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9)
- 2023(11683)
- 2022(9876)
- 2021(9242)
- 2020(7900)
- 2019(18354)
- 2018(18151)
- 2017(34806)
- 2016(18697)
- 2015(21289)
- 2014(21321)
- 2013(21094)
- 2012(19157)
- 2011(17232)
- 2010(17033)
- 2009(15670)
- 2008(15410)
- 2007(13845)
- 2006(11653)
- 2005(9765)
- 学科
- 济(80472)
- 经济(80391)
- 业(51758)
- 管理(48865)
- 方法(38943)
- 企(38495)
- 企业(38495)
- 数学(35297)
- 数学方法(34864)
- 农(32356)
- 农业(21393)
- 财(20040)
- 中国(19627)
- 地方(18574)
- 业经(18549)
- 学(16196)
- 贸(14299)
- 贸易(14293)
- 制(13935)
- 易(13879)
- 务(12350)
- 财务(12308)
- 财务管理(12277)
- 企业财务(11635)
- 发(11490)
- 环境(11393)
- 和(11002)
- 银(10795)
- 银行(10767)
- 融(10489)
- 机构
- 学院(266873)
- 大学(263719)
- 济(108104)
- 经济(105811)
- 管理(104548)
- 理学(91096)
- 理学院(90098)
- 管理学(88375)
- 管理学院(87879)
- 研究(86514)
- 中国(64895)
- 科学(55105)
- 京(53593)
- 农(51238)
- 财(47916)
- 所(43043)
- 业大(43024)
- 中心(42366)
- 研究所(39569)
- 江(39503)
- 农业(39289)
- 财经(38879)
- 经(35315)
- 范(34749)
- 师范(34381)
- 经济学(33196)
- 北京(32663)
- 州(31316)
- 院(31248)
- 经济学院(30277)
- 基金
- 项目(187579)
- 科学(147894)
- 基金(137073)
- 研究(134092)
- 家(120250)
- 国家(119261)
- 科学基金(102401)
- 社会(85549)
- 社会科(80942)
- 社会科学(80922)
- 省(74369)
- 基金项目(73614)
- 自然(67493)
- 自然科(65864)
- 自然科学(65845)
- 自然科学基金(64621)
- 划(62427)
- 教育(61230)
- 资助(55405)
- 编号(54604)
- 成果(42613)
- 重点(42505)
- 部(41243)
- 发(41040)
- 创(38701)
- 科研(36920)
- 课题(36874)
- 创新(36257)
- 国家社会(35522)
- 教育部(34985)
- 期刊
- 济(115462)
- 经济(115462)
- 研究(69742)
- 农(50461)
- 中国(46094)
- 学报(43116)
- 科学(40397)
- 财(37126)
- 管理(33535)
- 农业(33453)
- 大学(32824)
- 学学(31488)
- 技术(23008)
- 业经(22522)
- 融(22163)
- 金融(22163)
- 教育(21668)
- 财经(18260)
- 经济研究(17320)
- 问题(16241)
- 业(15799)
- 经(15595)
- 版(14511)
- 资源(13689)
- 统计(13454)
- 技术经济(12892)
- 策(12084)
- 理论(12019)
- 科技(11847)
- 商业(11846)
共检索到373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章乐 郑循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村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尤其在城镇近郊,由空心村导致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扎实推进城镇近郊区空心村整治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成都市郊区空心村的现状和形成机理,以期为城镇近郊空心村的治理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村庄 近郊区 空心村 成都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章乐 郑循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村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尤其在城镇近郊,由空心村导致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扎实推进城镇近郊区空心村整治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成都市郊区空心村的现状和形成机理,以期为城镇近郊空心村的治理提出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农户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通过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蓓蕾 王茂军
旅游型乡村宅院功能转变是乡村功能转型的显性表达,探究宅院功能转变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实现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北京市怀柔区莲花池村为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GIS空间分析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莲花池村2000—2020年149处宅院功能演化的具体过程,剖析了工商资本下乡背景下,此类乡村宅院功能转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宅院功能演化在居住功能与旅游生产功能之间具有往复性,旅游业态类型从多元走向极化;(2)宅院功能的空间分异,是资本实力和经营方式差异的空间投影,区位优劣对于不同经营业态而言具有相对性;(3)宅院功能变迁伴随着使用主体置换,外来者对于推动宅院功能升级作用显著;(4)政府政策和内、外资本对宅院功能转变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的主次、强弱、显隐差异。莲花池村宅院功能转变历经村外资本和政府双轮驱动、政府调控主导、政府管控和村内与村外资本竞争并行的3个阶段,农户从响应到顺应,最后退出经营。
关键词:
旅游型乡村 宅院功能 资本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春霞
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大城市近郊区的小城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作为联系城乡的纽带,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以上海市"一城九镇"的规划建设经验为参照,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寻求一种适合自身特色的重庆市近郊区小城镇开发建设模式。
关键词:
城乡统筹 重庆市 小城镇 规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瓴
成都市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有三种类型:一是征地方式;二是土地出租方式;三是土地资源就地集中开发方式。成都市城区周边不同圈层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差异对农民集中居住类型的选择有着深刻地影响;而农民与土地资源之间依赖程度和土地资源本身产生收益的方式及水平决定了农民对“集中居住”的支持度。
关键词:
成都 农民 城镇 集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岚 郑循刚 谢艳 李何超 吴玺
[目的]空心村演变为不良现象,阻碍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分析空心村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寻求解决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的有效办法,文章开展了空心村综合整治评价。[方法]基于城镇近郊区空心村建设用地整治实地调研,以冉义镇11个村庄为研究区域,分析整治前后数据,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各村庄整治前后效果,包括土地利用效果评价与节约集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整治效果区域,并研究其差异。[结果]经过整治,冉义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由粗放(25.08)提高到中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宗亮 乔子源 黄紫欣 陈欣 孔庆鹏 李俊毅 梁俊杰
引入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形成的TAM-TPB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解释城镇近郊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而形成增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形成,取决于技术操作是否复杂、是否存在风险。在一定的舆论环境、示范效应和监督机制下,农户支持秸秆还田、降低器械使用度、主动处理农业垃圾和减少翻耕次数,但对使用绿色农药、有机化肥持保留态度。建议从创造环境条件、提供示范效应、完善监管机制、组织农业培训四方面增强城镇近郊农户的低碳利用耕地意识,逐步消除城镇近郊地区的潜在“碳环境隐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宗亮 乔子源 黄紫欣 陈欣 孔庆鹏 李俊毅 梁俊杰
引入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形成的TAM-TPB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解释城镇近郊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而形成增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形成,取决于技术操作是否复杂、是否存在风险。在一定的舆论环境、示范效应和监督机制下,农户支持秸秆还田、降低器械使用度、主动处理农业垃圾和减少翻耕次数,但对使用绿色农药、有机化肥持保留态度。建议从创造环境条件、提供示范效应、完善监管机制、组织农业培训四方面增强城镇近郊农户的低碳利用耕地意识,逐步消除城镇近郊地区的潜在“碳环境隐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百慧 王红扬 冯建喜
随着苏南地区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资本正悄然进入乡村开发领域,资本本身的循环积累主导了乡村转型过程。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循环的规律,为苏南大都市近郊乡村转型构建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透视其乡村变迁过程,发现其演化大致经历了哈维所认为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资本初级循环、资本次级循环、资本第三级循环。资本初级循环表现在资本投入在产业间从农业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资本次级循环表现在资本从产业领域向空间的转移,资本第三级循环表现为资本向社会领域的转移,不同的阶段江宁区乡村聚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
哈维 资本 三级循环 乡村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国军,彭艳坤
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利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DEA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得出在所研究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相等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舒平 李和勇
基于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与背景,提出以城乡要素流动为核心的乡村适老化再生模式。明确环京津近郊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适老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法,确定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的主体指标和扩展指标,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乡村进行评价,提出自然型、人文型、设施型适老化乡村三种具有适老化再生潜力的乡村类型。并进一步对环京津近郊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了三种类型适老化乡村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
环京津近郊区 乡村适老化再生 潜力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升
农村社区化进程包含由空间转型向文化转型的双重过程,由此促使农村由传统村落治理模式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从北京近郊区的实地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村社区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尽管空间转型影响了传统村落文化,但农民的日常生活依然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文化转型产生出"文化堕距","村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农民的终结"。然而,特大城市的土地价值内嵌于农村社区化的空间转型,极大地促使了农民原初的生存理性转变,这可能使得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农民市民化进程呈现特殊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舒平 李和勇
基于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与背景,提出以城乡要素流动为核心的乡村适老化再生模式。明确环京津近郊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适老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法,确定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的主体指标和扩展指标,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乡村进行评价,提出自然型、人文型、设施型适老化乡村三种具有适老化再生潜力的乡村类型。并进一步对环京津近郊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了三种类型适老化乡村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
环京津近郊区 乡村适老化再生 潜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郊区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博弈——北京郊区重点镇住宅建设调研与分析
提升中心城市郊区综合竞争力初探——关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综合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计量分析———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
城市近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的进展与问题——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大城市郊区“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分析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及其生态效应评价——以太原市城区及近郊区为例
GIS支持的成都市县域城镇影响腹地的动态分析
城市近郊区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耕地多功能价值视角下的多群组对比分析
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
成都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