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6)
- 2023(6224)
- 2022(5386)
- 2021(4836)
- 2020(4462)
- 2019(10534)
- 2018(10320)
- 2017(20672)
- 2016(11600)
- 2015(13461)
- 2014(13846)
- 2013(13867)
- 2012(12929)
- 2011(11485)
- 2010(11534)
- 2009(10855)
- 2008(10994)
- 2007(10180)
- 2006(8648)
- 2005(7872)
- 学科
- 济(52221)
- 经济(52161)
- 业(30366)
- 管理(28979)
- 方法(26141)
- 数学(23753)
- 数学方法(23589)
- 企(22128)
- 企业(22128)
- 农(15927)
- 财(15641)
- 中国(13885)
- 学(11271)
- 农业(10949)
- 地方(10806)
- 收入(9626)
- 贸(9224)
- 贸易(9221)
- 业经(9218)
- 易(8927)
- 制(8807)
- 银(7730)
- 银行(7707)
- 融(7346)
- 金融(7344)
- 行(7318)
- 务(7271)
- 财务(7258)
- 财务管理(7236)
- 和(7103)
- 机构
- 大学(171666)
- 学院(170479)
- 济(73479)
- 经济(71934)
- 管理(63330)
- 研究(58597)
- 理学(54674)
- 理学院(54044)
- 管理学(53082)
- 管理学院(52762)
- 中国(43736)
- 科学(36813)
- 京(36026)
- 农(33479)
- 财(33369)
- 所(30746)
- 研究所(28038)
- 业大(27589)
- 中心(27336)
- 财经(26621)
- 农业(26566)
- 江(26283)
- 经(24156)
- 经济学(23970)
- 北京(22548)
- 范(22537)
- 师范(22296)
- 经济学院(21980)
- 院(20364)
- 州(20178)
- 基金
- 项目(112474)
- 科学(87465)
- 基金(81436)
- 研究(80264)
- 家(71253)
- 国家(70665)
- 科学基金(59388)
- 社会(51240)
- 社会科(48476)
- 社会科学(48459)
- 省(44152)
- 基金项目(43394)
- 自然(37953)
- 划(37162)
- 自然科(37048)
- 自然科学(37031)
- 教育(36924)
- 自然科学基金(36363)
- 资助(33916)
- 编号(32752)
- 成果(26592)
- 重点(25551)
- 部(25408)
- 发(24636)
- 课题(22529)
- 创(22520)
- 科研(22132)
- 教育部(21416)
- 国家社会(21289)
- 大学(21218)
共检索到246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黄金
本文从微观层面对作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个经济发展中心的重要力量的广东、江苏和北京三省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决定要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体现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及工作经历,以及性别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着三省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而其他一些因素诸如就业单位所有制性质、职业种类等等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却呈现出复杂的结论。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 Mincerian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我国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分布变化必然会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7年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空间差异的消费异质性,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与其消费水平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分位点的提升,回归系数明显增大,说明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居民收入对其消费水平的影响逐渐增大。而低分位点主要为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中等分位点主要为河南、河北等中部地区,高分位点主要为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三大地区居民收入分布的变化对居民消费水平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了居民消费异质性的出现;地区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出口发展水平均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文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其中居民收入水平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而在此进程中产生的"消费升级"现象是否存在内部经济关联值得深思。因此,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分析了2009-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八类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发现在观测期内我国城镇居民出现了显著的消费升级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分布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变化显著推动了当前的消费升级趋势,收入分布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延续性,能够在多个滞后期对消费产生驱动作用。同时,经济不确定是消费升级"挤出效应"的核心因素,推动我国消费升级趋势的进一步深化,需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收入分布结构,并控制经济市场不确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昌荣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促进了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进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2018年城镇居民收支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分布变化的消费异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方差所导致的离散效应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大于90%,水平效应占比仅为7%;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水平效应和离散效应最高值均在0.4左右,并以此逐渐向两端下降;高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大于低收入水平居民,且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率差异性会削弱离散效应;由于居民消费结构级别是由低向高演变的,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家庭将长期处于耐用品消费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云波
新世纪之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文章利用山东省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薪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体,但其贡献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并且其边际影响为负;借贷性收入虽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远远小于工薪收入所占份额,但由于分配格局的高度不均等,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2006年超过了工薪收入,成为了导致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大,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两项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份额以及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以递增幅度逐步增大,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因此,我国未来规范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应是增加劳动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增加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的水平及覆盖面等。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分配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主要传导途径。父辈收入也可通过影响子女的所有制、行业和职业等就业特征进而作用于子辈收入,但就业特征这一传导途径的作用幅度要远低于教育。此外,相当大一部分的代际收入弹性无法由教育与就业特征等传导途径得到解释,父母的能力遗传与社会关系等不可观测因素对子女收入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荣兴 孙海涛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的国家统计资料 ,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指出差距扩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分析了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变化 统计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改革15年来,我国职工工资以年均16.4%的速度增长,在总额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占实际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主体多元化、来源多样化的新态势。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描述我国工资改革的现状及工资的构成,并对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来源加以分析和预测。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庆文
文章选取1995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零售业销售总额、批发业销售总额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有机结合进行研究,发现上述序列间存在长期均衡。对标准化协整方程和误差校正模型的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零售业销售总额、批发业销售总额之间形成了长期的、稳定的关系,且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零售业销售总额、批发业销售总额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均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过去十四年内对零售业、批发业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荘
从微观上研究城镇居民的消费,就是对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采用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从微观上对城镇居民家庭纺织品消费的特点进行探讨。通过对1981~1989年按收入分组的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简称《资料》)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耀 王兆阳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利小萍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现阶段收入和分配的基本状况、纯收入增长的特征、农民消费倾向、收入水平及分配差距变动趋势以及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平
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整个农村经济获得了全面高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和宽裕型过渡。然而也应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带来的分配主体多元化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在农村居民收入获得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 这些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变动轨迹如何?收入差距拉开的原因是什么?差异程度是否合理?差异拉大的利弊及限度怎样?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价格因素和生活费成本对各地区城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
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于CHIP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对教育消费结构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于回归方法的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研究——以天津为案例从人口特征的角度所进行的分析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测算及比较分析——基于北京市城镇居民住户调查微观数据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其差别的实证分析
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上海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其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