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4)
- 2023(6037)
- 2022(5102)
- 2021(4616)
- 2020(4046)
- 2019(9484)
- 2018(9278)
- 2017(18957)
- 2016(10145)
- 2015(11695)
- 2014(11704)
- 2013(11581)
- 2012(10561)
- 2011(9508)
- 2010(9557)
- 2009(9020)
- 2008(8819)
- 2007(7649)
- 2006(6609)
- 2005(5789)
- 学科
- 济(56210)
- 经济(56150)
- 方法(35199)
- 数学(32324)
- 数学方法(31921)
- 业(30262)
- 管理(29372)
- 企(24318)
- 企业(24318)
- 财(15338)
- 中国(12372)
- 农(12104)
- 收入(9259)
- 业经(8840)
- 农业(8820)
- 地方(8681)
- 学(8636)
- 理论(8525)
- 贸(7658)
- 贸易(7656)
- 务(7460)
- 财务(7442)
- 财务管理(7424)
- 易(7373)
- 企业财务(7190)
- 融(6903)
- 金融(6902)
- 制(6866)
- 银(6215)
- 银行(6215)
- 机构
- 大学(155384)
- 学院(152724)
- 济(70667)
- 经济(69554)
- 管理(63136)
- 理学(56366)
- 理学院(55880)
- 管理学(54715)
- 管理学院(54448)
- 研究(45586)
- 中国(34086)
- 财(32438)
- 京(30634)
- 财经(26884)
- 科学(25422)
- 经(24704)
- 经济学(24388)
- 经济学院(22242)
- 所(21452)
- 中心(21222)
- 江(20799)
- 农(20707)
- 业大(20595)
- 财经大学(20350)
- 研究所(19408)
- 北京(18872)
- 范(18305)
- 师范(18153)
- 商学(17607)
- 商学院(17458)
- 基金
- 项目(105473)
- 科学(85577)
- 基金(81362)
- 研究(74769)
- 家(69923)
- 国家(69409)
- 科学基金(61462)
- 社会(52061)
- 社会科(49633)
- 社会科学(49626)
- 基金项目(42102)
- 自然(39332)
- 省(39301)
- 自然科(38553)
- 自然科学(38548)
- 自然科学基金(37868)
- 教育(36110)
- 资助(35530)
- 划(33156)
- 编号(28110)
- 部(25015)
- 重点(23199)
- 国家社会(22763)
- 教育部(22498)
- 成果(22303)
- 人文(21560)
- 创(21455)
- 发(21149)
- 大学(20722)
- 科研(20498)
共检索到208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宗胜 马草原
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变动过程中的"阶梯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劳动差别决定着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基本走向,同时市场化体制改革措施的逐次推进,通过"制度诱发型"效率增进与收入差别的相互反馈效应在短期内会放大收入差别,然后政策的效果出现衰减,又引发了再一轮的改革,从而导致了收入差别扩大路径上的"阶梯型"特征。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和前提。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制度变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收入差别效应及程度,防止单纯追求效率的增进而造成收入差别的拉大,有效而恰当的改革措施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率与收入差别的均衡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青
为考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本文选取最低、低、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高、最高共7个收入群体1985~2006年共计22年的收入、消费和物价指数数据,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在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环境及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生 吴超林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与支出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表明,收支不确定性对城镇储蓄存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高于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收支不确定性的影响高于支出不确定的影响。A股成交金额对城镇储蓄存款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股票市场并未对城镇储蓄存款起到明显的分流作用。
关键词:
收支不确定性 城镇储蓄存款 股票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险峰
文章从幸福指数所对应的物质基础、身心以及家庭及社会和人际、个人贡献价值等角度构建模型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间的关联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对于幸福感的正面评价。但同时民众评价幸福感的角度各有不同,其中物质基础是共享评价方面指标,即确保物质才有可能使民众感到幸福;个人的社会贡献要高于社会和谐方面要素,成为影响民众对于是否幸福的评价。研究认为应积极拓宽提升民众增加收入的渠道,形成物质层次以外的关怀;丰富中低收入群体的公众活动来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
幸福指数 收入 增加 关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我国城镇居民所有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MPC)的波动趋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收入阶层的MPC于1988年突然上升以后回落,而最低收入阶层从1990年开始其MPC持续上升,并于2004后开始下降;而其他6个收入阶层的MPC从1988开始持续快速下降,于1994年后下降趋势变缓,但2004年后也快速下降;不同收入阶层的MPC逐步呈现发散的趋势,同时,MPC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易丹辉
中国自建国以来,发生了几次大的制度变动,制度因素是否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是否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其实证研究无疑会为验证各种假说提供丰富多彩的史料与实验室,同时也为我们分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本质特征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君 丁超
科学合理确定水价是当前我国城镇水价改革的关键。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陕西省水价调整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基本用水需求,抑制中高收入家庭超量需求的阶梯水价定价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在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的有效性。
关键词:
阶梯水价 居民用水 供水成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尹向飞 陈柳钦
利用协整等方面理论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收入增长和房地产价格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收入分配不均促进房价快速上涨,收入向20%高收入阶层过度集中和房价快速上涨只存在单向促进关系;(2)房价的快速上涨和财富分配不均存在单向促进关系;(3)最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快速增长不是房价上涨的促进因素,而房价上涨使得最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收入两极分化。要抑制房价,应缩小收入差距;只有控制房价,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两极分化,房地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收入差距 最高收入增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收入是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与规模的主要因素。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收入体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收入对居民旅游消费的作用机理会更加复杂。在充分考虑与控制收入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收入与旅游消费的关系甚为必要。文章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以持久收入假说与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建立包含持久收入、收入不确定性与居民旅游消费的数理分析框架,基于2012年、2016年与2018年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及收入不确定性因素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持久收入对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收入不确定性则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持久收入对低收入群体消费决策的促进作用更高,对高收入群体消费规模的扩张作用则更强。而低收入与低旅游消费群体对收入不确定性相对更敏感。文章既利用持久收入理论及预防性储蓄理论对收入与旅游消费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同时也提出了促进持久收入的稳定、持续及多元化增长,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尤其是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家庭经济条件与保障该群体的旅游消费权利是扩大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持续增长的立足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中华 梁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一度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笔者试图解释这一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居民真实可支配收入、收入变动率与人均金融总额对消费的影响路径,随后建立了理论模型,并用我国城镇居民按收入五等分的分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收入增加对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不统一;收入变动对五组居民消费水平大都有抑制效果;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着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贻忙 周建军 孙倩倩 李文君
基于我国房地产和城镇化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量多元城镇化、门槛效应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资本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技术城镇化跨越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门槛值,其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由显著到不显著再到非常显著,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影响系数的绝对值也转变为较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碧云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1990-200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了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我国城镇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西部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然后滚动回归的结果表明,全国、东部及中西部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然后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居民间相对谨慎系数的差距逐步变小。本文最后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快速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冬林 金晓彤 刘金叶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运用1978~2000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进行了检验 ,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消费 过度敏感性 不确定性 预期 矫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香品 姚慧琴
文章基于区域嵌入性视角,运用多层次线性模型讨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地区消费差距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劳动力财富的消费弹性低且稳定,影响了地区消费差距;金融财富和房屋财富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大,其消费弹性的地区差异也较大,且两者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相比较第一种路径,第二种路径对地区消费差距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在低消费人群中。区域嵌入性视角结论利于政府因地制宜,稳妥启动城镇消费的科学决策。
关键词:
嵌入性 城镇居民消费 消费地区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