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5)
2023(13863)
2022(11747)
2021(10782)
2020(9204)
2019(21095)
2018(20843)
2017(40429)
2016(21905)
2015(24337)
2014(24122)
2013(23398)
2012(20900)
2011(18450)
2010(18164)
2009(16184)
2008(15345)
2007(12925)
2006(11026)
2005(9070)
作者
(61438)
(51381)
(51095)
(48448)
(32467)
(24669)
(23003)
(20197)
(19719)
(17963)
(17362)
(17243)
(16187)
(16069)
(15831)
(15632)
(15299)
(15231)
(14799)
(14656)
(12566)
(12495)
(12127)
(11737)
(11573)
(11434)
(11305)
(10992)
(10336)
(10091)
学科
(91982)
经济(91882)
管理(62380)
(58856)
(47577)
企业(47577)
方法(45896)
数学(41825)
数学方法(41161)
中国(24008)
(24002)
(23907)
业经(17854)
地方(16950)
(15925)
农业(15800)
(15784)
贸易(15776)
(15343)
(13631)
财务(13576)
财务管理(13544)
(13532)
理论(13511)
技术(13345)
环境(13020)
企业财务(12835)
(11484)
(11474)
(11121)
机构
学院(298567)
大学(297249)
(123055)
经济(120661)
管理(120469)
理学(106358)
理学院(105241)
管理学(103057)
管理学院(102531)
研究(95251)
中国(69893)
(60990)
科学(60502)
(53487)
(52886)
业大(49177)
(46470)
中心(45002)
财经(43966)
研究所(42834)
(42330)
农业(41844)
(40410)
经济学(38529)
北京(36844)
(36042)
师范(35528)
经济学院(35071)
(35011)
财经大学(33170)
基金
项目(218323)
科学(173193)
基金(162291)
研究(150387)
(144270)
国家(143162)
科学基金(124127)
社会(98361)
社会科(93581)
社会科学(93557)
基金项目(86615)
(85064)
自然(84032)
自然科(82261)
自然科学(82238)
自然科学基金(80738)
(72270)
教育(69978)
资助(66613)
编号(58282)
重点(49011)
(47732)
(46156)
(45684)
成果(43281)
创新(43175)
科研(42914)
国家社会(41886)
计划(41706)
教育部(41051)
期刊
(119766)
经济(119766)
研究(77826)
中国(50158)
学报(49743)
科学(45803)
(45781)
管理(42350)
(40616)
大学(38059)
学学(36568)
农业(30791)
技术(26484)
教育(24463)
(21926)
金融(21926)
财经(20731)
经济研究(20579)
业经(20115)
(17833)
问题(17660)
(16853)
统计(16833)
(15651)
理论(14702)
技术经济(14592)
(14493)
科技(14299)
商业(13832)
决策(13825)
共检索到41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小寒  
兼顾住房的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采用供求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对住房价格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1~2015年间我国38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房价上涨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能促进房价上涨,且随着房价上涨预期增强,这种促进作用越强。据此,提出引导市场预期等促进住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颖  宋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江涛  孙启伟  纪建悦  
与以往直接通过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分析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不同,本文将流动性约束纳入分析框架,指出考虑流动性约束后,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率存在非线性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流动性约束作为门槛变量,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我国34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流动性约束水平降低,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王立婷  谷宇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10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AH模型对住房价格进行拟合,并从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两个角度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土地价格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住房贷款利率、人均收入等六个解释变量在住房价格长期趋势方面有较大作用,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人口是住房价格短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区域的住房价格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极星  周京奎  佟亮  
住房是人口流动中的核心问题,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文把人口流动、城市开放度和住房价格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通过理论模型讨论了人口流动、城市开放度对住房价格影响机制,采用GMM方法对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对住房价格持正向影响,但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开放对住房价格影响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还存在中介效应。城市调控人为切割人口流动路径,导致人口流动机制扭曲。因此,东部地区应利用高房价倒逼机制加快产业转移升级,加大城市开放,发挥城市开放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理顺人口流动机制,防止大中城市住房价格非正常波动,促使城市住房市场回归正常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兰峰  吴迪  
文章从人口空间结构变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截面估计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35个大中城市2010-2015年的人口流动与房价波动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就业密度、城市常住人口规模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后,在流入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15年流入人口占比每提高10%,2015年的房价就会增加19.489%;在人口流入速度更快的城市,房价与之的相关性呈现出从显著到不显著的变化趋势;在对城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城市固定效应对房价存在差异化的促进作用。建议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结合流动人口群体多样性加强和完善社会住房计划,优化住房内部结构,吸引人口流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悦  张学峰  
文章对2000~2009年35个大中城市按住宅价格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组,结合面板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FMOLS模型探讨了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支付能力稳定性比较脆弱;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互为因果关系;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弱并不是普遍现象,仅存在于高房价城市;城市软硬件设施也是影响住宅价格并导致支付能力稳定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让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良性互动,并完善支付能力稳定性较弱城市的软硬件设施,引导住宅需求合理流动,增强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本文所提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李文君  于静静  
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拓展Matlack和Vigdor的模型,考量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会引起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当城市规模处于较大水平时,房价上涨又会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城市规模扩大会显著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但当城市房价已处于较高水平时,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张则会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恩源  朱恩伟  刘洪玉  
本文利用2006-2017年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城市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房价收入比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之间整体上存在均衡关系,多数城市的住房价格能够得到经济基本面因素的良好支持。但是,以一线城市和厦门为代表的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高或上涨过快,无法被基本面因素充分解释。在2015年去库存政策影响下,上述城市住房价格相对经济基本面的偏离进一步扩大。此外,福州、合肥、兰州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住房价格偏离较大,应该作为"一城一策"背景下"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和落实"房住不炒"定位的重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协奎  张练  
通过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及地区差异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价波动会使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时期内出现正向变动,而在长期内正向影响趋于消失;房价波动通过对城市人口数量的影响间接带动房地产投资,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且持续性强;房价上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二线城市所受影响最为强烈,三线城市次之,一线城市最小,但一线城市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呈持续的负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协奎  张练  
通过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及地区差异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价波动会使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时期内出现正向变动,而在长期内正向影响趋于消失;房价波动通过对城市人口数量的影响间接带动房地产投资,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且持续性强;房价上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二线城市所受影响最为强烈,三线城市次之,一线城市最小,但一线城市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呈持续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松涛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简称"巴萨假说")认为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可贸易部门较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提高了非可贸易部门的相对成本,从而提高了非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本文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开放经济体的视角检验了"巴萨假说"对房地产这类典型非可贸易品的适用性。实证分析表明:城市经济开放度水平每正向变动1%,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约0.066%;住房价格波动不仅受到城市经济维度与房地产市场维度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开放经济维度因素的影响。本文结论不仅为预测全球经济衰退以来房价走势提供了新的依据,而且对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实践也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以城市宜居性特征体系的27个指标为解释变量,以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城市宜居性特征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探索城市间房价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静态和动态模型均显示商品住宅价格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但静态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的偏误,动态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由于分离了人们的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使得空间相关性对房价的影响偏误得以部分矫正;城市的经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自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宜居性特征是形成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文化、交通、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剑  臧旭恒  
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强度和时间特征两个维度就房价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总量上看房价上升对居民消费表现为财富效应,但在这背后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来看:房价上升主要是通过预防性储蓄渠道和流动性约束渠道促进了中等、中等偏上收入阶层短期消费的增加,而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并且过高的房价还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产生了持续的挤出效应。从对不同消费类别的影响来看:住房消费所带来的派生效应并不显著,房价上升主要是促进了大额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文教娱乐等"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对食品、衣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黎娜  夏海勇  
人力资本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金融外部性和非市场外部性,人力资本集聚所产生的这些外部性会最终影响到区域工资水平。采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和教师数两个代理变量对人力资本外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每1%的工资差距中,有0.2%-0.3%可以归因为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第三产业的发展、FDI的增加均有助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住房成本与工资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房价增速;人力资本单纯回报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