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78)
- 2023(18519)
- 2022(16191)
- 2021(14964)
- 2020(12914)
- 2019(29652)
- 2018(29371)
- 2017(56200)
- 2016(31076)
- 2015(34881)
- 2014(34977)
- 2013(34416)
- 2012(31524)
- 2011(28318)
- 2010(28037)
- 2009(25777)
- 2008(25284)
- 2007(22389)
- 2006(19182)
- 2005(16455)
- 学科
- 济(120706)
- 经济(120568)
- 管理(86436)
- 业(83448)
- 企(68087)
- 企业(68087)
- 方法(59600)
- 数学(52345)
- 数学方法(51672)
- 农(34017)
- 财(31920)
- 中国(31152)
- 学(28273)
- 业经(26576)
- 地方(25227)
- 贸(23031)
- 贸易(23025)
- 农业(22968)
- 易(22354)
- 务(20652)
- 财务(20570)
- 财务管理(20525)
- 制(20452)
- 企业财务(19436)
- 理论(19135)
- 环境(18750)
- 技术(18716)
- 和(18407)
- 银(17143)
- 银行(17053)
- 机构
- 大学(439700)
- 学院(438873)
- 管理(171247)
- 济(169209)
- 经济(165456)
- 理学(149541)
- 理学院(147831)
- 研究(145903)
- 管理学(144874)
- 管理学院(144107)
- 中国(106171)
- 科学(96594)
- 京(92426)
- 农(83523)
- 财(76016)
- 所(75213)
- 业大(74186)
- 研究所(69354)
- 中心(67566)
- 农业(66337)
- 江(64138)
- 财经(61895)
- 北京(57317)
- 范(57122)
- 师范(56405)
- 经(56260)
- 院(52664)
- 州(51700)
- 经济学(50597)
- 技术(48009)
- 基金
- 项目(309905)
- 科学(240808)
- 基金(223165)
- 研究(216834)
- 家(198093)
- 国家(196481)
- 科学基金(166919)
- 社会(134454)
- 社会科(127337)
- 社会科学(127298)
- 省(123605)
- 基金项目(119103)
- 自然(112756)
- 自然科(110125)
- 自然科学(110087)
- 自然科学基金(108071)
- 划(104047)
- 教育(100283)
- 资助(92597)
- 编号(87706)
- 重点(70005)
- 成果(69747)
- 部(67002)
- 发(65525)
- 创(63884)
- 科研(60665)
- 课题(60575)
- 创新(59764)
- 计划(59637)
- 大学(56782)
- 期刊
- 济(175003)
- 经济(175003)
- 研究(119160)
- 学报(80991)
- 中国(77861)
- 农(75246)
- 科学(69250)
- 大学(59449)
- 管理(57943)
- 财(57806)
- 学学(56383)
- 农业(51585)
- 教育(43985)
- 技术(37099)
- 融(32812)
- 金融(32812)
- 业经(30169)
- 财经(28935)
- 经济研究(28104)
- 业(26784)
- 经(24674)
- 问题(23340)
- 统计(23201)
- 版(23025)
- 图书(22663)
- 科技(22151)
- 业大(21539)
- 技术经济(20812)
- 策(20531)
- 理论(20008)
共检索到619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薇 何建华 王立华
本文以广东省珠海市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珠海市852家企业及1704名一线企业员工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工资增长及幅度、员工工资收入构成、日常生活开支情况等进行实地调研,并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与珠海市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格局、最低生活保障及名义最低工资与实际最低工资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为推动珠海市制定更为合理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影响因素 实地调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潇雯 曾晓慧
通过对2014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评估发现,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后,近三年,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与GDP、人均GDP实现同步增长;从增幅看,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基本与近年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从数额看,广东近六成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已高于最低工资,当前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不会太大。根据评估情况,我们建议,通过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改变最低工资标准偏低的现状,探索制订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建设,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水平 基本保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罗燕 韩冰
广东省自1995年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广东各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广东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未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相适应。本文基于2004-2011年广东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东省平均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显著为正。因此广东省可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缓解当前广东省招工难的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余鹏翼
最低工资标准是最低工资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归纳了最低工资的各种影响因素,对最低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及灰关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依然处于补涨阶段,并与主要的经济水平发展指标具有较强关联性,但是与消费价格指数和人均就业面并不存在最为紧密的相关。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影响因素 灰关联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洪 杨翠迎
文章以2000年~201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平均工资是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失业率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并合理调节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待遇梯度。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影响因素 广义最小二乘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西业 程名望
最低工资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劳动保障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利,保障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文章依据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从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的角度,应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对1993-2012年上海市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最低社会保障线、人均消费性支出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最低工资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远低于40%~60%的国际标准,与人均GDP的比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偏低,需要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平均工资 社会保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章进 陈树德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采用面板数据混合估计方法(OLS)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显著提高了总体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每提升1%,总体工资水平上涨0.148个百分点;第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工资分布群体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要大于高收入群体;第三,最低工资标准对男性、国有部门和高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分别大于女性、非国有部门和低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一方面,政府要意识到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收入分配的积极效果,也要注意对总体工资水平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国有部门政策监管相比于国有部门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此外,在低端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无需过度顾虑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削弱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收入效应 实证研究 准自然实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学鹏 宋蕾
运用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实证分析收入、支出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态三方面因素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及其变动的影响,得出以下重要结论:静态研究发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定基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最大,人均GDP次之,其他因素影响很小。动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环比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变动的影响最大,其他因素影响很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苓玲 黄钢
通过构建一个由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劳动力就业函数,从理论层面分析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等因素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同时基于中国2004-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技术进步、城镇化、老年抚养比等指标,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综合比较来看:现阶段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具有不确定性。其他控制变量如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劳动力就业,而老年抚养比、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却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策含义为:要充分考虑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朋 张世伟
本文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作为自然实验,应用回归调整的差中差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青年和中年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低技能群体中的男性和青年女性的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低技能群体中的中年女性就业却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幅度越大,对就业的消极影响越大。因此,政府适当的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将有助于低技能劳动力整体工资水平的增长。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 低技能劳动力 自然实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倩倩 李恩平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选择了经济欠发达和中等发达的11个省份,对其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进行区域比较,认为这些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剔除物价指数后的实际最低工资同名义最低工资差距越来越大;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各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基本都低于月人均消费性支出,且差额越来越大。建议在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使最低工资标准合理改进。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区域比较 人均GDP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刘洁菲 韩峰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依据手工查找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和要素替代效应两个渠道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差异,对西部地区抑制作用显著,城市规模越小、行政等级越低,抑制作用越显著。鉴于此,应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加速推进要素禀赋结构转型,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和技术升级政策,加强区域经济联动,协同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中国1996~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单位中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与就业的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回答"中国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是否导致部分女性就业人员从城镇正规就业部门被挤出"这一命题。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滞后影响较即期影响更大、更显著,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将导致城镇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被挤出0.512%,而滞后一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将导致城镇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被挤出1.083%;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显著差别;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增长不能显著改善城镇单位就业性别差异;教育经费和经济的增长将会加剧就业的性别差异;中国2004年《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广肃 丁相元 张维昊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分配格局,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及2014年3轮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和与之相匹配的区县层面最低工资标准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衡量居民收入不平等水平的基尼系数显著下降0.024,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通过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或用各类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保持。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主要通过收入效应使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获得提升,进而缩减了其与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与此同时,本文并没有发现就业挤出作用存在的明显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蒙 金岳
最低工资制度是保障我国低收入群体获取足额劳动报酬,提高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手段。“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也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此背景下,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的实际影响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调队200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2004年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为政策冲击,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这一政策制度对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提升对人均住房价值有促进效应,对人均住房面积有抑制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房屋产权性质、其他房产拥有情况,以及抚养青少年和赡养老年人情况对最低工资家庭住房条件的影响,并发现:拥有商品房产权或拥有其他住房的最低工资家庭表现出更高的人均住房价值促进效应和更低的人均住房面积抑制效应,存在青少年抚养情况和老年人赡养情况的最低工资家庭则分别表现出更高的人均住房面积抑制效应和更低的人均住房价值促进效应。因此,在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商品房市场,适当修建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房以及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相应配套政策,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低收入群体 住房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