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7)
- 2023(8392)
- 2022(7493)
- 2021(6822)
- 2020(6111)
- 2019(14419)
- 2018(14313)
- 2017(28540)
- 2016(15684)
- 2015(17877)
- 2014(18075)
- 2013(18116)
- 2012(16856)
- 2011(15092)
- 2010(14981)
- 2009(14015)
- 2008(13694)
- 2007(12267)
- 2006(10636)
- 2005(9421)
- 学科
- 济(70425)
- 经济(70365)
- 管理(37893)
- 业(37622)
- 方法(30877)
- 数学(28100)
- 数学方法(27872)
- 企(26763)
- 企业(26763)
- 农(21820)
- 地方(19944)
- 中国(18718)
- 财(15941)
- 学(15102)
- 农业(14988)
- 业经(12557)
- 贸(12159)
- 贸易(12152)
- 易(11701)
- 制(11032)
- 环境(10054)
- 地方经济(9964)
- 土地(9919)
- 和(9298)
- 发(8869)
- 融(8712)
- 金融(8709)
- 银(8577)
- 银行(8553)
- 务(8252)
- 机构
- 大学(218362)
- 学院(218071)
- 济(91976)
- 经济(89930)
- 管理(82809)
- 研究(75610)
- 理学(71183)
- 理学院(70294)
- 管理学(69114)
- 管理学院(68696)
- 中国(57102)
- 科学(47122)
- 京(46549)
- 农(41427)
- 财(40766)
- 所(38995)
- 中心(36149)
- 研究所(35338)
- 江(34788)
- 业大(34694)
- 农业(32482)
- 财经(32306)
- 范(30181)
- 师范(29934)
- 经(29133)
- 经济学(28898)
- 北京(28665)
- 院(27033)
- 州(27003)
- 经济学院(26415)
- 基金
- 项目(146495)
- 科学(114367)
- 研究(107021)
- 基金(104930)
- 家(91002)
- 国家(90249)
- 科学基金(76697)
- 社会(67630)
- 社会科(63922)
- 社会科学(63901)
- 省(59845)
- 基金项目(56799)
- 自然(49096)
- 划(49042)
- 教育(48603)
- 自然科(47842)
- 自然科学(47827)
- 自然科学基金(46955)
- 编号(44180)
- 资助(42482)
- 成果(35548)
- 发(33311)
- 重点(33049)
- 部(32414)
- 课题(30653)
- 创(29731)
- 科研(28219)
- 创新(27965)
- 国家社会(27436)
- 教育部(27328)
共检索到325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基于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数据,构建了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评价模型,划定了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度的分级标准,对安徽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弱,呈现土地快速扩张态势;土地显著扩张是安徽省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全省共有8个城市表现出土地显著扩张,3个城市表现出土地明显扩张,3个城市表现出人地基本协调,仅有2个城市表现出人口明显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地显著扩张和土地明显扩张城市主要集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人口明显增长城市的分布重心则相对北移,主要集中在皖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人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姜鲁光
论文基于改进后的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和城市紧凑度,利用49个高铁城市2004、2013年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等数据,对中心城市的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高铁新城和母城的空间位置关系选取4个案例城市进行新城建设与规划的适宜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铁新城中心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较弱,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占65.31%,相应地人口与城市用地分别占55.01%、58.13%;其次是人地基本协调型,数量为13个,相应地拥有39.75%的人口和33.57%的城市建设用地。2)在高铁战略下新建的案例高铁新城主要分为"飞地式"、"城市副中心式"和"双城式"...
关键词:
空间扩张 人口增长 协调性 高铁新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鹏超 张宏敏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Kernel密度分析、均衡度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分析河南省18个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的演变特征、协调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城市土地扩张速度整体上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二者增量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以郑州、洛阳、漯河等核心城市增长为主和以安阳、南阳、信阳等边缘城市增长为辅的核心一边缘形式。(2)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增量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均衡型为主,其城市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安阳、洛阳为轴线的西北部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空间协调性较弱,以土地超前发展为主,其城市主要集中在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以郑州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3)预测结果表明2003年之前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保持同步,之后二者关系出现失调;2030年城市人口与土地规模分别为3474万人、2710km2,结果比较可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子晨 郭江江 郑圣明
在系统科学指导下构建"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复合系统模型,以1999—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安徽省近15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二者协调性呈现持续稳定上升态势,安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较好;与此同时,也存在R&D经费投入相对滞后,落后于经济增长和R&D人员投入增长水平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研发经费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保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速相匹配成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复合系统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协调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晴宇 李月芬 解小雨
我国系统协调性研究多以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构建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系统间的不确定性。而集对分析主要用于处理问题的不确定性,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集对分析对位于长吉图区域的长春、九台、吉林、蛟河、敦化、延吉、龙井、和龙、图们以及珲春等10座城市的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系统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除龙井与和龙以外,其他城市均已达到基本协调状态,但有些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未能满足人口集聚所需,并且所有城市的协调性都十分不稳定。从2006-2012年数据来看,长春、吉林、延吉以及图们的系统协调性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勤 高冰松 郑军
城镇人口的分布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重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的特征和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目标要求,通过科学预判,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分区策略,引导城镇人口在省域范围内的合理分布,将促进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安徽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他资源环境约束地区的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环境 约束 城镇人口 分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乐勤 陈素平 陈保平 张勇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1年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2015、2020年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6-2011年,安徽省土地利用与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均呈上升态势;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由1996年的0.4958提升至2011年的0.6682,年均值为0.5442,处中度耦合协调状态;2015、2020年耦合协调度预测值分别达到0.6985、0.7821。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志强
论文在分析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与城镇化发展两个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匹配度。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宣城市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呈现帕累托改进态势,但两者之间存在功能与时间上的不协调,显现出"城镇化滞后-金融滞后-城镇化滞后"态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雪爽 包安明 常存 张鹏飞
以新疆20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新疆1990—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序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1990—2013年人均用地约束构建协调性系数和经济弹性系数,探讨新疆城市发展的人地配置协调性。结果表明:(1)新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大,扩张速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2)新疆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天山北坡城市扩张幅度最大,南疆城市扩张速度最快,东疆和北疆城市的扩张过程相对平稳。(3)通过评价新疆城市人地配置协调性,发现土地—人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勤
文章构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指标,衡量全国和各省区的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并通过模型量化其影响因素的具体效应。研究表明我国近二十年来,全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基本不协调,土地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通过对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省份基本协调的年份只有一半左右,而且东部地区的协调度还不及中、西部地区;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但作用没有产业结构明显,经济开放程度影响最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一松
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以肥西县为例,从分析该县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探索其发展优势与条件,指出存在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二者中间的协调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科技创新 SWOT分析 协调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钰
以安徽省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信贷总量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信贷投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间相关性和信贷与经济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投放 经济增长 可持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奇中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各行其道,不同步、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质量,推动"四化"同步,就必须找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切入口,加快政策和体制创新步伐,打通两者互动发展的阻碍,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和供给能力,实现两者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结构调整 改革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