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36)
2023(20032)
2022(17358)
2021(16040)
2020(13385)
2019(30775)
2018(30318)
2017(57701)
2016(31158)
2015(34888)
2014(34886)
2013(34509)
2012(32015)
2011(28748)
2010(28775)
2009(26169)
2008(25507)
2007(22132)
2006(19412)
2005(17371)
作者
(89103)
(74389)
(73608)
(70124)
(47297)
(35493)
(33559)
(28989)
(28246)
(26551)
(25268)
(25223)
(23695)
(23415)
(22977)
(22862)
(21982)
(21927)
(21282)
(21227)
(18424)
(18214)
(17979)
(17002)
(16592)
(16589)
(16470)
(16258)
(15143)
(14737)
学科
(131409)
经济(131275)
管理(86355)
(84309)
(67111)
企业(67111)
方法(57322)
数学(49983)
数学方法(49356)
中国(38099)
(36219)
(31805)
地方(31516)
业经(29937)
(26941)
农业(24482)
(23984)
贸易(23967)
(23781)
(23171)
(20803)
银行(20756)
(20403)
金融(20400)
技术(20031)
(19916)
理论(19845)
环境(19651)
(19487)
(19017)
机构
大学(435015)
学院(433594)
(176983)
经济(173186)
管理(170612)
研究(149861)
理学(147191)
理学院(145536)
管理学(142856)
管理学院(142063)
中国(113380)
(93333)
科学(92158)
(81061)
(74799)
(71882)
中心(69089)
研究所(67968)
业大(64533)
(64423)
财经(64274)
北京(59102)
(58602)
(58444)
师范(57858)
农业(55907)
(55004)
经济学(53398)
(52442)
经济学院(48072)
基金
项目(297972)
科学(234806)
研究(216950)
基金(216339)
(189020)
国家(187427)
科学基金(161268)
社会(137434)
社会科(130323)
社会科学(130292)
(115908)
基金项目(114087)
自然(104805)
自然科(102427)
自然科学(102402)
自然科学基金(100547)
教育(99178)
(97804)
资助(89524)
编号(88231)
成果(71060)
重点(66858)
(65923)
(65390)
(61609)
课题(60579)
创新(57505)
科研(57120)
国家社会(56934)
教育部(56107)
期刊
(195155)
经济(195155)
研究(128652)
中国(88395)
学报(68952)
(64922)
科学(63551)
管理(63221)
(60569)
大学(52733)
学学(49221)
教育(48747)
农业(44800)
(40780)
金融(40780)
技术(38551)
业经(32921)
经济研究(31982)
财经(30770)
图书(26819)
(26487)
问题(25156)
(23739)
理论(20972)
技术经济(20785)
统计(20682)
科技(20390)
商业(20249)
(19855)
(19760)
共检索到65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晓晓  苏朝晖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居民服务性消费正成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重要项目,而第三产业和服务性消费在实质上存在供需关系。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为研究对象,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的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并比较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为扩大居民服务性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凌霄  南永清  张忠根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老龄化与服务性消费比重的交互项,综合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稳健性分析,考察老龄化通过服务性消费渠道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负向影响,但老龄化引致的服务性消费比重的提高能显著减弱这一负向影响。进一步扩展讨论的结果证实,服务性消费确为老龄化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释放老年人口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鹏  
利用199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差分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各地区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劳动力比例,有利于三次产业增长;(2)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呈现差异性影响;(3)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应结合实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恰当处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关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就业人员的比例,以配合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利用我国2003~2015年30省(市、区)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增长、城镇化、第三产业、贸易开放与雾霾之间的关系。使用FMOLS和DOLS两种面板估计方法对长期弹性系数进行估计,结果发现,经济增长会带来雾霾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与PM10浓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存在EKC曲线;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会引起PM10浓度的上升,城镇化与PM10浓度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关系;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贸易开放度的扩大会导致我国PM10浓度的提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贸易开放是PM10浓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方差分解表明贸易开放度对雾霾波动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的作用最小。最后,提出优化贸易结构,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增长效能,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等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利用我国20032015年30省(市、区)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增长、城镇化、第三产业、贸易开放与雾霾之间的关系。使用FMOLS和DOLS两种面板估计方法对长期弹性系数进行估计,结果发现,经济增长会带来雾霾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与PM10浓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存在EKC曲线;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会引起PM10浓度的上升,城镇化与PM10浓度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关系;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贸易开放度的扩大会导致我国PM10浓度的提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贸易开放是PM10浓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伟  
在扩展的"中心-外围"模型框架内,利用全国性面板数据对城市房价与劳动力流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相对房价升高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动,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但城市相对优越的公共服务又会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弱化了房价的影响。(2)相对房价升高对部分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促使第三产业由低附加值领域向高附加值演进,进而实现了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贡生  吕良宏  
居民消费对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地区城镇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对产业产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全国及区域的角度出发,对居民消费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区域消费支出与第三产业产出的关联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永康  鲁志国  
文章基于198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就业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第三产业就业仅仅存在单方面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城镇居民收入对第三产业就业的贡献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贡献逐年增大,到第10期贡献高达74.64%。第三产业就业对城镇居民收入贡献较小,源自自身的贡献较大。为此,必须加强就业政策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就业;注重个人投资引导,打造服务产业平台;优化创业社会环境,实行创业诚信互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泽义  许进杰  
本文通过建立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运用个体因子量化分析西部各地区消费结构的空间差异,运用时间因子定量反映其时间差异。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层次还较低,食品、衣着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角,文教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明显滞后;从变化趋势上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各类消费呈递减态势。从制度层面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仍是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重中之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锦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愈发重视服务性消费,追求精神生活享受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一些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成为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服务性消费正在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餐饮、衣着加工、医疗、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具有十分可观的消费潜力,对于拉动内需、刺激市场需求、稳定消费市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居民服务性消费与第三产业作为分析目标,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2000-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的不同城市之间的居民服务性消费有较大不同。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值会刺激居民的服务性消费,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即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越多的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刺激作用越不明显。我国东中西部的居民服务性消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棘轮效应,东部最突出,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小,即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越多的区域,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越显著。我国东中西部的居民服务性消费的示范效应均不明显,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即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越少的区域,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越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加入WTO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落后第二产业,尤其是2005年之前,近两年则有较快的增长。文章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给出第三产业FDI落后的解释。文章通过对中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2001-2007年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讨论中国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化程度影响显著,而市场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数据显示,虽然入世以来我国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很多省份2005年之前市场化程度增加速度并不快,而2005年之后有较快的增加,计量检验结果对我国第三产业FDI的增长速度给出了解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建绩  翁睿  
有针对性地选择消费补贴的类型,对于有效刺激消费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04-2007年我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家庭在不同产业的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建立预期收入消费理论下的消费函数模型,根据我国低中高收入水平的居民在不同消费项目上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哪些产业的消费受消费者永久收入预期影响较大,受临时性消费刺激影响较小,从而对国家消费补贴应该针对的产业和人群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良文  梁圣蓉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切入,利用我国1993~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经济全球化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产业集聚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各区域经济全球化水平;从全国来看,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共同作用时,对城镇化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和贸易开放共同作用时,对城镇化的驱动力不明显,甚至抑制城镇化发展;从区域来看,外资依存度高、贸易开放度高的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中部、西部地区次之,产业集聚与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中国城镇化区域性失衡的主要原因;控制变量经济增长、就业结构和城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通过构建服务贸易出口决定模型,利用1982~2010年数据研究中国FDI、第三产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研究发现上述变量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基础上对上述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变量间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有所不同,有的变量间的作用方向发生了逆转,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杰长  齐飞  
基于服务经济时代来临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将习惯性偏好与人口结构两个变量引入服务消费函数。在利用跨省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习惯性偏好和人口结构都是影响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变量;习惯性偏好对服务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结构变量中,少年儿童抚养比与居民服务消费呈正相关关系,老年人口抚养比和男女性别比皆与服务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建议从健全社会保障、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