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
- 2023(2064)
- 2022(1751)
- 2021(1637)
- 2020(1345)
- 2019(3106)
- 2018(3042)
- 2017(6044)
- 2016(3333)
- 2015(3881)
- 2014(4092)
- 2013(3895)
- 2012(3202)
- 2011(2709)
- 2010(2772)
- 2009(2552)
- 2008(2401)
- 2007(2163)
- 2006(1987)
- 2005(1962)
- 学科
- 济(13501)
- 经济(13462)
- 管理(7547)
- 业(6787)
- 方法(5679)
- 数学(5176)
- 数学方法(5104)
- 企(4943)
- 企业(4943)
- 中国(4778)
- 农(4190)
- 财(3612)
- 地方(3410)
- 发(3366)
- 制(3097)
- 发展(2990)
- 展(2988)
- 镇(2768)
- 城市(2410)
- 业经(2260)
- 农业(2245)
- 险(2196)
- 保险(2194)
- 形成(2170)
- 城镇(2169)
- 结构(2146)
- 城市经济(2109)
- 理论(2076)
- 体(1902)
- 学(1901)
- 机构
- 学院(45635)
- 大学(45552)
- 济(17732)
- 经济(17226)
- 管理(15780)
- 研究(15286)
- 理学(13381)
- 理学院(13221)
- 管理学(12846)
- 管理学院(12756)
- 中国(11282)
- 京(9618)
- 财(9322)
- 科学(8795)
- 所(7561)
- 农(7509)
- 江(7475)
- 中心(7318)
- 财经(7221)
- 业大(6779)
- 研究所(6654)
- 经(6622)
- 范(6113)
- 北京(6085)
- 师范(6019)
- 经济学(5855)
- 农业(5774)
- 院(5640)
- 州(5590)
- 省(5544)
共检索到7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王会敏 郑新
2005年我国启动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但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实现规范调整。文章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为前提,综合考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划覆盖人口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运用回归估计方法确定养老金调整指数,由此设计三层次养老金调整方案,并基于2016年物价和实际工资增长情况,以河北省为例测算三层次方案下养老金合理调整幅度,由此得出河北省2016年实际调整幅度过大,给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带来压力的结论。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调整方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房连泉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针对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账户"(名义账户)+社会养老金的新"统账结合"制度模式。改革方案对2015—2090年期间的制度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养老金待遇水平和财务收支等方面的指标基本合意,改革后新制度的参保激励性和财务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张寅凯
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调剂效果较弱,不足以解决部分地区的基金缺口。本文基于基金收支平衡原理,以"集中收取调剂基金,然后全部发放给有缺口的省份"为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思路,设计出一套测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调剂比例的模型和若干套调剂比例方案。研究发现:"低起点、小统筹、渐进式"为特点的调剂比例方案是最为合理的:2018~203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调剂比例应以0.8%起步,但不应超过12%,2019~2025年每年上升0. 15%,2026~2033年保持1. 85%不变,2034年起基金缺口无法被调剂基金全部弥补,调剂效果下降。建议: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升基金增值能力,规范基金征缴,提高缴费积极性,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在推进全国统筹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刘倩
文章基于我国目前已有29个省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的现实背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精算模型,对该政策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财务状况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在生育政策不变情况下,统筹基金分别在2047年和2063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第二,如果10%-50%符合规定的夫妇生育二孩,则统筹基金的财务状况会得到改善;相对于生育政策不变时,缴费率可以在从20%下降至18.06%-19.57%的同时,仍可维持原有的财务状况不变。第三,如果生育二孩夫妇的比例上升至60%-100%,则缴费率甚至可以在下降至16.55%-17.7%的同时,仍可维持生育政策不变下的财务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春荣
公平性是衡量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之一。文章通过对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测算,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较弱,部分养老金领取者可能陷入老年绝对贫困,许多老年人也可能陷入老年相对贫困,低收入者、灵活就业人员、高龄老人和部分弱势群体的老年贫困发生率很高,这在一定程度挫伤了他们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积极性。作者建议,政府应考虑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给予费率减免,以解决该群体负担能力较弱的问题,同时出台一些养老保险优惠政策,保护特定的弱势群体,并发放高龄福利补贴,解决高龄老人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基本养老金 养老保险 老年贫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封铁英 贾继开 段兴民
本文以陕西省三大国有企业在职职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养老金需求、支出状况、收入状况三类变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收支状况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影响,以期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勇 徐倩文
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它不仅使得该制度为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提供了养老金,而且促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与累计结余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暂时提高了该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不过,随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加入,制度的扩面潜力不断缩小,而且,对于一些缴费能力稍差的未参保群体,应该引导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此,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重要性将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工作重心,集中力量系统地推进完善基本财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阳义南
通过对我国的实证数据分析得知,1996-1999年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全国平均替代率稳定在75%左右,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到2010年下降为45.1%。通过设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等不同假设,预测得出1998年以后参保"新人"的基本养老金预期替代率为43.4%~52.36%。为避免替代率过低和下降过快,本文提出为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应制定科学制度化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设置最低养老金保底线等措施;对"新人",应采取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进行市场化投资等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含伟 汪泓
在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关系可以跨地区转移接续这种新的宏观背景下,本文跳出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均衡传统思路的圈子,从开放系统的角度,以人口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以较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城镇养老保险为实例,对我国养老金的均衡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研究。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开放系统的动态人口结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上海未来的人口结构进行预测;接着,在对一些重要参数如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和当年平均养老金等进行预测和假定的基础上,对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进行了预测。最后利用动态人口结构模型和合理假设,给出几种解决上海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政策建议及其效果仿真。这种研究思路以及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未来各地区养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呙玉红
采用代表性个人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在合意精算假设的基础上,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缴费基数边界设定方案对不同收入水平职工的全方位影响。研究表明,缴费基数的上下边界约束了低(高)收入者的最低(高)保障水平以及制度再分配的程度,即限定了低(高)收入者内含报酬率的上(下)限。中国现行缴费基数下边界设定过高,导致越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低收入者其制度进入门槛越高,从而越难被制度覆盖。建议取消对缴费基数上边界的调整;在做实缴费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下边界的约束,或者将缴费基数下边界与最低工资标准对接,避免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过低收入者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害。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缴费基数边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世华
近年来,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后,养老保险已从原国有集体企业扩大到建制镇以上各类企业,对保障各类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宁波市鄞州区城镇职工基本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江正发 冯晨阳 岑敏华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采用符合实际和逻辑一致的精算假设,以2015年末为评估时间点,以退休待遇制度承诺兑现为目标,对未来75年基金收支及平衡状况进行模拟运算。精算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持收支平衡需满足以下约束条件:总和生育率于2050年提高到更替水平;适当延迟职工退休年龄,至2037年达到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覆盖率、遵缴率、缴费工资率逐步提高到62%、90%和80%的目标值;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江正发 冯晨阳 岑敏华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采用符合实际和逻辑一致的精算假设,以2015年末为评估时间点,以退休待遇制度承诺兑现为目标,对未来75年基金收支及平衡状况进行模拟运算。精算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持收支平衡需满足以下约束条件:总和生育率于2050年提高到更替水平;适当延迟职工退休年龄,至2037年达到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覆盖率、遵缴率、缴费工资率逐步提高到62%、90%和80%的目标值;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政府责任,将每年提供的财政补贴应逐步提高到占当年GDP1%的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思锋 周华 张文学
本文根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新人”、“中人”、“老人”共存的国情,在界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9个主要参数,构建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应用模型对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进行了预测,以期探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预测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