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3)
2023(6156)
2022(5255)
2021(5086)
2020(4085)
2019(9385)
2018(9130)
2017(19114)
2016(10345)
2015(11538)
2014(11805)
2013(11417)
2012(10481)
2011(9523)
2010(9718)
2009(9072)
2008(8849)
2007(8310)
2006(7584)
2005(7090)
作者
(27632)
(22850)
(22789)
(22040)
(14872)
(10783)
(10644)
(8971)
(8704)
(8479)
(7816)
(7713)
(7336)
(7334)
(7216)
(7203)
(6808)
(6806)
(6669)
(6605)
(5709)
(5524)
(5516)
(5388)
(5304)
(5212)
(5099)
(5025)
(4643)
(4533)
学科
(41219)
经济(41158)
管理(28116)
(27378)
(20243)
企业(20243)
方法(16871)
数学(15430)
数学方法(15260)
(14475)
中国(13205)
(11895)
(9663)
贸易(9657)
(9511)
(9379)
农业(8896)
(8660)
金融(8659)
(8640)
银行(8635)
(8578)
(8407)
业经(8129)
地方(7922)
及其(6280)
市场(6249)
收入(6121)
(6032)
政策(5865)
机构
学院(145584)
大学(143724)
(67917)
经济(66491)
管理(56851)
研究(49884)
理学(47977)
理学院(47524)
管理学(46890)
管理学院(46603)
中国(42016)
(34232)
(29650)
财经(26171)
科学(25622)
(24500)
(23781)
中心(23514)
(22818)
经济学(21621)
研究所(21440)
(20500)
经济学院(19334)
财经大学(19297)
北京(19282)
(18830)
师范(18733)
(17816)
(17728)
业大(16754)
基金
项目(87881)
科学(70474)
研究(68001)
基金(65141)
(54725)
国家(54203)
科学基金(47307)
社会(44628)
社会科(42323)
社会科学(42313)
基金项目(33139)
(32515)
教育(31352)
自然(29086)
编号(28571)
自然科(28466)
自然科学(28462)
资助(28046)
自然科学基金(27957)
(27480)
成果(23861)
(20812)
课题(19424)
重点(18857)
(18853)
教育部(18415)
国家社会(18220)
(18117)
人文(17972)
(17546)
期刊
(81625)
经济(81625)
研究(49634)
中国(30407)
(24424)
(22302)
金融(22302)
管理(21876)
(19437)
科学(16511)
学报(15093)
教育(14522)
经济研究(14013)
业经(13626)
财经(13349)
农业(12903)
大学(12650)
学学(11904)
(11470)
技术(11062)
问题(10127)
(9490)
国际(8483)
商业(8407)
理论(8378)
世界(8119)
实践(7394)
(7394)
现代(7337)
统计(6927)
共检索到234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范剑平  
一、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分别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或储蓄的比重。观察1981—1997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其变化走势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1)1981—1988年为水平波动阶段,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19...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洲  
当前,消费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向多档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关注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对刺激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家庭开展相关经济调查,按照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将城镇居民分为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中间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疫情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玲  
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逞递减势,储蓄倾向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减弱。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调整落后的消费方式,把握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豫  盛翔  
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0年月度数据,发现商品住宅实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抑制作用,房价的"挤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财富效应"没有显现;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回归,发现抑制作用存在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引入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前两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对当期存在正向影响,且房价对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相比静态面板模型减弱很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赞甫  陈军  
传统的消费倾向指标难以反映消费的结构性特征,且因价格核算体系差异的存在,不同个体之间往往也难以进行合理性比较,故本文建构含有多种收入、多类消费的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进行界定与测算。具体而言,以2017年31个省域单位为决策单元,借助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界定我国消费倾向,并采用DEA交叉效率方法测算各省域单位的平均消费倾向。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叉效率测算下的平均消费倾向具有现实合理性,既与传统意义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指标显著相关,又明显反映了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支出结构方面的特征。从收入来看,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转移净收入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而从支出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在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这意味着,关注消费的结构效应或是下一阶段促进消费的主要着力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斌  
本文从习惯形成角度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下降的原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年以来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计了习惯形成参数,然后分析了习惯形成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后对习惯形成的原因做出了定量解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假定习惯形成参数是时变参数,估计了198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习惯形成参数的变化路径,并且估计了社会平均生活水准和预期支出对习惯形成参数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夕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投资和消费的主流,探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于制定消费升级政策具有积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以及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良好发展,我国在政府层面应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作融合,共同服务于城镇居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城镇居民层面应提升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培养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在保证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以及理论知识上也要有一定的储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张波  易行健  
利用中国城镇居民2000-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快速城市化及住房体制改革背景下住房需求的飞速增长对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购房支出对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支出替代效应";考虑内生性情况下进行两阶段回归发现:城市化、住房体制改革及住宅销售价格均对购房与消费支出比有显著的正效应,居民购房与消费支出之比对平均消费倾向影响显著为负;且上述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我国城镇居民所有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MPC)的波动趋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收入阶层的MPC于1988年突然上升以后回落,而最低收入阶层从1990年开始其MPC持续上升,并于2004后开始下降;而其他6个收入阶层的MPC从1988开始持续快速下降,于1994年后下降趋势变缓,但2004年后也快速下降;不同收入阶层的MPC逐步呈现发散的趋势,同时,MPC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辉  
消费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收集了我国2000-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建立消费函数,计算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与消费弹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刺激改善消费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艳  张景富  
人们消费多少是以是否能获得最大效用为标准的。如果假设每个人可以永久地生存下去 ,根据凯恩斯—拉姆齐规则 ,当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时间偏好率时 ,消费水平上升 ,进一步 ,从代际交叠模型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总之 ,利率只有通过与时间偏好率的比较 ,才能影响消费 ;除此之外 ,劳动收入的持久性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都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我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也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说明了利率调节消费失效的原因。据此 ,提出了刺激我国消费的一些政策取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饶志明  
作为我国消费需求主力的城镇居民,其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事关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结构性通胀、居民收支预期、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环境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信心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从健全劳动报酬增长机制、改革垄断性服务行业的工资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消费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改革所得税征管制度和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等方面阐述解决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克林  
运用多阶模型方法研究了广东省18个国家调查样本市(县、区)的1600户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截面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之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且消费倾向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说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能扩大广东消费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远  康丕菊  
根据中国城镇居民的分组数据,居民收入差距是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但不能解释消费倾向的主要变化,这很可能与高收入者的统计数据不准确有关。从现实看,居民收入差距是消费倾向下降的关键原因;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更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并不能完全说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宗裕  
笔者对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作了改进,用改进的ELES模型和面板数据估计出我国城镇居民2002年~2005年对各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分别计算出各年各收入组对各种消费品和全部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各年平均、各收入组平均的边际消费倾向,对各类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