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9)
2023(7237)
2022(5947)
2021(5781)
2020(4894)
2019(11450)
2018(11441)
2017(23407)
2016(12607)
2015(14370)
2014(14483)
2013(14046)
2012(12415)
2011(11206)
2010(11782)
2009(10935)
2008(10712)
2007(9612)
2006(8989)
2005(8198)
作者
(34693)
(28561)
(28501)
(27415)
(18534)
(13604)
(13078)
(11081)
(11003)
(10582)
(9725)
(9603)
(9366)
(9254)
(9017)
(8961)
(8619)
(8329)
(8270)
(8242)
(7202)
(7118)
(7014)
(6713)
(6512)
(6473)
(6379)
(6357)
(5794)
(5585)
学科
(52649)
经济(52582)
管理(36146)
(35122)
(28389)
企业(28389)
方法(23771)
数学(21502)
数学方法(20955)
(16737)
中国(15152)
(13194)
地方(10923)
业经(10833)
(10493)
(10404)
农业(10143)
(9393)
贸易(9389)
理论(9184)
(9172)
(8368)
(8310)
(8119)
银行(8116)
(7790)
环境(7565)
(7222)
金融(7220)
技术(7089)
机构
学院(177358)
大学(173829)
(74723)
经济(72995)
管理(71388)
理学(61011)
理学院(60451)
管理学(59164)
管理学院(58848)
研究(57858)
中国(45539)
(36395)
(36329)
科学(33300)
(28450)
(28046)
财经(27731)
中心(26996)
(25459)
研究所(25363)
(25115)
北京(23412)
业大(23378)
(22998)
师范(22835)
经济学(22206)
(22124)
(21135)
财经大学(20322)
经济学院(19800)
基金
项目(113024)
科学(89907)
研究(85589)
基金(81471)
(69510)
国家(68925)
科学基金(60199)
社会(53827)
社会科(51008)
社会科学(50996)
(44693)
基金项目(41324)
教育(40573)
自然(38509)
自然科(37681)
自然科学(37676)
(36991)
自然科学基金(36989)
编号(36149)
资助(35761)
成果(29936)
课题(25537)
(25187)
重点(25049)
(24621)
(23119)
教育部(21931)
人文(21554)
项目编号(21549)
创新(21542)
期刊
(86161)
经济(86161)
研究(54894)
中国(36553)
管理(27413)
(26808)
(24210)
科学(22187)
教育(21908)
学报(20786)
(19197)
金融(19197)
技术(17921)
大学(17059)
农业(16073)
学学(16014)
业经(14754)
经济研究(14005)
财经(13262)
(11367)
统计(10966)
问题(10891)
(10028)
技术经济(9454)
决策(9161)
(8527)
现代(8472)
理论(8133)
商业(8062)
(8043)
共检索到270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维强  刘俊霞  杨华磊  
基于当前很少有研究从缴费模式调整的角度去探讨如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以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为例,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尝试回答在三种缴费模式下为保障养老基金可持续,未来政策着力点在哪里的科学问题。经测算发现:(1)在当前混合型缴费模式下,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呈现出恶化趋势,为保障基金可持续,2026年以后财政兜底规模急剧攀升;如果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模式调整为给付确定型,政策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城镇在岗职工占比的调整上,但比例在2037年以后会超过1,这意味着在混合型以及给付确定型的缴费模式下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是不可持续的。(2)如果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模式调整为缴费确定型,政策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养老金增速的控制上,且养老金增速最少低于经济增速的6.29%时,预测期内的基金不会出现累计赤字,但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预期待遇水平可能会出现下降的局面。(3)当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模式调整为缴费确定型,同时辅之以提升生育水平、推进城镇化和发展经济等配套性政策时,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便可实现双赢局面,其中发展经济是根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卞听韵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仅指对纳入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进行统筹,强调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账管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应处理好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关系,注意债务风险,并在巩固省级统筹基础上推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呙玉红  
采用代表性个人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在合意精算假设的基础上,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缴费基数边界设定方案对不同收入水平职工的全方位影响。研究表明,缴费基数的上下边界约束了低(高)收入者的最低(高)保障水平以及制度再分配的程度,即限定了低(高)收入者内含报酬率的上(下)限。中国现行缴费基数下边界设定过高,导致越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低收入者其制度进入门槛越高,从而越难被制度覆盖。建议取消对缴费基数上边界的调整;在做实缴费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下边界的约束,或者将缴费基数下边界与最低工资标准对接,避免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过低收入者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景鹏  胡秋明  
文章基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对五种生育情景下不同退休年龄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进行测算,并分析降低社会统筹缴费率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随退休年龄的延长而下降,随人口增长率的上升而提高。0%-100%符合全面二孩政策规定的妇女生育二孩,使退休年龄为60岁时的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降到19.18%-19.63%,使退休年龄为65岁时的最优缴费率降到10.77%-11.64%。(2)除了受生育政策和退休年龄影响外,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对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个人主观效用贴现因子和社会贴现因子的敏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缺乏激励机制。基于"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分别设计出四种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方案,运用净转移额、投资回收期和交叉替代率三个指标来评估各方案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四种方案对于激励参保者延长缴费年限具有一定的效果;缴费基数越小,延长缴费年限的倾向越低;缴费基数越大,收益越大,激励效果越强;方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激励性要高于企业职工;参保人员在缴费年限上存在"逆向选择"行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缺乏激励机制。基于"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分别设计出四种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方案,运用净转移额、投资回收期和交叉替代率三个指标来评估各方案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四种方案对于激励参保者延长缴费年限具有一定的效果;缴费基数越小,延长缴费年限的倾向越低;缴费基数越大,收益越大,激励效果越强;方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激励性要高于企业职工;参保人员在缴费年限上存在"逆向选择"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娅娜  林义  景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王会敏  郑新  
2005年我国启动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但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实现规范调整。文章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为前提,综合考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划覆盖人口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运用回归估计方法确定养老金调整指数,由此设计三层次养老金调整方案,并基于2016年物价和实际工资增长情况,以河北省为例测算三层次方案下养老金合理调整幅度,由此得出河北省2016年实际调整幅度过大,给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带来压力的结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益   林燚阳  
新业态从业人员属于城镇就业人口,去雇主化的工作特征使其缺失固定劳动关系,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构在固定劳动关系基础上,导致大部分新业态从业人员游离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为完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扩面目标,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成为关键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基金可持续和养老金替代率的视角,通过精算模型探究何种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是最优参保选择:第一,如果新业态从业人员按最低缴费指数0.6、缴费满15年,基金于2031年开始出现累计赤字;第二,如果缴费指数仍为0.6,在缴费年限为20年和25年的情况下,基金均于2032年开始出现累计赤字,当缴费至退休年龄,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时点推迟至2034年,养老金替代率随缴费年限的提高而提高;第三,如果缴费至退休年龄,缴费指数由0.7提高至3,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时点推迟至2035—2045年,但养老金替代率随缴费指数的提高而降低。可见,基金可持续性和养老金替代率与缴费年限正相关,缴费年限越长越好,缴费至退休年龄为最优选择;基金可持续性与缴费指数正相关,但养老金替代率与缴费指数负相关,为使养老金替代率处于60%-70%的适度区间,缴费指数的最优选择为2,此时基金可持续性同样很强,考虑到新业态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偏低的现实情况,缴费指数的次优选择为1。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克用  施文凯  
本文分析并梳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基数两种核定方法(单基数法和双基数法)的核心区别和政策演变,认为目前核定方法的地区差异影响制度全国统一,双基数法的政策设计影响制度良性发展。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之际,建议统一全国各地、各类参保单位的单位缴费基数核定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单基数法符合制度公平理念,有利于减轻企业缴费负担,保证企业缴费与个人缴费的一致性,且操作简单、便于监管,建议统一以单基数法来核定单位缴费基数。最后,提出了使用单基数法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宝疆  
基于利率随机变化和通货膨胀对缴费确定型养老金投资计划进行研究进而探讨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文章通过构建包含银行存款、通货膨胀指数化债券和股票三种投资方式的收益最大化模型,利用我国宏观统计数据按照最优投资策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风险厌恶系数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在财富积累阶段和临近退休时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存在明显不同,同时认为风险厌恶系数对养老金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有很大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世华  
近年来,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后,养老保险已从原国有集体企业扩大到建制镇以上各类企业,对保障各类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宁波市鄞州区城镇职工基本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新玲  宋永怀  伍勤生  
目的:总结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缴费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之间关系与存在问题,寻找更合理的与医疗保险政策相适应的缴费模式。方法:在养老保险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医疗保险缴费模式。结果:基本医疗保险设置缴费年限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琴  郭艳  李美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预期寿命延长,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预期养老金支付严重不足的挑战。本文基于总量视角建立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利用中国人口预测数据,分别测算基于实施"延长退休年龄"和"增加缴费基数"两种不同的改革策略未来30年中国基础养老金的收支余额,并评估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推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基金支付压力作用明显,但存在增加就业压力等负外部性。"增加缴费人数"亦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困境,且不存在负外部性,但推行时间缓慢,或将产生新的公共财政压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含伟  汪泓  
在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关系可以跨地区转移接续这种新的宏观背景下,本文跳出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均衡传统思路的圈子,从开放系统的角度,以人口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以较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城镇养老保险为实例,对我国养老金的均衡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研究。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开放系统的动态人口结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上海未来的人口结构进行预测;接着,在对一些重要参数如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和当年平均养老金等进行预测和假定的基础上,对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进行了预测。最后利用动态人口结构模型和合理假设,给出几种解决上海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政策建议及其效果仿真。这种研究思路以及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未来各地区养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