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7)
- 2023(18504)
- 2022(15848)
- 2021(14530)
- 2020(12575)
- 2019(28536)
- 2018(27959)
- 2017(53230)
- 2016(28788)
- 2015(32339)
- 2014(32074)
- 2013(31532)
- 2012(29024)
- 2011(26117)
- 2010(26115)
- 2009(24343)
- 2008(23741)
- 2007(21305)
- 2006(18808)
- 2005(16796)
- 学科
- 济(128681)
- 经济(128471)
- 管理(84305)
- 业(80523)
- 企(64539)
- 企业(64539)
- 方法(53006)
- 数学(46850)
- 数学方法(46279)
- 农(34551)
- 财(33845)
- 中国(31990)
- 地方(27347)
- 业经(26759)
- 制(26230)
- 学(25887)
- 农业(23494)
- 贸(21349)
- 贸易(21342)
- 易(20693)
- 务(19948)
- 财务(19867)
- 财务管理(19815)
- 企业财务(18806)
- 银(18540)
- 银行(18480)
- 融(18410)
- 金融(18405)
- 环境(18329)
- 体(17679)
- 机构
- 大学(412848)
- 学院(411786)
- 济(174980)
- 经济(171437)
- 管理(156749)
- 研究(141573)
- 理学(135228)
- 理学院(133699)
- 管理学(131246)
- 管理学院(130498)
- 中国(106118)
- 科学(87018)
- 京(85534)
- 财(81267)
- 农(74052)
- 所(72082)
- 中心(66237)
- 研究所(65459)
- 财经(64195)
- 业大(63759)
- 江(62791)
- 经(58177)
- 农业(58033)
- 经济学(54682)
- 北京(53238)
- 范(52065)
- 师范(51417)
- 州(50802)
- 院(50629)
- 经济学院(49043)
- 基金
- 项目(279340)
- 科学(219177)
- 基金(204230)
- 研究(198154)
- 家(180706)
- 国家(178971)
- 科学基金(152290)
- 社会(128237)
- 社会科(121463)
- 社会科学(121430)
- 省(109377)
- 基金项目(108060)
- 自然(99355)
- 自然科(97034)
- 自然科学(97001)
- 自然科学基金(95283)
- 划(92054)
- 教育(90680)
- 资助(83161)
- 编号(78272)
- 成果(63716)
- 重点(63477)
- 部(61497)
- 发(59899)
- 创(57740)
- 课题(54364)
- 科研(54327)
- 创新(54169)
- 国家社会(53874)
- 教育部(52582)
- 期刊
- 济(196511)
- 经济(196511)
- 研究(118218)
- 中国(81635)
- 学报(69989)
- 农(67707)
- 财(64569)
- 科学(62179)
- 管理(57612)
- 大学(52385)
- 学学(49960)
- 农业(44743)
- 融(37655)
- 金融(37655)
- 教育(36283)
- 技术(35029)
- 财经(32372)
- 经济研究(31702)
- 业经(30260)
- 经(27840)
- 问题(25567)
- 业(23582)
- 统计(21197)
- 版(21004)
- 技术经济(20687)
- 贸(19625)
- 策(19234)
- 理论(18698)
- 科技(18676)
- 世界(18281)
共检索到61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黎明 乔东平
文章基于对河北省霸州市、湖北省赤壁市和重庆市合川区三个县级行政区域城镇贫困居民的抽样调查,考察了城镇医疗保障制度降低贫困居民就医经济负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但由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实际报销比例偏低、贫困居民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有限以及大量贫困居民存在灾难性医疗支出,他们的就医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在住院治疗中,降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城镇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关键词:
医疗救助 医疗保障 经济负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黎明 张秀兰
解决低保户看病难问题事关社会底线公平。文章基于2005年三个西北城市的17 690个样本对低保户就医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国医疗机构扭曲的激励机制和偏重住院报销的给付结构,低保户和非低保户两个群体都倾向于自己购药处理日常病患,而减少了门诊利用,经常面临生存危机的低保户由此拖延病情直至病情严重;个人账户既不能横向分散不同人群的疾病风险,也不能纵向分散个人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疾病风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中青年低保户对住院服务的利用,但对老龄低保户没有效果。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低保户 医疗服务 医疗救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方黎明
本文考察了分别处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河北省霸州市、湖北省赤壁市和重庆市合川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贫困居民就医经济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制度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但他们的就医经济负担仍然很沉重。其原因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际报销比例太低,农村贫困居民的灾难性医疗支出仍然较大,自付医疗费用仍然超过了大部分农村贫困居民的承担能力;在住院治疗中,农村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与上述两种制度的设计密切相关,医疗费用报销起付线的降低、报销比例的提高和报销便捷程度的改进能够有效地降低农村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庆田 王瑞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扶贫工作重点由贫困治理转向贫困预防,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而普惠金融对于缓解城镇家庭相对贫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渗透度、使用度、满意度三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然后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前瞻性指标贫困脆弱性对城镇家庭未来贫困可能性进行测算,最后运用实证模型分析普惠金融对城镇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城镇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这种影响可通过普惠金融支持家庭加大教育投入、开展创业活动两条途径发挥作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应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在贫困预防中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贫困脆弱性识别机制,将城镇低收入家庭纳入金融扶贫体系中;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脆弱家庭的教育投入与创业活动,提高收入水平和资本积累;三是提升金融对城镇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的支持,缓解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毅
通过对广东省珠海市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医疗保障形式、就医行为习惯和对医疗服务的评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方便和医疗费用低廉是得小病时选择医院的首要因素;医疗水平高和医疗安全是得大病时选择医院的首要因素。同时,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总体评价不高,对医疗服务不满的主要原因是药价高、开大药方和虚开检查化验。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改进医疗服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就医行为 医疗服务评价 居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外国直接投资(FDI)一般能够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但对于收入分配以致对于贫困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自向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城镇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收入份额,因此会产生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减贫效果。但是外国直接投资同时也加重了贫困人口内部收入的不平等。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贫困 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宝珍 宋尚辰
文章采用综合模糊和相对方法,通过引入参数α使得贫困隶属度函数具有可比性。选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分别从货币维度和非货币维度对中国城镇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家庭货币维度的贫困状态较为严重,贫困率达到19.3%,而按照最低保障标准计算的贫困率仅为0.91%,表明政府最低保障标准只解决城镇家庭中极端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非货币维度的贫困状态相对较轻,健康和家庭负债两大类指标的贫困率较低,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主观评价方面的贫困率较高,而教育方面的贫困状况最为严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修强,张罗漫,熊林平,曹阳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治国 龚勋 罗五金
未成年人是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重点对象,未成年人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我国城镇未成年人医疗保障的现有形式进行回顾,并着重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实施的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改进和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未成年人的保障水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城镇 未成年人 医疗保障 比较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雯 潘慧
家庭的社会捐助行为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本文利用2010、2012、2014、2016、2018五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村贫困对本省城镇家庭社会捐助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村贫困率上升,本省城镇家庭社会捐助支出呈明显增长,尤其是处于最高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城镇家庭;社会信任度高、贫富差距感强、生活在贫富差距较大地区的城镇家庭,面对农村贫困,选择了更高的社会捐助水平。城镇家庭以提高社会捐助支出的方式应对农村贫困,既源于家庭的自主选择,也与体制内的捐助促进作用有关,尤其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户主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对家庭社会捐助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我国现有的社会捐助体制既尊重和支持居民家庭的捐助意愿,也发挥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促进了社会捐助所代表的第三次分配与再分配在反贫困领域协调配合,实现第三次分配与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关键词:
农村贫困 社会捐助 第三次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超 张海洋 胡宝贵
[目的]城镇化是影响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的关键要素,对于城镇化和减贫之间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方法]文章基于199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分别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对城镇化和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1)城镇化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均能有效降低农村贫困程度。(2)人口城镇化与贫困之间呈U型关系,而经济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是单向负相关。(3)我国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城镇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结论]城镇化是减贫的重要途径,但过度的人口城镇化会加剧贫困,城镇化减贫的重点在于与人口城镇化相匹配的经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方能达致减贫。所以应全面提升城镇化规划的科学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减贫进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显著提高了收入水平较高、拥有多套自有住房的家庭和小产权自有住房家庭的总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