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3)
2023(9383)
2022(8494)
2021(8029)
2020(6743)
2019(15941)
2018(16051)
2017(31834)
2016(17197)
2015(19417)
2014(19483)
2013(19348)
2012(17530)
2011(15520)
2010(15391)
2009(14007)
2008(13380)
2007(11509)
2006(9940)
2005(8463)
作者
(49561)
(40876)
(40598)
(38745)
(25982)
(19643)
(18487)
(16287)
(15620)
(14469)
(14065)
(13653)
(12921)
(12835)
(12667)
(12458)
(12248)
(12167)
(11590)
(11557)
(10191)
(9854)
(9834)
(9246)
(9181)
(9067)
(9012)
(8990)
(8226)
(8100)
学科
(70724)
经济(70652)
管理(48103)
(45872)
(38050)
企业(38050)
方法(36771)
数学(32391)
数学方法(31919)
(17144)
(16503)
中国(16297)
(16102)
地方(14620)
业经(14070)
农业(11871)
理论(11607)
(11460)
贸易(11453)
(11194)
(11101)
(10740)
财务(10677)
财务管理(10657)
环境(10550)
技术(10466)
(10079)
企业财务(10027)
(9326)
教育(9080)
机构
大学(242254)
学院(239916)
管理(99818)
(93537)
经济(91485)
理学(87623)
理学院(86678)
管理学(84994)
管理学院(84587)
研究(77557)
中国(55933)
(51760)
科学(50168)
(41011)
(38601)
业大(37446)
(37233)
研究所(35525)
中心(34987)
财经(33836)
(32736)
北京(32658)
(31003)
(30788)
师范(30739)
农业(29281)
(28468)
经济学(27219)
(27180)
财经大学(25304)
基金
项目(171211)
科学(134334)
基金(124698)
研究(123396)
(108546)
国家(107703)
科学基金(93003)
社会(76263)
社会科(72316)
社会科学(72296)
基金项目(66631)
(66481)
自然(62405)
自然科(60969)
自然科学(60958)
自然科学基金(59830)
教育(56307)
(56023)
资助(52639)
编号(50300)
成果(39999)
重点(37631)
(37389)
(35658)
(35090)
课题(34029)
科研(33074)
创新(32685)
教育部(31950)
大学(31865)
期刊
(96348)
经济(96348)
研究(68814)
中国(39493)
学报(38789)
科学(35627)
管理(35487)
(32848)
(29553)
大学(29032)
学学(27365)
教育(24943)
农业(23583)
技术(21345)
(16101)
金融(16101)
经济研究(15585)
业经(15370)
财经(15345)
图书(13804)
(12936)
理论(12690)
技术经济(12548)
问题(12446)
科技(12132)
统计(11897)
实践(11835)
(11835)
(11517)
情报(10934)
共检索到33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陶思宇  冯涛  
城际铁路是对现有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补充,城际铁路网的新建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诱增客流。深入分析了城际铁路网诱增客流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结合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诱增客流预测理论,对重力模型进行改进,运用改进重力模型和生长曲线法进行诱增客流预测,提出了基于城际铁路网的诱增客流预测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左广  李红昌  
网络经济是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构成的,且在不同的网络型基础产业中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如在铁路产业中密度经济就转型为密度经济和幅员经济。尽管人们对于网络型基础产业的网络经济概念界定不完全相同,很多文献在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及幅员经济等有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并不清楚甚至混用,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具有先导意义的。如一些西方学者研究了铁路的规模经济和密度经济,结果表明:铁路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密度经济的(如表1),且对个别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确实存在着幅员经济现象(如表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恒宇  汝宜红  孙膑  
以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省会城市铁路"客运能力矩阵"。该矩阵同时考虑了各省会城市之间客运列车开行数目及相应的运行速度等级,反映了各省会城市的客运铁路能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cinet软件,拓扑出了基于"客运能力矩阵"的全国省会城市普速铁路网络和高速铁路网络,并利用"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指标分别刻画各省会城市在两个铁路网络中的网络影响力及网络控制力。结果表明:北京、石家庄等4个城市在普速铁路网络中最具影响力;北京、上海、南京在高速铁路网络中最具影响力;北京、郑州等5个城市在普速铁路网络中最具网络控制力;北京、武汉在高速铁路网络中最具网络控制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业喜  郭卫东  毛炜圣  王晓静  冯兴华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闽新轴带高质量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列车时刻表数据,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达性方法对闽新轴带铁路网络密度与层级、可达性及一日交流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新轴带的网络密度由12.89%增长至29.94%,武汉、西安、南昌的规模分列前三;铁路网络区外联系密度与强度均显著提升,多层级铁路网络结构分别显示出城市群核心区扩张演化及其结构拓展细节,高层级网络结构与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吻合;闽新轴带城市可达性均获得较大提升,区域、省域及城市尺度间可达性提升差异明显;高铁网络的发展对中心城市的一日交流圈范围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分析了闽新轴带铁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甍娜  郭进利  
从我国高速铁路信息中提取610个站点以及3 058个列车的信息,基于L空间建立高速铁路加权网络。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网络为小世界网络。当节点度大于等于6时,网络呈现无标度特征。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网络的可靠性试验发现,对边或节点进行蓄意攻击比随机攻击破坏性更大。其中,只要对极少的最大度节点或最大介数节点进行攻击,就能造成网络全局效率的急剧下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阳明  
我国从1876年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73年,只修建了2.2万公里铁路,因受战争影响,实际能通车的铁路只有1.1万公里。这些铁路设备简陋,标准杂乱,运输能力很低,布局也偏于东北和京广线以东地区(见表1)一、建国以来铁路建设的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铁路建设。35年来新建了40多条干线和60余条支线,铁路营业里程已达5.2万公里,比解放前增长3万公里。对运输繁忙的既有干线进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宗明  刘敏  高兴民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高级形式,促进了城市圈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其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果;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高铁运营里程及运行班次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网密度的加大,使各地区旅游出行成本逐渐降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涛涛  赵磊  马木兰  
本文利用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定量分析了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高速铁路网逐步推进是否显著促进了地区旅游业发展;二是将交通可达性概念引入到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研究铁路客运提速后长三角各城市可达性变化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2007—2008年长三角高速铁路开通初期,并未对当地旅游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直到2009年,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才开始显现。(2)随着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的逐步建成,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影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来逢波   许冰   王彤彤  
高速交通已成为推动区域空间格局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基于山东省2010年、2015年与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数据以及城市层面数据,分析了山东省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对山东省区域交通整体可达性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会助力交通可达性的提升;省内区域经济联系总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山东省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总量的耦合度基本保持均衡发展状态,但省内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大部分城市交通可达性水平强于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高速铁路网络的带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不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斌  
中国铁路网融资建设的几个重要战略问题王志斌一、铁路网的总规模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在总结欧美现代化经验后深刻指出:“欧美富强之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径,治国之大本也”“故西人于陆,则铁道纵横...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覃成林  朱永磊  种照辉  
高速铁路通过提高城市可达性影响城市人口增长。1997-2011年,在铁路提速的影响下,城市可这性每提高1%,可引起城市人口增长0.67%。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将对城市化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城市人口向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高速铁路密集区域的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向城市群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城市群之间的人口增长速度具有差异性;包括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型城市在内的城市等级一规模结构将呈橄榄形发展;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将呈现出小城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巨型城市的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承良  许佳琪  郭庆宾  
中国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化和网络化发展阶段,从铁路网络视角透视中国城市体系的枢纽—网络结构研究成为热点和前沿。基于此,文章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多中心性模型,刻画了中国地级及以上铁路枢纽城市的中心性空间格局:①多中心性指标的宏观空间分布同构,均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东南—西北分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空间共轭。强度中心性与度中心性空间格局相似,紧密度和介数中心性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扩展态势。②综合中心性指标也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分异格局,中心向外围衰减的圈层结构难以打破,且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呈现同配和异配共存。③各中心性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从全局看紧密度中心性空间集聚最强,而度中心性最小;从局部来看,中心性以高高低低空间关联类型居多,空间集聚性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