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8)
2023(14521)
2022(12424)
2021(11419)
2020(9899)
2019(22496)
2018(22400)
2017(43462)
2016(23675)
2015(26524)
2014(26269)
2013(26135)
2012(23604)
2011(20869)
2010(20890)
2009(19355)
2008(19078)
2007(16674)
2006(14613)
2005(12996)
作者
(69375)
(57762)
(57720)
(54577)
(36975)
(27712)
(25968)
(22713)
(21958)
(20632)
(19850)
(19662)
(18615)
(18291)
(17925)
(17614)
(17228)
(17143)
(16543)
(16490)
(14529)
(14173)
(14104)
(13247)
(12980)
(12904)
(12803)
(12715)
(11603)
(11563)
学科
(100195)
经济(100079)
(90609)
(81420)
企业(81420)
管理(79813)
方法(48335)
数学(39136)
数学方法(38578)
(30155)
业经(30121)
(29173)
中国(23180)
(21650)
财务(21582)
财务管理(21561)
农业(21392)
企业财务(20428)
(20293)
技术(19520)
理论(18611)
(18387)
地方(18185)
(17154)
(16279)
(15641)
贸易(15633)
(15200)
(15143)
环境(14994)
机构
学院(339780)
大学(336039)
管理(140213)
(133222)
经济(130429)
理学(121664)
理学院(120396)
管理学(118165)
管理学院(117573)
研究(108968)
中国(82448)
(71595)
科学(70696)
(60402)
(59901)
(55473)
业大(53574)
研究所(50771)
(50154)
财经(48910)
中心(48841)
农业(47319)
北京(44751)
(44524)
(42129)
师范(41726)
(40408)
(40133)
经济学(38680)
商学(37031)
基金
项目(235264)
科学(185814)
基金(171607)
研究(168876)
(150373)
国家(149093)
科学基金(129162)
社会(105629)
社会科(100125)
社会科学(100098)
(93322)
基金项目(91444)
自然(86743)
自然科(84786)
自然科学(84769)
自然科学基金(83209)
(77729)
教育(76241)
资助(71000)
编号(68446)
成果(53282)
重点(52481)
(50847)
(50641)
(50066)
创新(46621)
课题(46361)
科研(45474)
(45236)
大学(43014)
期刊
(146353)
经济(146353)
研究(95094)
中国(59125)
(54760)
管理(54046)
学报(53869)
科学(51020)
(47033)
大学(40012)
农业(38368)
学学(38143)
教育(31265)
技术(30574)
业经(26351)
(24840)
金融(24840)
财经(23145)
经济研究(22368)
(22122)
(19740)
问题(19191)
技术经济(18778)
科技(17014)
现代(16646)
资源(16398)
图书(16106)
统计(15731)
理论(15545)
(15378)
共检索到486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湘毅  刘家明  唐承财  
城镇型矿业遗产与所在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存在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也因此面临更多压力,对其开展专门研究极为必要。本研究在字词释义分析和相关概念回顾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型矿业遗产的定义。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和国家矿山公园中矿业遗产的分析,认为城镇型矿业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下又可以分为多个亚类;通过对典型项目的归纳和比较,认为城镇型矿业遗产构成较为多样、遗产整体区域融合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多呈点块状集聚分布、遗产环境复杂且风险较大。最后,研究将城镇型矿业遗产利用模式归纳为3种,即教育-博物馆模式、游憩-公园模式和多功能-综合体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捷  陆林  
对矿业遗产及其旅游的概念作出界定,探讨矿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步骤,总结其旅游开发模式,认为在宏观上有矿区单独开发,与周边工业遗产、与矿业城镇以及与其他旅游景区联合开发等模式;在微观上包括改造、营建和组织过程。分析了铜陵矿业遗产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矿业遗产旅游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铜陵发展矿业遗产旅游应采取的模式,并认为铜官山和金牛洞是铜陵发展矿业遗产旅游的突破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国华  涂海丽  邹晓明  
江西境内长期以来进行矿产开采留下来的矿业遗产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价值,旅游开发不失为保护和继承这些矿业遗产的可行办法。各种矿业遗产资源禀赋不同,在进行旅游开发之前有必要进行价值评价。本文在对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评价国家标准及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四层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并利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一致性检验和各矿业遗产地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江西矿业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有待提升。在11个矿业遗迹中中,德兴古矿遗址旅游资源禀赋最高,最具开发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为回应学术界关于旅游研究范式转型中提出的旅游研究应更关注的公平与权利、道德与责任问题,根据遗产旅游的现实发展需要,研究以国际宪章与法规关于遗产责任的表述为出发点,根据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本质属性特征,借鉴企业社会责任和负责任旅游的概念界定方式,提出"遗产责任"的学术概念,并根据遗产与遗产旅游的内涵对遗产责任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遗产责任研究的"什么是遗产责任""谁的遗产责任""不同的遗产责任行动对遗产价值再现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什么影响"3大核心研究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佳雨  徐敏  刘伟国  戴湘毅  
我国工业遗产面临本体认知、保护方式、公众参与三方面困境。遗产区域作为新兴遗产保护理念,在提高遗产价值认知、合理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和加强公众参与方面具有综合效益,有利于解决工业遗产时间连续性模糊和空间完整性破碎问题。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例,通过探讨工业遗产资源保护、遗产区域生态修复、遗产游憩系统构建和遗产管理维护体系四个方面,意在探索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形成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常柏  唐贤衡  
资源型城镇作为一类特殊的城市,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曾创下辉煌的业绩。但随着一种异化的消费主义倾向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矿业资源型城镇已经日益陷入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劣、转型窘迫之中。为此,本文从揭示消费主义的本质与危害的视角,审视人类消费对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探究矿业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中科   穆娇   曹银贵   陈美景  
<正>核心提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和原贫困地区存在着“三区先天耦合”“三重循环困扰”“三生重构驱动”的关系。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面向“人”“地”“业”共生路径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稳妥推进资源型矿业城镇“三生空间”重构,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张朝枝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比较容易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关雪凌  周敏  
矿业城市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供给和工艺原材料提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中国的其他地区一样,矿业区域正经历着城镇化大潮。选用STIRPAT模型,研究2005—2011年矿业区域城镇化和其他因素对能源消费及其引起的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镇化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钟林生  齐晓波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其概念存在一定争议,暂时将其称之为农业文化遗产。本文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特征。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属于一种遗产旅游,从本质上区别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特色明显、分布范围广、脆弱性和敏感性高、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长松  李舒涵  王亚男  
水文化遗产属于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物质类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其中水利工程遗产是水文化遗产的主体内容。北京水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北京城市在历史上的发展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水利工程遗产也是北京水文化遗产的主体部分,并衍生出了丰富的非物质水文化遗产。北京物质类水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以河流为骨架,主要分为五个遗产集聚区域。在时间分布上,清代最多,次之为明代和元代。北京水资源变化巨大,众多水文化遗产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或消失,亟需进行高效的保护和管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马波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在升温,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涉及范围、保护状况与利用方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依然比较模糊。本文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主要条款,认为这两个权威文件是释疑解惑的关键,并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主线,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时的保护与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宫丽娜  
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50个世界工业遗产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阶段性递增的特征;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大部分集聚于欧洲、整体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产业分布上呈现出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比重大的特征;从登录标准来看呈现出具有较强的科技价值的特征。从世界遗产的视角分析世界工业遗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的识别、认定和保护性再利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丽虹  岑瑜  于丽英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引起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动因出发,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振华  李建军  毕于建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这在促进中国城乡融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人口的城镇化。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并成为城市的常驻市民会大大增加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难度。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采用何种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值得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