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0)
- 2023(8995)
- 2022(7985)
- 2021(7444)
- 2020(6472)
- 2019(15033)
- 2018(14786)
- 2017(29236)
- 2016(16157)
- 2015(18056)
- 2014(18258)
- 2013(18013)
- 2012(16824)
- 2011(15277)
- 2010(15527)
- 2009(14470)
- 2008(14474)
- 2007(13469)
- 2006(11880)
- 2005(10600)
- 学科
- 济(65396)
- 经济(65323)
- 业(44884)
- 管理(42804)
- 企(32534)
- 企业(32534)
- 方法(30063)
- 数学(27129)
- 数学方法(26819)
- 农(23958)
- 财(18082)
- 中国(18074)
- 农业(16367)
- 地方(14576)
- 贸(13676)
- 贸易(13674)
- 易(13298)
- 业经(13279)
- 学(13034)
- 制(12544)
- 策(10798)
- 银(10503)
- 银行(10467)
- 务(10046)
- 财务(10022)
- 财务管理(9995)
- 行(9993)
- 环境(9628)
- 融(9522)
- 金融(9520)
- 机构
- 学院(230501)
- 大学(229078)
- 济(97290)
- 经济(95185)
- 管理(87617)
- 研究(79736)
- 理学(75073)
- 理学院(74207)
- 管理学(72925)
- 管理学院(72477)
- 中国(60411)
- 科学(48792)
- 京(47642)
- 财(45491)
- 农(44261)
- 所(41231)
- 中心(37583)
- 研究所(37286)
- 江(36672)
- 业大(35961)
- 财经(35209)
- 农业(34877)
- 经(31793)
- 范(30928)
- 师范(30644)
- 北京(29819)
- 经济学(29745)
- 州(28530)
- 院(28199)
- 经济学院(27016)
- 基金
- 项目(149821)
- 科学(117120)
- 研究(110357)
- 基金(107488)
- 家(93375)
- 国家(92530)
- 科学基金(78303)
- 社会(69109)
- 社会科(65486)
- 社会科学(65462)
- 省(59497)
- 基金项目(56698)
- 教育(51133)
- 划(49999)
- 自然(49830)
- 自然科(48620)
- 自然科学(48603)
- 自然科学基金(47775)
- 编号(46071)
- 资助(44410)
- 成果(38624)
- 重点(33811)
- 部(33550)
- 发(33324)
- 课题(32005)
- 创(30581)
- 科研(28748)
- 创新(28624)
- 教育部(28448)
- 性(28253)
共检索到34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90年代以后 ,中国的城镇贫困率呈现上升趋势 ,近期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原因是 :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 ;财政体系的不平等分配效应 ;住房市场改革所产生的不平等效应。因此 ,中国 2 1世纪的反贫困战略应当进行重新调整 ,除了收入贫困之外 ,应当更加关注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问题 ;同时 ,其反贫困政策应当是一个包括就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体系。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反贫困 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定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超 刘俊霞
本文收集了1979~2018年中央政府及相关部委发布的289个反贫困政策文件,从政策样本的数量与结构分布、政策类型与参与机构、阶段性任务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深入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贫困政策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①不同时期的贫困特征决定了不同阶段反贫困政策的数量和结构;②各阶段反贫困政策目标和措施始终与国家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③反贫困政策演进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反贫困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④参与制定和实施反贫困政策的部门不断增多,政策合力得到增强;⑤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始终围绕经济与社会双轨发展这一基本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中国反贫困工作40年历史演进特征,对未来反贫困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反贫困政策 演进 40年 量化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反贫困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楚亮 刘晓霞
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民族住房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族和少数民族住房状况的不同不仅在于住房面积的差异,也包括住房质量的差异。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汉族住房贫困率要低于少数民族,两者住房质量贫困率的差异要高于住房数量贫困率的差异。城乡、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口流动状况、少数民族聚居区等不同人群组的住房贫困率不同,与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因此,在关注少数民族的住房数量贫困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住房质量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反贫困政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贫困线 总量贫困 影响因素 转型时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贵凰 宋迎昌
随着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基于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研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依照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贫困监测、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及反贫困路径的拓展等多方面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贫困标准 反贫困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伟
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虽然从1986年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反贫困计划,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极为缓慢。面对政府日益增大的扶贫投资与下降缓慢的贫困人口数量两者并存的现状,不能不重新反思我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金成 孙宝臣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成效十分显著,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一大批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保证了温饱,走上了实现富裕奔小康之路。但仍有将近3000万人没有实现温饱,至今仍处在贫困状态之中。近几年来,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虽付出了极大努力,成效却不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反贫困应有新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朝明
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从西部城市贫困状况出发 ,选择西部城市反贫困的政策措施 :( 1)有效开发和保护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 ;( 2 )加快西部企业制度创新与“三线”企业改造的步伐 ;( 3)改善西部城市就业环境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4 )建立西部城市开发式扶贫的资金渠道 ;( 5 )调节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 ;( 6 )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素质 ;( 7)完善西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西部城市 反贫困 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