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8)
- 2023(4862)
- 2022(3898)
- 2021(3580)
- 2020(2918)
- 2019(6501)
- 2018(6046)
- 2017(12143)
- 2016(6118)
- 2015(6921)
- 2014(7015)
- 2013(6720)
- 2012(5713)
- 2011(5053)
- 2010(5321)
- 2009(5416)
- 2008(4139)
- 2007(3673)
- 2006(3383)
- 2005(3281)
- 学科
- 融(24280)
- 金融(24279)
- 济(23446)
- 经济(23426)
- 银(21151)
- 银行(21149)
- 行(20635)
- 业(16310)
- 中国(16037)
- 管理(14959)
- 企(13527)
- 企业(13527)
- 中国金融(10846)
- 财(8770)
- 制(8355)
- 地方(7985)
- 土地(7509)
- 方法(7064)
- 农(6971)
- 数学(6242)
- 数学方法(6180)
- 务(5994)
- 财务(5977)
- 财务管理(5968)
- 业经(5859)
- 企业财务(5778)
- 学(5396)
- 农业(5137)
- 发(5053)
- 体(4969)
- 机构
- 学院(79311)
- 大学(77643)
- 济(33206)
- 经济(32340)
- 中国(28412)
- 管理(28225)
- 研究(25752)
- 理学(23555)
- 理学院(23295)
- 管理学(22890)
- 管理学院(22754)
- 财(17754)
- 京(16517)
- 中心(15226)
- 银(14901)
- 银行(14412)
- 融(14137)
- 财经(14013)
- 金融(13871)
- 行(13537)
- 科学(13405)
- 经(12748)
- 江(12384)
- 农(12122)
- 人民(12010)
- 经济学(11735)
- 所(11706)
- 国人(10931)
- 中国人(10879)
- 中国人民(10804)
- 基金
- 项目(51675)
- 科学(40410)
- 研究(39728)
- 基金(37276)
- 家(31691)
- 国家(31412)
- 科学基金(27171)
- 社会(25802)
- 社会科(24633)
- 社会科学(24629)
- 省(20542)
- 基金项目(19600)
- 教育(17755)
- 划(16606)
- 编号(16239)
- 自然(16011)
- 自然科(15609)
- 自然科学(15604)
- 自然科学基金(15301)
- 资助(14964)
- 成果(13186)
- 发(11909)
- 重点(11788)
- 课题(11567)
- 部(11340)
- 创(11158)
- 国家社会(11141)
- 融(10674)
- 性(10518)
- 创新(10482)
共检索到128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霄 张银政
推行城镇土地金融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创新城镇土地资本化路径的重要内容。在对城镇土地金融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将城镇土地金融划分为政策性土地金融和商业性土地金融,主张以政策性土地金融参与宏观调控,并有效引导商业性土地金融,实现城镇土地资本化增值"涨价归公",促进城镇房地产市场有序、稳定发展。
关键词:
城镇土地 城镇土地金融 土地基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武斌 延军平 薛东前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分为萌芽、准备、建设和高级四个阶段,制度化的生态责任和义务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要步骤和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生态义务制势在必行,生态义务理应成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从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视角,文章界定了生态义务制的法制内涵与特性。作为新型的义务形式,生态义务制可以与其他宪法规定的义务制有效联结起来。文章认为,生态义务制的实现关键在于:一是从法律关系明确生态环境的责任客体和责任主体;二是从制度上设计出履行生态义务制度的框架与运行机制。生态义务制度的实行,需要动员包括政府在内的全民责任。政府作为公权力组织,负有生态规划、管...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义务 责任主体 制度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雅莉 张明斗
以民生为根本导向的民生型城镇化,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本质需求,呈现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及共享性的基本特征,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民生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运行框架的全面分析及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城镇化主导力量、推进方式及土地制度方面的比较,认为转换思维模式,回归城镇化本位、优化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四大系统、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及营造优质的外部环境等成为民生型城镇化的优化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遥 张广逍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提出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净零时间表。传统的绿色金融无法满足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求,导致各国距离实现净零目标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转型金融的概念出发,阐述转型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转型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并结合国际市场实践明确转型金融的发展前景。进而通过阐释转型金融发展的逻辑机理,对比分析国际上主流的转型融资方法,形成转型金融发展框架的五大核心要素。为此,今后应加强顶层政策体系的协同与约束力度、统一和完善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并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相关的理论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耀敏 王伟
为尽可能防止"政府失灵""内部人控制"和寻租现象,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非常必要。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监督机制和权力结构,结合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从制度安排及协调机制、监督内容设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响东 蔡俊 顾安
本文试图从金融的分析视角对当前信托公司开展的和金融有关的信托业务进行分析,搭建可行的分类框架,为业界理清业务模式和监管层出台更为切实可行的监管文件提供一种参照系。
关键词:
信托 信托公司 信托业务分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杨 严金明 石义
研究目的: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解释。研究结论:在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中,要以国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契合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与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霄
建立和完善城镇土地金融制度是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路径,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土地产权束分离的角度,主张在显化和强化国家土地所有权经济权益的基础上,构建政策性土地金融和商业性土地金融,引导城镇土地实物"资本"向权利"资产"转化,实现"涨价归公",调节土地级差收益在不同区域、利益群体间的合理分配,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城镇土地 城镇土地金融 土地基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小军
经济适用住房是国家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推出的一项住房改革重要举措。本文全面分析了影响经济适用住房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5个因素,从经济适用住房金融制度框架设计着手,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金融支持体系的总体构想。
关键词:
经济适用住房 金融支持 制度安排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活动特点,观察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暴露,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各种监控方式的内涵、主要操作手法、适用的范围以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助于建立起全球性金融衍生工具监控框架设计体系。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暴露 监控框架设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金荣 刘威
文章结合目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特点、发展状况及内审制度框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框架体系,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实现路径,以期促进金融控股集团的持续发展,并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万海霞 孙旭
在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如何让更多参与者放心去经营自己的主业,这是供应链参与者的共同愿望。本文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信用的演变与区块链技术入手,分析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信用的演变过程和区块链技术的特征,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框架,并依据此框架给出了解决信用问题的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师修繁
作为新兴信息技术,区块链凭借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等诸多优势,悄然颠覆着传统金融体系。本文从区块链核心技术入手,探究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区块链技术将有效激发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实务上的应用。基于此,围绕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从重构信息流、扩大授信范围、提升运作效率等角度,设计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框架。从最终的应用优势与要点来看,此框架于对金融机构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效率以及业务处理严谨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许颖 黄匡时
本文在梳理以人为本城镇化理念和政策形成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指标和政策框架进行深入探讨,认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基本内涵不仅体现在形式城镇化,即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质城镇化,即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包括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健康、绿色、可持续、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养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全覆盖、稳定的就业岗位和体面的居住。传统以GDP为核心的城镇化思路忽略实质城镇化而片面追求形式城镇化,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实质城镇化为重点和关键,其政策框架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人的素质为基石,以人的就业为关键,以人的保障为支撑,以人的居住为重点。
关键词:
以人为核心 城镇化 绿色城镇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军
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等著名国际金融机构以 及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定期发布金融稳定报告。但学术界并未就金融稳定的内涵和如何维护 金融稳定等问题达成共识。本文就国际金融从业人员和学者等对金融稳定内涵的界定进行了 综述,并对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和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币值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