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2)
2023(7533)
2022(6322)
2021(5587)
2020(4779)
2019(10584)
2018(10286)
2017(20239)
2016(10798)
2015(12130)
2014(11931)
2013(11464)
2012(10132)
2011(9077)
2010(9180)
2009(8709)
2008(8741)
2007(8048)
2006(7219)
2005(6824)
作者
(29120)
(24735)
(24559)
(23286)
(15811)
(11756)
(11060)
(9298)
(9261)
(8655)
(8414)
(8343)
(8028)
(7940)
(7894)
(7531)
(7223)
(7161)
(7115)
(7023)
(6178)
(5870)
(5839)
(5640)
(5537)
(5531)
(5482)
(5389)
(4885)
(4775)
学科
(43329)
经济(43238)
管理(38956)
(35880)
(30384)
企业(30384)
方法(16838)
(16466)
数学(14636)
数学方法(14532)
中国(14166)
(13977)
(12719)
业经(10565)
(9718)
财务(9702)
财务管理(9683)
(9613)
企业财务(9286)
(8891)
金融(8888)
(8738)
银行(8729)
(8328)
农业(8290)
体制(8196)
(7489)
地方(7171)
环境(7115)
(7035)
机构
大学(156057)
学院(153932)
(70209)
经济(68910)
管理(60200)
理学(51757)
理学院(51246)
研究(51029)
管理学(50630)
管理学院(50329)
中国(39098)
(36958)
(31407)
财经(28830)
科学(26922)
(26233)
(24387)
经济学(23627)
(23491)
中心(23132)
研究所(21689)
财经大学(21607)
经济学院(21326)
(21180)
北京(19477)
业大(19235)
(18520)
师范(18350)
(18272)
(17648)
基金
项目(102730)
科学(83066)
基金(78364)
研究(76898)
(68087)
国家(67138)
科学基金(58374)
社会(53760)
社会科(51038)
社会科学(51028)
基金项目(41073)
(38423)
自然(35234)
教育(35079)
自然科(34410)
自然科学(34401)
自然科学基金(33845)
(32103)
资助(31210)
编号(29107)
(26088)
(24334)
成果(24333)
国家社会(23712)
重点(22866)
(21892)
教育部(21816)
(21330)
人文(21186)
创新(20533)
期刊
(79387)
经济(79387)
研究(49829)
中国(32526)
(30148)
管理(23953)
学报(21433)
科学(20943)
(20770)
大学(17614)
学学(16694)
(16595)
金融(16595)
财经(15496)
农业(13431)
(13342)
教育(13320)
经济研究(12878)
业经(11785)
技术(11667)
问题(10439)
(7973)
世界(7879)
现代(7272)
(7227)
技术经济(7032)
财会(6937)
国际(6909)
(6706)
理论(6649)
共检索到234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光杰   杨馥萍  
聚焦于祖孙间的隔代传递效应,基于CFPS数据,采用残差回归法估计祖辈教育水平对孙辈人力资本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发现,祖辈教育水平短期上有助于提升孙辈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长期上则能够提高孙辈的最终受教育年限。根据父辈特征将样本划分为低资源家庭和高资源家庭分别进行回归后发现,从祖辈到孙辈的直接人力资本传递在父辈资源丰富的家庭中更为明显,即祖辈和父辈的资源投入存在倍增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学龄前照料质量是人力资本隔代传递的重要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诗婧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体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传递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间的数据,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将父母与其子女信息进行匹配后,本文主要采用Sobel单侧检验和Bootstrap这两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两种检验方法均得出相似结论,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中发挥中介作用,约占总效应的33%左右。同时,与其他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相比,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提高的贡献较大。本文进一步发现虽然父母教育人力资本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较大,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也值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除了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外,促进收入平等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隔代抚育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的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隔代抚育并未给第一代留守儿童带来突出问题,而到了第二代留守儿童时,隔代抚育问题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共识。可见,隔代抚育经历了一个问题化的过程。隔代抚育的问题化主要表现为祖代对孙代的管教能力不足、管教权威有限、管教意愿不强和管教方法落后。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分析隔代抚育问题化的形成机制,发现隔代抚育的问题化并非仅隔代抚育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权力结构变化、学校教育公共性弱化、家庭抚育的去社区化、互联网时代育儿环境复杂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产物。“亲代陪读”是农民家庭应对隔代抚育问题化的一种方式,但“亲代陪读”意味着抚育和教育压力向家庭进一步集聚,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家庭的抚育困境。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决定了隔代抚育模式在中国农村还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主体的共同力量,坚持系统思维,尽可能减少隔代抚育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儿童在隔代抚育模式下仍然能够健康成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隔代抚育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的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隔代抚育并未给第一代留守儿童带来突出问题,而到了第二代留守儿童时,隔代抚育问题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共识。可见,隔代抚育经历了一个问题化的过程。隔代抚育的问题化主要表现为祖代对孙代的管教能力不足、管教权威有限、管教意愿不强和管教方法落后。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分析隔代抚育问题化的形成机制,发现隔代抚育的问题化并非仅隔代抚育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权力结构变化、学校教育公共性弱化、家庭抚育的去社区化、互联网时代育儿环境复杂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产物。“亲代陪读”是农民家庭应对隔代抚育问题化的一种方式,但“亲代陪读”意味着抚育和教育压力向家庭进一步集聚,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家庭的抚育困境。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决定了隔代抚育模式在中国农村还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主体的共同力量,坚持系统思维,尽可能减少隔代抚育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儿童在隔代抚育模式下仍然能够健康成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隔代抚育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的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隔代抚育并未给第一代留守儿童带来突出问题,而到了第二代留守儿童时,隔代抚育问题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共识。可见,隔代抚育经历了一个问题化的过程。隔代抚育的问题化主要表现为祖代对孙代的管教能力不足、管教权威有限、管教意愿不强和管教方法落后。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分析隔代抚育问题化的形成机制,发现隔代抚育的问题化并非仅隔代抚育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权力结构变化、学校教育公共性弱化、家庭抚育的去社区化、互联网时代育儿环境复杂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产物。“亲代陪读”是农民家庭应对隔代抚育问题化的一种方式,但“亲代陪读”意味着抚育和教育压力向家庭进一步集聚,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家庭的抚育困境。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决定了隔代抚育模式在中国农村还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主体的共同力量,坚持系统思维,尽可能减少隔代抚育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儿童在隔代抚育模式下仍然能够健康成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芳  车延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芳  车延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新铭  王博  
文章运用CGSS(2003)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教育等级、部门、经验、地区以及家庭等因素对中国城镇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2003年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为8.3%,教育边际收益率递减依然没有发生,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回报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会提高人力资本回报;另一方面与以往多数研究不同,就业的部门差异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但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女人力资本的形成有显著稳定的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老年家庭消费逐渐成为影响内需扩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在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隔代照料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传导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照料孙子女有利于促进中老年家庭总体消费水平和享用型消费支出占比的提高,降低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特别是医疗支出占比。消费水平越高,隔代照料对消费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越小。机制分析发现,隔代照料通过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支持、家庭社会互动水平以及互联网使用等影响中老年家庭消费。对子女的赡养期望会削弱隔代照料对中老年家庭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消费视角探讨了隔代照料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隔代照料行为和中老年家庭的消费行为,为发挥中老年群体在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爱丽  郑逸芳  许佳贤  孙小宇  
人力资本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非农就业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贫困家庭的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分别为0.81和4.34,明显低于非贫困家庭的0.87和6.28;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健康对贫困的缓解作用比教育更为明显。与绝对贫困相比,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更有利于农村家庭摆脱相对贫困状况。此外,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均能够通过提高非农就业水平进而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因此,提出了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医疗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增强其基础性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合理引导并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薇  郑浩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摆脱贫困十分重要,但是数据显示,相比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普遍地无法、或者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较高教育。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模型,从教育投资的风险和决策的角度解释低收入家庭持续性贫困的问题。本文模型表明:家庭贫困带来的风险溢价会成为其投资中的一项额外成本而削弱教育投资的吸引力,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教育投资决策。分样本处理和Chow式统计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即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更低;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极强或极弱的个体,收入的变动对他们投资意愿的改变有很强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阙祥才  舒黎  
基于武汉市J乡564户农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系统检视了农村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由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具体而微过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中,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贫困家庭的子辈通过复制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复制父辈贫困,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靖雯  麦东仁  龚六堂  
本文考察了以“新农保”为代表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养老金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隔代抚养参与率,该负向影响在女性老年人和孙辈数量更多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养老金对隔代抚养参与率的影响渠道在于代际间联系的弱化,养老金不仅减少了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可能性,还会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产生挤出效应。隔代抚养会提高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而领取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该负面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史薇  
本文以"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倾向值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获得的访谈资料,研究隔代照料对城市双职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隔代照料对城市双职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有显著挤出效应,并且该效应在使用倾向值加权方法控制隔代照料的内生选择性后仍然显著;(2)受隔代照料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常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会低估隔代照料的挤出效应,基于三种倾向值贪婪匹配的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健性;(3)家庭经济收入对隔代照料与城市双职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具有调节效应,隔代照料对中低收入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挤出效应尤为明显,且家庭经济收入越低挤出效应越大,对高收入家庭则没有显著影响。在全面两孩政策推行、女性高劳动参与和快速人口老龄化时代,对城市双职家庭在婴幼儿照料问题上面临的实际需求和突出困难,既要倡导代际亲情互助,充分发扬家庭领域隔代照料的优良传统;还要积极探索将隔代照料纳入正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引导其向科学化、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不同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成  
不同的人力资本拥有者与相应的工作职位相匹配,就会大大提高社会效率,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种匹配常常难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必要途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的信号传递机制具有范围经济的特征。在大学招生考试、大学排行、高校扩招、大学更名时,要考虑人力资本信号传递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