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2)
2023(16917)
2022(14788)
2021(13916)
2020(11795)
2019(27444)
2018(27194)
2017(52796)
2016(28899)
2015(32593)
2014(32952)
2013(32760)
2012(30214)
2011(27363)
2010(27559)
2009(25462)
2008(25104)
2007(22456)
2006(19677)
2005(17605)
作者
(85439)
(71391)
(70888)
(67795)
(45255)
(34256)
(32355)
(28130)
(27002)
(25372)
(24276)
(24016)
(22663)
(22461)
(22096)
(21963)
(21654)
(21184)
(20413)
(20398)
(17710)
(17388)
(17369)
(16259)
(16038)
(15844)
(15827)
(15726)
(14414)
(14155)
学科
(122015)
经济(121863)
管理(81240)
(76216)
(62604)
企业(62604)
方法(54501)
数学(47418)
数学方法(46843)
中国(32973)
(32145)
(29521)
地方(29023)
(27256)
业经(25175)
(22394)
(21377)
贸易(21366)
农业(21331)
(20637)
理论(19055)
(18406)
环境(18233)
(17600)
财务(17522)
财务管理(17481)
(17083)
银行(17023)
(16915)
金融(16911)
机构
大学(418935)
学院(414988)
(164476)
管理(161918)
经济(160645)
研究(142460)
理学(140308)
理学院(138582)
管理学(136009)
管理学院(135252)
中国(104628)
科学(90783)
(90110)
(75109)
(73289)
(70712)
研究所(66814)
中心(64181)
业大(63932)
(61604)
财经(60006)
北京(57011)
(56879)
师范(56380)
农业(55527)
(54369)
(51666)
(49951)
经济学(49297)
师范大学(45797)
基金
项目(283919)
科学(222121)
基金(205179)
研究(204629)
(179843)
国家(178379)
科学基金(151807)
社会(127964)
社会科(121026)
社会科学(120986)
(110541)
基金项目(109945)
自然(99893)
自然科(97515)
自然科学(97486)
自然科学基金(95690)
(94025)
教育(93657)
资助(84017)
编号(83655)
成果(68207)
重点(64019)
(62295)
(60865)
(58027)
课题(57825)
科研(54425)
创新(54169)
教育部(52775)
大学(52345)
期刊
(181556)
经济(181556)
研究(122051)
中国(79252)
学报(68692)
(64093)
科学(63070)
管理(56911)
(56700)
大学(51072)
学学(47955)
教育(44843)
农业(43505)
技术(34857)
(33944)
金融(33944)
业经(29429)
财经(28757)
经济研究(28357)
问题(25550)
(24496)
(22779)
图书(21791)
技术经济(20390)
(19924)
科技(19845)
资源(19608)
理论(19521)
商业(18576)
现代(18388)
共检索到607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铭  汤晋  
本文聚焦高铁站点如何影响城镇密集地区区域城市格局演化这一研究命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从整合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展开研究,有助于深层次地揭示高铁站点影响下的区域城市格局演化机理。论文通过理论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在城镇密集地区,高铁站点在城市尺度和区域尺度内的综合可达性与高铁影响下的区域城市格局演化特征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积极效应的产生还依赖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为验证这一假设,本文拟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两个有待验证的结论:(1)城市规模、高铁网络地位和站点区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宇硕  白永平  李慧  
基于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2000-2008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密集区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较好的县域集中于湟水谷地、兰—青铁路沿线一带;密集区经济空间格局呈核心—外围空间结构,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且具有东西分异、南北分异和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特征;2000—2008年,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差异有所减小,其中兰州市区、红古区、白银区和西宁市区保持区域经济核心地位不变,中等水平县域由数量少、斑块状的分散布局转变为范围广、集聚性强的面状空间形态,低增长型县域呈组团式集聚分布于密集区南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苑  
考虑人口流动性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转移效应,建立了一个以财政分权为核心,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区域居民三方互动的完整框架,解释了财政分权下我国整体投资格局呈现重物质资本而轻人力资本,并且落后地区更倾向于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特征的原因。首先构建了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治域中的博弈,然后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区域模型分析了组织域中的博弈,基于二者分离解释的不足,进一步对组织域和政治域进行了关联分析。这种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下基于域之间关联作用的分析表明,以上现象的出现是财政分权下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互矛盾的结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赛赛  冯秀丽  马仁锋  徐晖  范园园  
研究城镇低效用地对于协调城市用地空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数据,从不同城镇低效用地类型出发,在镇域尺度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计量研究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宁波镇域城镇低效用地分布具有显著集聚特征,旧村庄与旧厂矿集聚性强,旧城镇相对离散;旧城镇主要分布于余姚慈溪交界处及奉化;旧村庄团聚于奉化东北部、江北;旧厂矿在余姚形成"聚簇",在市域东南部出现连片"洼地",并主导总体分布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线实  陈振光  
区域城市竞合是一种区域内城市在创造价值与共享收益上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象。文章以产业中的"竞合(co-opetition)"概念为基础,将"竞合"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竞合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区域内城市竞合的研究意义。随后,在对城市竞争力理论脉络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后,将全球化背景下单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城市间竞合相关联,将城市尺度、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相联接,提出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霄  温丙存  
土地发展权虽未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设置,但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扩张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具有渐进性特征,正深刻影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基础上,对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前景进行了一个框架性的拓展分析。研究发现,因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异质性,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将存在迥异的发生机制。国有土地发展权可围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这一具象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农村土地发展权则可围绕特定的"发展权标准单位"这一虚拟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方案、机制设计、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小曙  郑慧玲  李涛  马卫  
从多尺度的视角分析2010、2015和2020年高铁的建设对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可达性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可达性水平在高铁的影响下整体提高,但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其中市域尺度提升最大;(2)可达性水平的地域差异从高铁线路开通到线路呈网状分布逐渐缩小;(3)高铁沿线地区可达性水平变化明显,局部空间关联格局表现为:西安市、咸阳市所辖区县及乡镇低低集聚关联(可达性水平较高),天水市所辖区县及乡镇高高集聚关联(可达性水平较低);(4)尺度方差及其分解结果显示,高铁建设初期,市域尺度可达性变化明显,引起的可达性差异较大。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沿线区县以及乡镇的可达性水平提升,可达性差异显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新  
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密集区,该地区在工业化带动下的乡村城镇化迅速发展,非农业人口比重大,隐性城市化人口多。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环境问题:耕地资源减少,环境承载力降低;水污染严重,环境容量减少;工业污染物集中,小城镇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大;城镇化后生态风险增大。近期苏南乡村城镇化正处于高峰期,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特点,应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小城镇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乡镇合并,实施乡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冉景亮  杨晓宇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在区域战略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融合人力资源价值链、制度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等基本理论,提出了区域人力资源战略的分析框架,并从四个方面对框架的进行深入讨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金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和FDI的大量进入,我国的劳动就业在总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和替代特征。这种区域就业差异与FDI的区域偏向和选择有很大的关联性。其作用机理在于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带来了区域间就业机会特别是非农就业机会的转移。FDI→就业转移→区域就业差异是解释我国转型时期外资与区域就业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铁立,姜怀宇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二战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而广泛出现的一种区域合作现象,这种区域合作是边境区经济行为体的互动过程,受国家边界的影响强烈。从边界的经济属性上分析,边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可归纳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总地看,国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经济行为体对外部市场拓展的愿望使各国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这是一种趋势,会不断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转化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参与合作各方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宇  樊坤  刘洪铎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资下降,二是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本地工资上升。使用现实数据进行了校验后发现,结构升级将给资源型地区带来正向收益,陕西取得的收益最大,山西次之,新疆最低;区域一体化对陕西的影响要大于山西,而新疆由于融入全国整体市场的相对滞后,对区域一体化基本不敏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宇  樊坤  刘洪铎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资下降,二是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本地工资上升。使用现实数据进行了校验后发现,结构升级将给资源型地区带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亘伟  刘志强  
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发展特点为基础,将城市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作为该地区农村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就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评定,同时结合现有农村分类研究内容及特点,形成体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农村建设分类标准,提出保护型、发展型、综合型、外迁型及整治型农村建设类型及建设内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鹏飞  董杨  
传统城镇化是由政府推动和控制的,而新型城镇化是由市场决定的。在评价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城镇化演进模型,并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深入剖析市场主导下企业组织城镇化的各个环节,考察该框架的运作机制及保障机制,提出"政府引导、市场决定、企业组织、社会参与、居民自主"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