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3)
- 2023(7534)
- 2022(6319)
- 2021(5762)
- 2020(4602)
- 2019(10548)
- 2018(10187)
- 2017(19578)
- 2016(10505)
- 2015(11350)
- 2014(11582)
- 2013(11447)
- 2012(10859)
- 2011(9917)
- 2010(10177)
- 2009(9257)
- 2008(9128)
- 2007(8402)
- 2006(7706)
- 2005(7424)
- 学科
- 济(51595)
- 经济(51543)
- 业(28085)
- 管理(23403)
- 地方(20236)
- 中国(19941)
- 农(19141)
- 企(18699)
- 企业(18699)
- 农业(14082)
- 方法(13921)
- 业经(13519)
- 发(11464)
- 数学(10850)
- 地方经济(10829)
- 数学方法(10756)
- 财(10033)
- 制(9524)
- 融(9459)
- 金融(9457)
- 产业(9355)
- 银(9246)
- 银行(9232)
- 行(9080)
- 发展(8956)
- 学(8945)
- 展(8928)
- 贸(8080)
- 贸易(8070)
- 环境(7709)
- 机构
- 学院(149386)
- 大学(145511)
- 济(63385)
- 经济(61994)
- 研究(57697)
- 管理(51696)
- 中国(43968)
- 理学(43028)
- 理学院(42390)
- 管理学(41696)
- 管理学院(41390)
- 科学(34173)
- 京(32283)
- 所(29560)
- 财(29125)
- 研究所(26431)
- 农(26176)
- 中心(25624)
- 江(24838)
- 范(23748)
- 师范(23511)
- 财经(21916)
- 北京(21142)
- 院(20846)
- 州(20234)
- 业大(19945)
- 经济学(19801)
- 农业(19782)
- 经(19758)
- 省(18998)
- 基金
- 项目(93031)
- 科学(73314)
- 研究(72036)
- 基金(64812)
- 家(55752)
- 国家(55145)
- 社会(46622)
- 科学基金(46593)
- 社会科(44142)
- 社会科学(44137)
- 省(38545)
- 基金项目(33819)
- 教育(32109)
- 划(31439)
- 编号(29973)
- 发(27586)
- 自然(26665)
- 自然科(25982)
- 自然科学(25977)
- 资助(25742)
- 自然科学基金(25508)
- 成果(25319)
- 发展(22644)
- 展(22246)
- 课题(22186)
- 重点(21663)
- 部(19830)
- 创(19116)
- 国家社会(19022)
- 性(18277)
共检索到247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贺巧知 慈勤英
贫困成因分析主要有两个理论取向 :结构性和文化性。我国城镇贫困是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性贫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贫困者的境况若得不到改善 ,就可能向文化性贫困发展 ,影响的可能是几代人。反贫困政策应当立足长远 ,注重制定战略性的反贫困措施与方案 ,以防范“贫困文化”的产生。
关键词:
结构性贫困 文化性贫困 中年贫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茂林,程玉申
消除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难题。贫困人口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在城镇中也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容和贫困人口的特征及成因都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从我国消除贫困的重点一直放在农村地区,而对城镇贫困人口研究重视较少,但其数量却日益增长的事实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具体探讨了导致城镇贫困人口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并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划分判断提出了具体的测度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茂林,程玉申
消除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难题。贫困人口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在城镇中也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容和贫困人口的特征及成因都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从我国消除贫困的重点一直放在农村地区,而对城镇贫困人口研究重视较少,但其数量却日益增长的事实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具体探讨了导致城镇贫困人口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并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划分判断提出了具体的测度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志华 韩伟宏 金辉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山西贫困县面积大,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时期,如何推进贫困县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该研究探索了全省57个贫困县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对策,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贫困县 城镇化 模式 山西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明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华夏神州沧桑巨变。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占全国人口总量近七成的农民的收入增幅已连续6年下滑,“九五”(2.89%)比“八五”(8.92%) 降了6个百分点。这67万个行政村小康的实现无疑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着决定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不仅要求税费征收、户籍管理、土地流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标志着城镇建设将会成为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巨大引擎,而其发展的关键阻力在于资金供不应求,难以填补资金的巨大缺口。因此,融资成为城镇化发展首要破解的难题。本文首先阐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然后介绍目前城镇化建设呈现出的融资方式及其优劣势,最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适合贫困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融资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融资困境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玉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卫生改革已经历了15个春秋,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在一些贫困山区,由于地域偏辟、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山大路远、人烟稀少、文化和科技贫乏、人们的观念陈旧,一时又难以转变,经济仍极为落后,而这些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贫困地区的医疗设备简陋,卫生技术人员外流严重,队伍素质滑坡,业务难以开展,功能萎缩,入不敷出,负债累累,地方财政又拿不出基本投入,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以桂北某县为例,全县7乡1镇,辖74个行政村,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杨穗 谭清香
文章基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测度、比较了城镇二元结构中进城农民工家庭与城镇居民家庭的贫困差距状况。结果显示:无论总体上还是分不同贫困类型进行考察,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贫困严重程度较城镇居民家庭都更严重,其贫困差距突出体现在"消费贫困""低维贫困"以及多维贫困中人员健康与教育质量两个维度。进城农民工家庭抵御外部对收入或消费冲击的能力均强于城镇居民家庭;分区域考察,全国及中部地区两类家庭抵御外部不利冲击的能力差距集中体现在抵御收入冲击的能力层面,而东、西部及东北地区两类家庭抵御外部不利冲击的能力差距更多体现在抵御消费冲击的能力层面。此外,西、中部地区分别是两类家庭多维贫困差距最大和最小的地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于涛
文章尝试制定了阶梯式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据此测度发现,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已接近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对流动人口的贫困治理仍是"真空地带",存在城市贫困治理的"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城镇贫困仍较严重;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城市绝对贫困也存在反弹可能;相对贫困日益严峻。文章提出政策建议:明确确立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将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扶贫体系,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贫困问题;实行定向精准扶贫,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扶贫;加大中部和东北地区城镇扶贫力度。同时将相对贫困
关键词:
城市贫困线 区域贫困 收入分配 流动人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玲玲 区小兰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具体来说是产业能力的提升与产业城镇化相协调、搬迁人口市民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城镇化相协调、组织管理的健全与治理城镇化相协调、生态的优先发展与生态城镇化相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城乡公共服务享受不均;制度缺陷导致权益保障失衡;生态问题突出等是制约广西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而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突出,身份角色困境,对搬迁型社区不适应等则是制约其协调发展的非结构性因素。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在制度上保障搬迁群众权益;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多层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完善社区治理,促进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式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多事之秋”。市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被重新构造,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当不在意料之外。如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路线是自乡村而城镇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突出地表现在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上——从改革开放前夜的2.5亿降至目前的6500万。与此同时,随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打响,昔日的保障就业制度开始瓦解,不少国有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在“低工资、多就业”模式下存在多年的“隐性失业”现象开始公开化,大量冗员被推向社会,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因为收入的突然减少而陷入了贫困的境地;问题的另一端是,大量的离退休职工也因为所在单位不尽人意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去面对离退休金得不到保障的窘境,本来这些老职工的收入就十分有限,如此一来,自然是“雪上加霜”。新贫困阶层的出现和脆弱人群的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性社会问题业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问敏 李实
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及其收入分配所产生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货币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收入不均等程度的扩大,贫困户的实际收入状况如何,也是人们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冰子 贾珅 申广军
本文将根据马丁法计算的各省历年贫困线作为贫困识别标准,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研究了1988-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研究发现,25年间城镇地区的贫困率下降明显,尤其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的发生率已经很低,贫困人口以选择性贫困为主,即消费不足成为我国城镇人口贫困的主要特征;家庭人口多、有未成年子女会有更大概率陷入贫困,而良好的教育和稳定的就业则可以有效缓解贫困。由于当前我国城镇地区的贫困人口认定和救助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本文认为应充分重视贫困人口消费不足的问题,拓展专项救助的范围,同时增大对教育、卫生、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的投入,减少低收入群体的过度储蓄,并特别关注贫困青少年的精神和物质消费需求。
关键词:
贫困 城镇贫困 选择性贫困 贫困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