达距离与吸引距离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收敛。由于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可获得性的趋同导致空间摩擦减弱,吸引距离收敛更为明显。时空收敛所带来的感知范围扩大,将使居民旅游和休闲出行大量增加。研究结果为旅游城市与客源城市的空间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为南京市旅游市场运营决策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艳  张子昂  胡小海  黄震方  吕龙  
基于微观尺度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对旅游流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旅游风景名胜区钟山作为微观尺度景区内部旅游流研究代表,从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网络视角入手,借用新浪微博平台,抓取相关微博大数据,结合时间分层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旅游区内部客流波动特征进行探索,并通过剥离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方式,对不同属性的游客进行节日与节事效应差异的研究。发现钟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游客均具有"M"型签到时间规律,但性别、地域属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签到周期波动差异。此外,节假日效应对不同属性游客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卞显红  黄震方  
会议展览旅游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单团规模较大、停留时间较长的专项旅游活动 ,也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高消费的专项旅游活动。本文以南京为例论述了发展会议展览旅游的条件 ,会议展览旅游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和意义 ,并针对会议展览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丹丹  王茜雅  张建新  赵宁曦  颜丙金  
基于南京"智慧旅游"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本文分析了"年度季节变化""节假日期间的日变化""时刻变化"不同时间尺度下闲暇日来宁游客的旅游流时间分布特征;引入引力模型和齐夫位序—规模法则,建立不同时间段内来宁城市客流引力位序,全面细化地探究了旅游流的时间特征。研究表明:①南京市年度旅游客流分为旅游旺季、淡季和平季,呈现"峰林结构";②节假日每日旅游客流分布均为单峰型结构,且客流量峰值均出现在假期的中间时段;③节假日实时旅游流量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每日客流峰值基本上出现在10:00-17:00;④以不同时间段的阻尼系数作为景区吸引力指标,发现闲暇日的长短影响景区吸引力;⑤南京旅游吸引力的客源市场省份等级结构符合齐夫位序—规模法则,是以江苏省为首位客源市场的首位型分布,且为单分形结构。本研究为南京旅游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的控制和疏散等方面提供了一定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旭  徐逸伦  钟宜根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三个层次来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南京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推广,文化产业衍生出新的产业,文化设施产生扩散,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最后给出了南京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苏彦  尹立杰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传统的旅游资源及其适宜性评价模型过度强调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已无法满足对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的需要。基于此,提出了适应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需要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指标突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开发的本质,包括旅游资源质量、社会和生态环境、配套设施和开发潜力四个方面。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中的和积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艳  陶卓民  
目前,国内有一些景区不经过分析自身资源状况以及进行市场调查就盲目跟风涨价,造成游客怨声一片,对景区旅游形象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旅游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以南京市旅游门票价格现状及存在形式为例,综合分析了目前旅游景区在制定门票价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京旅游门票价格制定的管理对策和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万绪才  
本文试图对我国旅游饭店网站评价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文章运用调查法,从旅游服务功能视角构建饭店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量化评分方法,并对南京市星级饭店网站进行实际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南京市星级饭店信息化水平不高,已建网站旅游服务功能总体上尚待完善,不同档次星级饭店网站旅游服务功能差异性较为明显,中低档饭店网站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现象更为突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文  丁蕾  吴晨  刘培学  张义杰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成为近年旅游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南京市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15-2017年的旅游流数据,研究南京市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方面,以"年"、"季节"、"月"、"周"、"日"五个时间尺度研究其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方面,从游客旅游路线偏好角度出发,并对最优路线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进而为指导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营销、线路设计等提供针对性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