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8)
- 2023(9976)
- 2022(8325)
- 2021(7404)
- 2020(6148)
- 2019(13961)
- 2018(13665)
- 2017(26478)
- 2016(14049)
- 2015(16018)
- 2014(16455)
- 2013(15887)
- 2012(14777)
- 2011(13778)
- 2010(14135)
- 2009(13720)
- 2008(13504)
- 2007(12344)
- 2006(11319)
- 2005(10681)
- 学科
- 济(81070)
- 经济(80966)
- 管理(47297)
- 业(39219)
- 企(34237)
- 企业(34237)
- 方法(26798)
- 数学(22349)
- 数学方法(22158)
- 财(19351)
- 地方(19189)
- 中国(19000)
- 学(17399)
- 制(16801)
- 业经(16310)
- 农(14894)
- 地方经济(12709)
- 体(12649)
- 理论(11613)
- 融(11579)
- 金融(11576)
- 银(11151)
- 银行(11135)
- 务(11066)
- 财务(11039)
- 环境(11020)
- 财务管理(11010)
- 行(10707)
- 企业财务(10536)
- 和(10161)
- 机构
- 大学(220776)
- 学院(217838)
- 济(101082)
- 经济(99082)
- 管理(79874)
- 研究(76836)
- 理学(67582)
- 理学院(66758)
- 管理学(65751)
- 管理学院(65296)
- 中国(57979)
- 财(50211)
- 京(45670)
- 科学(42718)
- 财经(38895)
- 所(38366)
- 经(35088)
- 江(34602)
- 研究所(33912)
- 经济学(33748)
- 中心(33694)
- 经济学院(29896)
- 农(29381)
- 北京(28920)
- 财经大学(28701)
- 范(28619)
- 师范(28388)
- 院(27557)
- 州(26514)
- 业大(26468)
- 基金
- 项目(134842)
- 科学(107182)
- 研究(100509)
- 基金(99877)
- 家(85720)
- 国家(85006)
- 科学基金(73394)
- 社会(68458)
- 社会科(64914)
- 社会科学(64900)
- 基金项目(51487)
- 省(51109)
- 教育(46077)
- 自然(44037)
- 自然科(42967)
- 自然科学(42957)
- 自然科学基金(42218)
- 划(42170)
- 资助(41190)
- 编号(38898)
- 成果(33606)
- 部(30941)
- 重点(30687)
- 制(30057)
- 国家社会(29519)
- 发(29458)
- 课题(27876)
- 教育部(27418)
- 创(27200)
- 人文(26636)
共检索到34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泉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是分析城镇性质的重要概念,新经济地理学为我们认识城镇的空间区位选择与多重效应集聚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正是由于支撑城镇系统的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组织等子系统在追求各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才导致了城镇系统的发展有其内在根本动力,进而也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和城镇化趋势在世界不同区域持续演进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城镇 新制度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泉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是分析城镇性质及其发展机理的重要概念,新经济地理学为认识城镇的空间区位选择与多重效应集聚发挥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正是由于支撑城镇系统的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组织等子系统在追求各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以及区域要素集聚的自我维持、城镇诸多效应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经济的演化,才导致了城镇系统的发展有其内在根本动力,进而也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和城镇化趋势在世界不同区域持续演进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拉昌,魏也华
近年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转型和全球化,资本主义进入了制度重建的新阶段,社会科学日益重视“制度”因素的作用。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文章深入分析西方学者提出的制度转向、制度厚度概念及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评析,并简要探讨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祖葆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改造,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郑长德
新经济地理学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声名鹊起。它以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过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试图揭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谜底。通过认真反思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文章认为应结合中国现实,进一步拓展理论的解释范围、优化经验研究的解释能力,以提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思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燮 杨开忠
2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一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 ,其二是复杂科学所强调的自组织、路径依赖和“锁定”等概念 ,其三是垄断竞争的Dixit Stiglitz模型框架及其应用。复杂科学的路径依赖与“锁定”等概念为新经济地理学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认识论基础。Dixit 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为经济学处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提供了技术的可能 ,其在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中的应用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做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 ,新经济地理学应运而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花俊
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 比较 方法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叶 吴浩波
从早期的评介与比较到后来的应用与吸收,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追赶与模仿阶段,能理论建模的虽不少,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却鲜有耳闻。经历了早期的“火爆”到“因其局限性而感到失望”的阶段后,约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新经济地理学在反思、完善中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依据思想、方法和技巧,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向上:城市与城市体系、异质性、运输成本、标定、与地理学融合,以及公共政策。在这些方向中,城市与城市体系理论、异质性的深化、运输成本内生化、公共政策可以成为未来主攻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安国 杨开忠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瑛
本文基于工业用地供给模型,修改了多样性偏好假定,并将中国按照工业发展程度分成四类地区,分析四类地区政府在GDP考核目标下的工业用地供给策略。通过求解纳什均衡的近似解析解,笔者发现,处于工业发展初级阶段的地区,倾向于多供给土地,形成小规模企业;反之亦然。同时本文证明了在同样的劳动力规模下,交易成本高、同质性竞争激烈、技术水平低下的地区会供给更多的工业用地。这为提升工业用地使用效率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本文重点研究区域科学的兴衰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争论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区域科学的兴盛与衰落的过程及其原因,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成就、观点与批评者的主要观点,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角度辩明了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应该避免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正确研究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科学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郝寿义 张永恒
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引入政府税收,将环境规制作为政府税收的一部分,从数理上对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或单一关系,环境规制和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会因产业类别和经济规模而存在差异;另外,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也会由于其实施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随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率先增强环境规制将成为经济集聚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其效应可能会随着其他地区的"跟随战略"而趋于弱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颜银根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新经济地理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文章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基础"冰山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入手,系统地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脉络。文章首先指出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中的14个基本假设,随后评述针对这14个基本假设中部分假设进行放松的主要理论研究,以展现新经济地理发展的前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此外,文中还着重介绍融入企业异质性和市场进入成本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融入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得到了一些全新的研究结论,这将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兵 康吉红 王艳
加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着重从微观企业层面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本文阐述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介绍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准模型和分析框架,对"新"新经济地理学经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中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视角的拓展、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的完善以及与相关研究领域的融合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伟博
自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国内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新经济地理学的地位、范式及政策影响。本文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综述,评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建模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未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期。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CP模型 聚集 福利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