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6)
2023(9338)
2022(8168)
2021(7515)
2020(6562)
2019(15275)
2018(15167)
2017(29159)
2016(16273)
2015(18570)
2014(19072)
2013(18736)
2012(17637)
2011(15878)
2010(16233)
2009(15121)
2008(15236)
2007(14104)
2006(12257)
2005(11137)
作者
(49363)
(41351)
(41198)
(39479)
(26111)
(19903)
(19037)
(16247)
(15480)
(14806)
(14044)
(13953)
(13301)
(13159)
(13136)
(12828)
(12761)
(12104)
(12089)
(12082)
(10319)
(10251)
(10242)
(9517)
(9432)
(9249)
(9231)
(9208)
(8571)
(8419)
学科
(64404)
经济(64333)
管理(40245)
(37696)
方法(31287)
(29449)
企业(29449)
数学(26908)
数学方法(26680)
(18382)
(18054)
(17171)
(17022)
贸易(17018)
中国(17013)
(16862)
银行(16823)
(16627)
(15855)
(15067)
地方(13401)
业经(12481)
(12359)
(12077)
金融(12069)
农业(11960)
理论(11213)
(10899)
制度(10890)
(10448)
机构
学院(233526)
大学(233515)
(92400)
经济(90162)
管理(85322)
研究(81339)
理学(72038)
理学院(71140)
管理学(69756)
管理学院(69317)
中国(66247)
科学(52152)
(50608)
(46218)
(45117)
(42705)
研究所(38911)
中心(38620)
(37632)
农业(36736)
业大(36468)
财经(35283)
(32382)
师范(31999)
北京(31979)
(31889)
(30092)
(29269)
经济学(28794)
(26359)
基金
项目(152130)
科学(117716)
基金(108908)
研究(108695)
(96065)
国家(95291)
科学基金(79637)
社会(66917)
社会科(63351)
社会科学(63331)
(60456)
基金项目(58106)
自然(52025)
(50932)
自然科(50775)
自然科学(50757)
教育(50306)
自然科学基金(49846)
资助(45859)
编号(44487)
成果(36525)
重点(34628)
(33404)
(33326)
课题(31424)
(30616)
科研(29712)
计划(28721)
创新(28690)
大学(28067)
期刊
(102314)
经济(102314)
研究(68554)
中国(46323)
(41663)
学报(40815)
科学(35919)
(35232)
(30444)
金融(30444)
大学(29758)
学学(28116)
管理(27779)
农业(26572)
教育(24253)
技术(19462)
财经(17293)
业经(17091)
经济研究(16213)
(14752)
问题(14523)
(14508)
(13226)
(12140)
理论(11560)
统计(11263)
国际(11224)
技术经济(10998)
(10922)
商业(10762)
共检索到357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何明  
在我国城镇密集区城际铁路旅客出行与其他空间尺度距离的旅客出行具有差异,其出行者属性、出行目的、出行频率等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沪宁城际铁路旅客出行为分析对象,研究沿线主要车站的旅客出行特征和集散交通特征,并提出接驳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邓润飞  
随着区域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客运枢纽作为一种新型的枢纽类型,其功能定位、站址区位、周边土地利用等具有显著的特征。本文界定了城际铁路客运枢纽的内涵属性,从城市门户、交通服务、引导发展、城市节点方面分析了其系统功能;以枢纽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变迁为出发点,提出了城际铁路客运枢纽三个典型发展阶段及演变进程;最后,结合城际铁路客运枢纽发展趋势,对枢纽布局选址、功能定位和交通衔接设施配置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润飞  过秀成  
随着我国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迅速发展,轨道交通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城市群高强度、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对轨道交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本文从城市群客运出行空间特点出发,提出了城市群客运轨道交通体系功能层次,并对各层次轨道的服务功能、技术特征以及内外部衔接进行了探讨。以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并对城市群轨道交通的有序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巩建国  
在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综合客运枢纽是综合客运体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分析了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此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影响因素,剖析了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概念界定的问题及内涵,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释义,并从外部影响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的属性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立国  刘小兰  
选取中国22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1990年、2000年的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2年遥感影像图,在ArcGIS9.3软件中提取城区外围轮廓,运用紧凑度、分维数和形状指数等指标测度铁路枢纽城市空间形态,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铁路枢纽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铁路枢纽城市空间形态逐渐趋向紧凑,形状逐渐趋向方形和圆形;从各要素来看,铁路枢纽城市空间的紧凑度、分维值的差异越来越小;相对于矿业城市,铁路枢纽城市空间整体趋于分散,紧凑度相对较高;从规模来看,规模小的铁路枢纽城市紧凑度较高,形状趋于简单,规模大的紧凑度较低,形状趋于复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洋  罗正军  
文章针对灾害气候中各重要交通枢纽有大面积人群滞留的情况,采用贝叶斯网络和影响图作为建模工具,研究和设计了滞留旅客转移决策过程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滞留旅客在各个交通枢纽的分布和转移规律,进而为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建议建立了理论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维忠  黄金川  闫梅  张进英  
本文基于北京市大样本航空旅客问卷调查,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序数逻辑回归模型对398份普通旅客问卷和3942份航空旅客问卷定量分析发现:北京地区的旅客出行具有"近谷远峰"的空间性,其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具有"航进陆退"的发展趋势和"近汽远飞"的空间特征;基于票价、时间、舒适和自由等4大因素,旅客按照供需结构相似决策机制,选择出行交通方式;年龄和性别对航空旅客出行的影响不显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对航空旅客的"时间价值"、"乘机比例"和"乘机频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月收入水平影响最大;公商务旅客主要选择飞机和动车出行,度假旅游者主要选择动车和飞机出行,探亲访友者主要选择长途汽车和自驾车出行,学生主要选择火车和长途汽车出行。基于时间价值和效用函数,采用logit模型计算出北京新机场对北京市航空旅客的分担率为41.2%。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原雅丽  杨小宝  李虹慧  四兵锋  
以城市群内旅客城际出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潜变量、城市群属性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京津冀旅客城市群内部城际出行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突发事件下考虑心理潜变量的综合选择(integrated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ICL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便捷性和乘车体验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对居民城际出行行为的拟合优度更高;城市群属性方面,起讫点城市类型、出行距离和起讫点间铁路车次数量对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突发事件方面,雾霾天气下选择铁路出行的概率提高25.69%,雨天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提高31.63%,雪天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相对降低,发生阻断事件时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升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群内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为突发事件下城际出行需求的差异化出行诱导和需求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姜帆  
城市大型客运交通枢纽是解决城市内各种交通方式间换乘组织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如何确定其合理的建设规模是规划、设计部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客运交通枢纽修建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其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马超  杨洁  李星  龚小林  
文章界定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转换特性,探讨集约一体化的交通衔接设施共享形式,建立交通衔接设施配置的主要指标及相应的规模需求匡算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瑞芬  吴群琪  彭志敏  李敏  
本文为构建旅客出行成本测度模型,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研究旅客出行成本的成本构成并进行成本测度。将出行成本分为直接购票费用、其他相关费用、时间成本、生理成本和心理成本五个方面。从疲劳恢复时间的角度量化了旅客出行的生理成本,从时间可靠性、运输方式安全性等角度量化了旅客出行的心理成本,最终形成旅客出行成本测度函数。对出行成本进行测度有利于从经济学角度更明确的梳理出行行为的经济性,从而为掌握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规律、优化综合运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对制定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骆嘉琪  匡海波  杨月  刘龙方  
近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俨然成为交通运输业的大方向,长距离、快速度和短时间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共同秉持的发展意识,这在给高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航企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旅客出行也面临多种选择。本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旅客出行的视角对高铁和民航竞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全年安全事故率、票价波动程度、区域人口总数等30个指标高铁民航竞争因素评价体系,通过云模型将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权衡和比较,得出高铁行业和民航行业的最终云模型,进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客情形下两者的竞争能力,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景鹏  隽志才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影响都市圈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意向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行者对普通列车、动车组、高铁和长途汽车这四种城际出行方式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行为态度差异最为显著;各种计划行为理论变量对城际间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具有普遍性;人口统计特征在不同路径上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各种出行方式下年龄在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中都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褚衍昌   艾艳博  
智慧机场背景下,提高旅客在乘机过程中的体验感,成为现代化机场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以区域枢纽机场为例,采用网络平台识别机场旅客出行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综合考虑旅客满意度和愉悦度构建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出行体验模型。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变量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乘机环境、值机安检、延误补救、购物饮食对感知质量有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和愉悦度有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存在中介作用。所以,可以通过优化乘机环境和值机安检流程、提供有效的延误补救措施及丰富的购物饮食选择显著提高旅客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进而提升旅客整体出行体验。基于此,应提升机场服务感知价值、完善机场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健全航班延误补救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晨伊   侯若依   程程   李红昌  
绿色高铁具有快捷、环保、安全、舒适等诸多优点,不仅体现当代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强了乘客的幸福感。本文以绿色高铁出行幸福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京张高铁旅客的出行幸福感进行研究,构建了由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构成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乘客乘坐高铁时对绿色高铁的情绪反应以及对绿色高铁车站和车厢设施的认知水平会综合影响消费者的幸福感水平,实证研究发现:顺利程度、乘坐心情、能耗设备智能管控等因素对出行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绿色高铁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绿色高铁换乘流程、提升旅客在高铁乘坐过程中的综合体验质量、针对不同群体的诉求改进服务等,以更好地提升旅客的出行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