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3)
- 2023(12975)
- 2022(10926)
- 2021(10172)
- 2020(8674)
- 2019(20036)
- 2018(20034)
- 2017(39219)
- 2016(21257)
- 2015(24016)
- 2014(24131)
- 2013(23930)
- 2012(21790)
- 2011(19810)
- 2010(19650)
- 2009(17834)
- 2008(17373)
- 2007(15733)
- 2006(13594)
- 2005(11828)
- 学科
- 济(90599)
- 经济(90513)
- 业(63154)
- 管理(56263)
- 农(48324)
- 企(41616)
- 企业(41616)
- 方法(41205)
- 数学(37157)
- 数学方法(36703)
- 农业(31756)
- 业经(21877)
- 中国(21840)
- 财(21543)
- 学(19532)
- 地方(18303)
- 环境(16732)
- 制(16674)
- 贸(15822)
- 贸易(15818)
- 易(15396)
- 发(14248)
- 和(12956)
- 务(12939)
- 财务(12897)
- 财务管理(12863)
- 银(12669)
- 银行(12634)
- 技术(12384)
- 企业财务(12184)
- 机构
- 学院(303258)
- 大学(298692)
- 济(124210)
- 经济(121648)
- 管理(118688)
- 理学(103202)
- 理学院(102120)
- 管理学(100228)
- 研究(100178)
- 管理学院(99690)
- 中国(77415)
- 农(71935)
- 科学(64555)
- 京(61821)
- 农业(55765)
- 业大(53802)
- 财(53619)
- 所(51220)
- 中心(49534)
- 研究所(46904)
- 江(46309)
- 财经(43369)
- 经(39540)
- 范(38960)
- 师范(38541)
- 北京(37585)
- 经济学(37302)
- 州(36003)
- 院(35541)
- 农业大学(34725)
- 基金
- 项目(211340)
- 科学(166476)
- 基金(154385)
- 研究(151328)
- 家(136070)
- 国家(134953)
- 科学基金(115429)
- 社会(95864)
- 社会科(90559)
- 社会科学(90533)
- 省(84158)
- 基金项目(82848)
- 自然(76219)
- 自然科(74367)
- 自然科学(74345)
- 自然科学基金(72975)
- 划(70335)
- 教育(68182)
- 编号(62257)
- 资助(62064)
- 成果(48196)
- 重点(47823)
- 部(46764)
- 发(46530)
- 创(43607)
- 科研(41519)
- 课题(41316)
- 创新(40882)
- 国家社会(39930)
- 计划(39776)
- 期刊
- 济(134874)
- 经济(134874)
- 研究(79411)
- 农(72131)
- 中国(55955)
- 学报(50668)
- 农业(48779)
- 科学(47125)
- 财(40528)
- 大学(38250)
- 管理(36736)
- 学学(36654)
- 业经(28487)
- 融(27811)
- 金融(27811)
- 技术(25900)
- 教育(24410)
- 业(24201)
- 财经(20152)
- 问题(19780)
- 经济研究(18966)
- 经(17231)
- 版(16870)
- 资源(16757)
- 农村(15254)
- 村(15254)
- 统计(15134)
- 技术经济(15006)
- 农业经济(14614)
- 世界(14306)
共检索到433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宗亮 乔子源 黄紫欣 陈欣 孔庆鹏 李俊毅 梁俊杰
引入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形成的TAM-TPB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解释城镇近郊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而形成增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形成,取决于技术操作是否复杂、是否存在风险。在一定的舆论环境、示范效应和监督机制下,农户支持秸秆还田、降低器械使用度、主动处理农业垃圾和减少翻耕次数,但对使用绿色农药、有机化肥持保留态度。建议从创造环境条件、提供示范效应、完善监管机制、组织农业培训四方面增强城镇近郊农户的低碳利用耕地意识,逐步消除城镇近郊地区的潜在“碳环境隐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宗亮 乔子源 黄紫欣 陈欣 孔庆鹏 李俊毅 梁俊杰
引入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形成的TAM-TPB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解释城镇近郊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而形成增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形成,取决于技术操作是否复杂、是否存在风险。在一定的舆论环境、示范效应和监督机制下,农户支持秸秆还田、降低器械使用度、主动处理农业垃圾和减少翻耕次数,但对使用绿色农药、有机化肥持保留态度。建议从创造环境条件、提供示范效应、完善监管机制、组织农业培训四方面增强城镇近郊农户的低碳利用耕地意识,逐步消除城镇近郊地区的潜在“碳环境隐患”。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攀 韩振玲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形势。而农户是耕地利用的主体,其投入量及投入结构的变化对耕地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山东省农业劳动力特征、耕地利用现状、农户耕地投入结构及产出水平、农户耕地投入意愿4个方面,对55个县域,79个行政村,208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劳动力明显不足且质量低下,种植结构较单一、且耕地细碎化程度高,总体看耕地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农户的投入意愿与资金、国家奖励政策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农户 耕地利用结构 耕地投入 投入意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贵菊 齐振宏 刘哲 刘玉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不断涌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是缓解生态压力的前提基础。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AM-TPB),利用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稻虾共作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的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直接因素。(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户采纳意愿有直接影响,且以行为态度为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呈正向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有关部门集中宣讲稻虾共作技术的综合效益;建议农技部门给农户提供技术帮助;建议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户间交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影 蒲春玲 刘志有 闫志明 汪霖 黄晓东 胡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耕地经营单元为整个农户家庭,抛荒决策是全部家庭成员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留守劳动力的个人情况对于抛荒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河南省新蔡县部分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Logistic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数、耕地数量、健康状况、非农就业比及年龄五项指标对抛荒决策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农户健康状况及年龄因素对抛荒决策的影响作用呈现出阶段性和临界性的特征,较差的健康水平和62岁是正负作用的分水岭。基于此,提出了规范农户行为、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保障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萌 任立 甘臣林 陈银蓉
研究目的:基于耕地多功能价值的视角研究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绩效并诊断其障碍因子,以探索当前形势下城市近郊区农户"既不愿意种地,又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的深层原因。研究方法:在构建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绩效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入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展开绩效分析。研究结果:总体上,城市近郊区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绩效水平为"良好";多群组对比分析显示,男性绩效水平高于女性,青壮年绩效水平高于老年;补贴标准偏低和职业认同感差是制约土地投入行为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而满足就业和养老需求依然是耕地资源的核心价值功能。研究结论:耕地在农户认知层面发挥着"弱保障"功能,"存而不用"的保守心态在事实上导致家庭承包地处于闲置、撂荒状态,这便是当前形势下城市近郊区耕地资源低效利用的底层逻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昉
本文是在对上海近郊农村进行了一项调查之后进行的分析研究,文章指出了大都市近郊农村土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村土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博 应瑞瑶
本文以环太湖流域5个市(县)的216个分散农户为样本,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借助Bootstrap自助抽样法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农户的低碳生产行为。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交互影响农户的低碳生产意向,且低碳生产意向对农户的低碳生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对农户低碳生产研究的普适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金浪 张传 姚冠荣 刘陶红
为探究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借助代际社会学中的“社会代”理论构建了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代际差异分析框架,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微观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具体而言,代际差异每提升一个等级,农户耕地撂荒概率增加6.6%、撂荒程度增加2.3%;2)代际差异具有通过作用山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而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的机制,即山区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趋弱、生计策略非农转型趋强、经济作物种植趋减,导致其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变革农业经营体系,优化山区不同代际农户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山区耕地在农户代际间的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山区经济作物产业链,促进不同代际农户共同增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农户低保覆盖;(2)共同影响Ⅱ兼农户与非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地点;(3)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选择不同耕地流转方式的农户兼业行为特征,显然多于Ⅱ兼农户与非农户。研究结论:提高纯农户与Ⅰ兼农户文化素质,强化耕地流转认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及提高农户的低保覆盖率,对于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姜广辉 许月卿 谢志丹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障碍,为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和参与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很大比例的农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知之甚少,对基本农田位置不很清楚,对耕地、园地和苗圃等不加区分(。2)较多农民失去保护耕地的主动性(。3)兼业户倾向于粗放利用耕地而不轻易放弃;农业户不计环境代价追求高产出。研究结论: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占有和使用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成效。当前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很多,须尽快通过政策宣传、理念革新、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户 半结构访谈 北京郊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章乐 郑循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村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尤其在城镇近郊,由空心村导致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扎实推进城镇近郊区空心村整治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成都市郊区空心村的现状和形成机理,以期为城镇近郊空心村的治理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村庄 近郊区 空心村 成都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章乐 郑循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村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尤其在城镇近郊,由空心村导致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扎实推进城镇近郊区空心村整治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成都市郊区空心村的现状和形成机理,以期为城镇近郊空心村的治理提出思考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